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务政务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心得体会

来源:昭阳信息网  更新时间:2016-10-19 10:03  作者:范晓斌  责任编辑:

 

市公安局副局长、副区长、区公安分局党委书记、局长 范晓斌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吹响了新时期加强群众工作的“集结号”。公安机关身处服务群众一线、肩负惩恶安民职责,开展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此推动公安事业发展,显得尤为重要。为进一步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区委和市公安局党委的决策部署、提高服务群众本领,2014 年2 月26日,昭阳公安分局召开了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动员大会,有效地推动了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作为一名长期工作在基层一线的 “老民警”和基层公安队伍的“带兵人”,对做好群众工作,我有以下五点体会:

一、深怀爱民之心,切实增进同人民群众的感情。“生身父母皆为百姓,衣食住行全赖人民”。公安民警对群众的感情应当是公仆之情、反哺之情、感恩之情,要增进这份感情必须常怀“三心”:一是执法办案有“公心”。牢记公仆身份,严格依法办事,时刻把个人言行置于国法警纪之下,决不办“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永不让群众戳脊梁骨;二是调处纠纷有“耐心”。处理问题不偏不倚,遇到难题不推不避,以法为据,兼顾情理,把群众满意作为衡量和检验调处工作的根本标准,让群众信服 ;三是扶弱救困有“爱心”。要讲博爱、懂恻隐,真正把群众当亲人。访贫问苦,排忧解难,关爱“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对失足青少年、刑满释放人员、服刑在教人员子女不歧视,真诚与他们结对子、交朋友。群众在我们心中有多重,我们在群众心中就有多高。只要深怀这“三心”,每位民警都能践行好党的群众路线,赢得群众支持和信赖。自去年6 月我担任昭阳公安分局党委书记、局长以来,我都会抽时间到挂钩帮扶的炎山镇小田村农户家中住上两天,了解一下他们的情况、听一听他们的困难、聊一聊家常,炎山镇地处昭阳区的“飞地”西凉山山区,由于特殊的山区地理因素及气候因素,该地区经济条件和生活水平与昭阳中心城区、坝区存在巨大差异,造成了年轻壮劳动力的大量外流,“留守老人、留守儿童”情况十分普遍。根据西凉山山区四个乡镇的实际情况,我与田坝、炎山、大寨、大山包的乡(镇)派出所所长研究强化为民服务意识,采取“马背警务”、“驻村警务”等便民利民的警务模式,有效提高了昭阳警队在山区服务群众的能力。

二、转变利民之念,切实改进公安队伍作风。践行党的群众路线,首先是转变观念、改进作风,既要有利民之心,也要有律己之严,让群众从一言一行中看到变化、产生好感、增加对公安机关的信任。一是放下架子,摆正位子。警察也是社会普通一员,任何人都没有特权!走访群众要当“小学生”,放下“官架子”,杜绝“摆谱子”,随和一些、亲切一些,多一些沟通请教、少一些指指点点,以诚恳的态度拉近同群众的距离。二是迈开步子,走进村子。在工作中,我一再强调城区派出所民警要杜绝“应酬式”上班,坝区派出所要杜绝“走读式”上班,山区派出所要杜绝“轮班式”上班,作为一名公安民警务必要主动上门,尽可能多地与基层群众接触,和群众打成一片。但是当前有的民警离开车就“不能走路”,习惯于在电话中“安排布置”,热衷于在饭店里“调查研究”,不仅接触不到最基层、最广大的群众,更让群众心生不满甚至厌恶!三是站正身子,找对路子。走访中要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轻车简从,杜绝奢靡,来有笑脸,去有谢声,与群众产生情感共鸣。要把心思放在解决问题上,切忌说大话、放空炮,更不能走马观花、避重就轻、上推下卸,让群众寒心。

三、练硬为民之功,切实提高做群众工作的能力。“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书本上、机关里提高不了群众工作能力,要在践行群众路线中练出“三懂四会”真本领,公安民警必须深入群众,经受实践锻炼。一是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在最底层、最偏远、生活最困难的农户,在问题最突出、矛盾最集中的部位,在工作推不开的地方。民警要不怕困难,下势动真,摸清查明存在的突出问题及症结,为群众解决疑难,为辖区党委、政府建言献策。二是学会倾听群众的心声。走访中民警要学会倾听,善于针对不同行业、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群众的具体情况,找到其关注点,打开沟通的切入口,鼓励群众把苦恼和问题说出来。三是千方百计为群众办实事。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能解决的马上解决,需要协调的立即协调,因沟通不到位造成误解的当场说清讲明。群众最朴实,解决一个问题能让一家人感动,办好一件实事会赢得一群人赞许。

