党务政务

三甲村立足实际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来源:昭阳信息网  更新时间:2006-01-10 18:03  作者:官德云  责任编辑:


 

永丰镇三甲村是昭阳区小康示范村、精神文明示范村创建试点单位,区、镇、村三级以强化村庄总体规划为总抓手,以整治“脏乱差”、改善人居环境、改变落后生产生活方式为突破口,初步做到了 “五化”、“五通”。全村超过半数的人家基本达到“十一个一”,村庄环境面貌和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有了显著改善。

集聚优化村庄布局

三甲村围绕建设小康型、生态型新农村,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突出村容整洁,改善人居环境,完善公共设施,解决村庄建设无序、建设凌乱的现象,解决村庄布局“只见新房、不见新村”的现象,抓旧村拆迁改造和环境整治,改变布局散小,建设无序的状况。

2002年,三甲村抓住实施农业综合开发治理的机遇,积极协调有关部门,争取支持和帮助,区农开办投资260万元,群众拆房砍树让土地,在原来村内只有一条约5米宽的主干道,其余均在2―3米且较简易的支路的基础上,建成了宽8米的村组道路10.1千米,三面光排灌沟22.7千米,达到了“田成方、地成块、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全村道路呈“三横两纵”的“井”字型,主要道路逐步水泥硬化。居民建房集中安排在规划道路两旁,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老村庄的房屋拆迁后进行土地复耕整理,实现用地占补平衡。村庄建设从单纯就地改造自然村落向集聚优化村庄布局演进,是我区新农村建设的一种成功范例。

改善人居环境

三甲村有计划、有步骤地按合理的房屋间距和建筑密度设计要求来安排村民住宅,实行统一规划、分户实施的原则。规划出公共绿化用地,改善人居环境,形成良好的居住环境。

村民建房逐步集中到道路两旁,统一按照5米×8米的规格建住房,住房后留3米×10米的小院坝,4米×10米的畜厩,每户占地180平方米。住房前墙距主体路面3米,留出绿化带,房屋结构统一为砖混结构,一楼层高3.9米,二楼以上为3.3米,面墙统一为白色,留出后院坝,住宅配套建设沼气池、卫生畜厩、卫生厕所一体化设施。

全村1051户将按规划在5年内逐步搬至规划的道路两侧,对老村庄进行复耕。结合地震灾后重建工作,680户农户已集中搬迁到所规划街道两侧,严格按统一的建房标准建房,占全村总户数的60%以上。农户已在庭院和街道两侧种植1万余株冬青、樱花、桂花、女贞、万年青等绿化树,并加强了管护。

建设生态型新村

围绕建设生态型新农村,三甲村走出了一条“一池四改五建”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一池”即大建沼气池,“四改”即改水、改厨、改厕、改厩。实施建经济支柱、建绿色庭院、建美观的标准房、建整洁的客厅、建卫生厨房“五建”工程。

昭阳区林业局投资28万元,群众自筹50余万元,建起沼气600余口(每口投资约1500左右,政府补助400元),入户率近60%,沼气池使用率达到100%,在昭阳区位居第一。建沼气池,减少了农民的开支,每户每年可节约支出约500元,促进了农民发展养猪,增加了收入;改传统灶为节能灶,建沼气灶,不用砍柴烧火,减少了村民的劳动量,改进了生态环境。村支书黄训奎说:“使用沼肥种植的蔬菜水果比常规肥种植的格外要甜些,到市场上去卖,菜价要高一到二角钱,而水果则要高三角以上”。党员龙国仙投资4万余元,建起了一口云南省第一大容积的沼气池,可储气50立方米,可为她创办的生猪养猪场不断地提供照明、供热,充分利用猪粪,变废为宝,有效提升效益。

区农业局投资2.5万元,并负责技术指导,采取国家出一点,群众自筹一点的方式进行畜厩改造。已有51户改建了标准卫生畜厩,效果很好。随着沼气池的推广,村民使用沼气灶,用上了卫生厨具。卫生厕所和卫生畜厩与沼气池连接起来,既节约能源,又卫生。以沼气池为抓手的“一池四改”建设,走出了一条“猪―沼―粮(含菜、果)”和“退耕还林-养畜-沼气-肥田”的生态农业发展路子,走出了“林多-畜多-肥多-粮多-钱多”的生态循环经济发展路子,在环境卫生处理能力上体现出新的时代特征。

强化配套服务设施规划建设

三甲村庄建设着眼于小康社会建设,着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以单纯的整治向配套发展社区服务演进,提高新农村建设的档次和质量,满足人民全面提高生活质量的要求。围绕建设“一条街、一个大型集贸市场、一个自来水厂、一个文化娱乐中心、一个环卫机构、一个个体私营经济园区”,形成向心式公共建筑布置格局,逐步完善集镇的功能。

在现有村级卫生所一个,完小一所,幼儿园一所,图书室一间,科技培训学校一所的基础上,三甲村将按规划建设一个文化广场,一个运动场,建一个上规模上档次的文化娱乐中心(含阅览室、游戏室、图书室等)。通过建设文体教育阵地,改变农村文体活动贫乏的状况,满足人们对承载教育培训、文化娱乐、公共服务的设施建设越来越迫切、标准越来越高的要求。同时,以原有的三甲集镇为基础,规划新建占地面积18亩的封闭式集贸市场,市场四面设计为二层楼房,一楼为门面,二楼为住宿,可吸引商家进入市场投资经商;原有的市场硬化后按商品类别分设蔬菜、粮食、肉食、小百货、仔猪交易等市场,总面积9600平方米。

联动开发特色产业

三甲村联动开发特色产业,畜牧业、经济林果业、名特优新无公害蔬菜、劳务输出四大支柱产业稳步发展,富裕起来的农民越来越多,建设新农村的热情越来越高。

在发展优质粮食生产,确保产量稳中有升这个基础上,抓好DLY瘦肉型良种猪、土鸡、肉鸽、养牛、养羊支柱,扶持发展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养殖大户,促进农民增收;抓好经济林果支柱,对现有低产果园进行改良,新植500亩名特优新经济林果,提高亩产值;建设“两高一优”农业生产基地和无公害蔬菜基地,以科技示范园为中心,加大新品种试验力度,稳步调整产业结构,逐渐把三甲发展成为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抓好劳务输出支柱,使劳务输出在现有基础上实现从从事体力活向从事技术活转变、从无序输出向有序输出转变、从外出务工型向回乡创业型三个转变,促进农民增收。

三甲村建起了发展优势较强的无公害蔬菜基地1000亩,亩产值达3000元以上。种植业已经形成以美洲超甜豌豆、美国超甜玉米、日本五寸参胡萝卜、韩国高山娃娃莱为主的反季节无公害蔬菜,所生产的甜脆玉米、甜脆豌豆、硬质蕃茄等农副产品已远近闻名。已建成500亩名特优新经济林果,正在建设500亩旅游观光科技示范园,投产后成为三甲村又一独具特色的经济支柱产业。养殖业上引进新品种,现已形成DLY瘦肉型三元杂交猪繁育基地、肉鸽养殖基地以及养殖肉牛为主的奥尔玛养殖场。通过养殖大户对周边乡村社的带动,每年能出栏LY二元母猪1000头,仔猪2万头,DLY三元瘦肉型商品猪2万头,出栏犊牛150头,商品肉牛300头。

(官德云)


微信扫一扫查看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