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务政务

脱贫攻坚容不得扶贫资金“睡大觉”

来源:新华网  更新时间:2016-07-25 16:23  作者:于子茹  责任编辑:

 

于子茹

四川省审计厅近日披露,有4亿资金被闲置2年,未能被及时有效使用。

这一现象并非四川独有,审计署发布的40个县财政扶贫资金审计公告显示,有8.43亿元扶贫资金长时间闲置,其中,2.6亿元闲置逾2年,最长的竟逾15年之久。

扶贫资金是贫困人口的“救命钱”,本应用在脱贫攻坚的“刀刃”上,如今却大量陷入“沉睡”,令人不禁唏嘘。有报道显示,自2014年开始,根据审计署发布的相关审计公告,扶贫资金“到处都缺钱”和“资金睡大觉”的矛盾屡见报端。并且,扶贫资金“沉睡”也几乎成为了一个年年审计年年犯的顽疾。

我国用于扶贫的财政资金是有限的,不少地方扶贫资金相对匮乏,而一些地方却将扶贫资金闲置十几年,这种现象无论如何都是不正常的。一边是“嗷嗷待哺”的贫困人口,一边是被闲置的上亿元资金,扶贫资金为何陷入如此尴尬境地?

扶贫资金之所以“沉睡”,是因为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有评论认为,专项扶贫资金管理权限长期分散在不同部门,按项目下达、分条线考核,“打酱油的钱不能买醋”,找不到对口项目的大量资金只能长期趴在账上,而这背后也折射出一些地方政府和部门的懒政怠政思维,与消极被动的工作风气。

我国传统的扶贫模式是,上级做规划下面来实施,县里等省市安排,乡镇等县里安排。因此在扶贫资金的使用方面,做规划的是一批人,实施的又是另一批人。如做不好衔接工作,这种工作模式无疑会让扶贫资金的使用规划与现实脱节,造成极大浪费。

这种浪费又不仅仅表现为扶贫资金被闲置、脱节的工作模式,还给作假甚至腐败留下生长空间。例如,一些地方为了较多地争取扶贫资金,不惜夸大或虚构本地区的贫困状况,甚至有的居民在自身毫不知晓的情况下,就被建档立卡成了贫困人口,其身份和个人信息被用来申请和套取扶贫资金。被套取的扶贫资金,往往用不到真正的贫困人口身上,扶贫效果大打折扣。

“十三五”规划规定:到2020年,7000万贫困人口要全部脱贫。要实现这个目标,不仅需要中央出台强有力的优惠政策支持,更需要基层的每位干部扎扎实实地做好工作,改变过去扶贫只靠“等钱来”的工作方法,积极主动地想尽一切办法让贫困人口真正“脱贫”。

我国脱贫攻坚已进入关键时刻,绝不能允许上亿“救命钱”被闲置。

 

微信扫一扫查看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