四、多干务实之事,切实回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天下大事必做于细”。要通过办理一件件小事、实事、好事回应群众期待,累积群众信任,促进社会和谐。一是办好“小案件”。撬门扭锁、流窜扒窃、偷盗家畜、电动车、自行车等侵财案件,直接关系群众切身利益。走访中要密切关注,加强串并案侦查,力争打一个、挖一串、清一片,及时追缴返还赃物,降低群众损失。2013 年昭阳区共发刑事案件近7000 起,其中“小案件”数量约占案件总数五分之三,办好“小案件”不仅能解决群众的切身利益,更能有效扭转昭阳区案件高发的严峻局面。二是化解“小纠纷”。根据昭阳区区政府领导分工,信访、司法是我分管的工作之一。2013 年昭阳区信访局共接待群众来信来访1800 余次7000 余人,居全市之首。司法局共调解纠纷5300 余次,其中因“小纠纷”未能调解而演变为信访案件的达1100 余次。由于昭阳区特殊的区域位置,上访群众大规模聚集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上访现象时有发生,而化解规模性上访案件需动用较多行政资源,从一定程度上来看,已成为制约昭阳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公安民警是接触群众“小纠纷”的第一线,日常工作中,民警要善于站在群众立场、依靠群众力量解决问题,积极借助乡镇部门、村干部、有威望的老人开展纠纷调处,力求做到问题不出村、矛盾不上交。同时对纠纷引发的打架斗殴要做好现场调查、及时固定证据,防止调处不了又丢失证据导致涉法涉诉,确保“小纠纷”不引发“蝴蝶效应”;三是开展“小服务”。要把入户走访变成人性化服务的过程,宣传政策、接受咨询、案件回访、送证上门,让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便利。

五、整改四风之弊,切实促进和谐警民关系建设。当前“四风”问题,已严重危害党风、政风、社风、民风。形式主义花架子,官僚主义特殊化,享乐主义不讲奉献,奢靡堕落搞三俗,党员干部不能以身作则,带头垂范,上梁不正下梁歪,党风不正社风败。有许多事情,黑白不分,是非不明,丧失立场和原则,严重脱离群众,失去党性,严重影响党的尊严和威信。公安机关作为与群众打交道最为频繁的部门,民警的言谈举止,直接影响了党委、政府在群众心中的位置,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在“反对四风”问题上,我有三点理解:一是“反对四风”是一场及时雨,应注重教育先行。习总书记的“反对四风”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就像是下了一场及时雨,及时督促提醒各领导干部要保持头脑清醒、随时认识自己、剖析自己。我认为当下正在开展的“为谁从警、如何做警、为谁用警”大讨论活动,既要以任长霞等典型事例进行正面教育引导,也要以反面例子进行警示教育,帮助公安民警树立“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忧患意识。特别是结合中央“八项规定”,抓好教育引导工作,使公安民警树立群众至上的理念,切实转变工作作风;二是“反对四风”是一番决心,应注重机制建设。“反对四风”彰显了中央对于整治当前“四风”的坚定决心,壮士断腕的真正勇气。“反对四风”本身很给力,但是总体上缺乏可靠机制,即相应制度的约束。纵观中国五千年历史发展,“四风”问题一直为人们所唾弃,但仍如杂草般顽强存在,理论上各级公安干警都能明辨是非,但行动上却总有“失足”,缺乏制度约束是主因。三是“反对四风”是一记警钟,应注重激励惩处。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时告诫我要坚持走好“为民务实清廉”的群众路线,洁身自好、扎实为民,切不可因一时糊涂或怀揣侥幸心理而有所“尝试”,切记警钟长鸣。

六、恪尽安民之责,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一是严厉打击群众最痛恨的违法犯罪。通过走访摸清一乡、一镇、一村都存在哪些让群众忧心痛恨的违法犯罪,迅速采取果断措施,打掉欺压百姓、为害一方的黑恶团伙,遏制“两抢一盗”等多发性侵财案件势头,侦破群众关注的重大案件,查处群众举报的民警违法违纪问题。如2013 年7 月4 日发生的“7・04”凤凰山爆炸案,昭阳分局在市公安局的指挥下做到了20 小时破案,此举获得了群众的一致好评。二是深入整治群众最不满意的治安问题。对群众呼声高、意见大的区域和部位进行集中整治,规范流动人口管理,加强行业场所管控。去年9 月,根据对昭阳区各类案件特征的研判,昭阳分局将巡特警大队的115名工人、协警调配充实至中心城区6 个派出所的巡防中队,提高街面见警率,以此震慑街面突发性犯罪。通过一系列措施的有序推进,2013 年,昭阳区群众公共安全满意率由2012 年全省的120 多名上升至84 名。三是完善治安防控长效机制。城区重点是健全巡逻防控网络,推进城市治安视频监控建设,提升动态化条件下快速反应、精确打击的效能;农村重点是努力探索党委、政府牵头、公安派出所主导、群众参与、市场运作的群防群治新模式,变被动防范为主动防范。

二十七年的从警生涯,使我深刻感受到,无论破案还是防范,都必须牢固树立深入群众、依靠群众的观念。人民群众才是真正的英雄,时时刻刻牢记这一点,公安的工作便“自有源头活水来”,公安的事业定会一天天发展壮大。

微信扫一扫查看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