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阳旅游

朱提

来源:昭阳信息网  更新时间:2006-12-20 08:31  作者:杨玉鲲 整理  责任编辑:

 

  “朱提”先为山名,继为县名,再为郡名,后为银名(朱提银),文献所载始自西汉,并沿用至唐初,持续了近800年,朱提一词在明清笔记小说中比比皆是,朱提银在全国经济与货币史上曾有过一席之地。朱提文化所覆盖的地域,即包括今云南昭通市的昭阳区、鲁甸、大关、永善、盐津、绥江、水富、威信、彝良、镇雄、巧家,云南曲靖市的会泽、宣威,云南昆明市东川区,贵州的威宁、赫章、毕节、水城等地。

汉代秦后,公元前135年,汉武帝“开蜀故徼”,派唐蒙修筑南夷道,并置犍为郡,继续将朱提等地纳入管辖范围,朱提(昭阳、鲁甸、大关、永善)属犍为郡南部,与堂狼(巧家、会泽、东川)、南广(镇雄、彝良、盐津、威信)、存邬(宣威)同属犍为郡管辖;公元107年,东汉将朱提、堂狼、南广、存邬连同汉阳(今威宁、毕节、赫章、水城)合并为朱提、汉阳二县;公元215年,蜀汉政权将犍为属国置为朱提郡,下辖南广、汉阳、南昌、堂狼四县,属降都督府管理。两晋时,朱提郡改属宁州,一度称为“南朱提”、“北朱提”。秦王朝对朱提进行开发后,即派官吏进行管理,著名的比如唐蒙、文齐,并实施移民开垦等措施。由于中央王朝对西南夷地的重视与开发,设郡置吏,为朱提文化的崛起,繁荣奠定了政治基础。

《华阳国志》载(朱提)“其民好学,滨犍为,号多士人,为宁州冠冕”。朱提儒学勃兴,乃受巴蜀影响,西汉景帝末年,蜀守文翁派人至京师“授业博士,或学律令。又修起学官于成都市中,招下县子弟为学官弟子”,开地方郡国设儒学先例,儒学南渐,朱提学子学风浓郁,有的位列三公,后朱提太守多为犍为人士担任,并形成孟、朱、鲁、雷、兴、仇、递、高、李等南中大姓,士人习汉书,行汉文,文学造诣颇高,用典古朴,行文流畅,简练自然。孟孝琚碑则碑文练达,文辞古茂,从书法艺术上,亦“结体方整,笔意圆颈,浑朴在篆隶间”,而碑主孟孝琚更是“十二随官受韩诗,兼通孝经二卷”,堪为当世名儒。在造型艺术方面,突出表现在石刻、画像砖、壁画上,1945年出土“孟之印”子母印,1973年出土“孟琴之印”三连子母印,鸟篆结体,构思巧妙,制作精湛。东汉石棺及摇钱树造型别致,图案飘逸欲飞。东汉画像砖图案内容丰富,尤以表现当时朱提大姓驱牛驭马,乘辇坐车出游的潇洒场面,构图自然,比例恰当,有较多写实风格,牵牛放牧图其一画一披毡椎髻人牵牛放牧,其另一画披毡椎髻扬鞭催马,将平凡生活上升于艺术,既朴素又粗犷,陶制立体抚琴俑及一块女伎翩翩起舞的汉画像砖,则体现了朱提人在音乐、舞蹈方面的才华。而美术方面的突出表现可从晋霍承嗣壁画窥见,技法古朴粗略,充分展示了“夷汉部曲”,主体人物大,侍从人物小,有东晋画风,而构图对称,内容突出现实和神话的结合,想象力丰富,也再现了朱提人民在汉晋时期夷汉交融,和谐生活的文化生活场面。

 

微信扫一扫查看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