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阳新闻

布嘎乡:绿水青山织锦绣

来源:昭阳信息网  更新时间:2018-06-28 12:38  作者:杨琼 曹斌  责任编辑:虎伶俐

 在布嘎乡迎水村,有一幅标语很醒目,那就是“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这标语,传达出当地干部群众对待生态和发展的一种态度。布嘎乡党委政府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发展乡村旅游,而当地群众也在绿水青山间,盘活了自己的土地,拓宽了视野和出路。

绿意盎然的葡萄园

旺盛生长的海棠

布嘎乡境内有林地2010公顷,森林覆盖率24.33%,辖区内有保山圩、石水井、岩脚 、永丰水库上游部分等水库。近年来,乡党委政府在人居环境提升工作中,不断加大特色自然村保护力度,除查处毁林开荒行为外,推进村内绿化,植树造林,建设绿色生态村庄,提升田园风光品质,同时启动全乡5个贫困村33条74.37公里自然村硬化道路工程,实施迎水李家小冲、山垴包、花鹿坪村吴家梁子三个自然村移民后扶道路建设工程和迎水、新街、白石、布嘎四个村6公里的“一事一议”道路硬化工程建设。依山傍水的美丽风光,四通八达的乡村路网,服务至上的招商环境,吸引了不少企业到布嘎乡发展以生态农庄为依托的乡村旅游。乡村旅游的发展,改变了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奥尼尔农庄,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应运而生的农庄新秀。

2014年,王霖通过多方考察,在迎水村流转了370亩土地,建起了蓝莓基地和农庄。从2015年农庄正式运营以来,这个依山傍水的农庄一直生意火爆。农庄内,280余亩蓝莓基地,11个蓝莓品种,每年五月开始连续成熟,其他引进优良品种的李子、樱桃、车厘子、杨梅也在每年夏季成熟,吸引了省内外游客到此赏风景,摘水果,品美食。旅游旺季,奥尼尔农庄游客达上万人。据奥尼尔农庄负责人王霖介绍,农庄从运营到现在每年的接待量呈阶梯性增长,第一年的接待量约35000人左右,现在每年游客已达10万人左右了。

在农庄打工的群众辛勤劳作

到农庄休闲游的市民

乡村旅游的火热,也让当地群众尝到了甜头。附近村组的群众除了流转土地每年有固定的租金外,还可以到农庄打工。目前,农庄的46名固定员工都是当地流转了土地的群众。每年六月底到十月初的旅游旺季,农庄里每天有100余名群众在做工。固定员工从实习期开始每月工资2000元,以后每年增加200元。临时用工女工每天工资80元,男工每天100元,加班每小时10元。水果采摘期,一个临时工每天最多的可以挣到180元。

为了带动周边群众脱贫,农庄在解决就业的时候,有意向建档立卡贫困户倾斜。目前,农庄内就业的员工有7人是建档立卡贫困户。有的员工,通过在农庄内打工,不仅学到了技术,也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布嘎新街乡的马本双就是其中一员。今年56岁的马本双2016年经人介绍来到奥尼尔农庄打工。农庄老板考虑到马本双上了年纪,没什么技术,又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就接收了他,让他在农庄内管理苗木。除了管吃住外,农庄每月还给他支付2000余元的工资。打工两年,马本双在农庄内感受到了家的温暖,还通过自己的劳动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打造生态农庄,发展乡村旅游,盘活一方土地,这样的发展模式不仅让当地群众拓宽了增收门路,也改变了群众的思想观念。这一点,迎水村干部感受颇深。据迎水村主任马洪灿介绍,这些生态农庄进驻布嘎乡以来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特别是土地流转之后,一些劳动力得以外出务工,其家庭收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样,地方的收入也增加了。

多宝龙农庄也是依托布嘎乡良好的环境发展起来的乡村旅游点。2015年,农庄在布嘎乡流转了1000余亩土地,种植了700余亩苹果、60余亩葡萄套种草莓、10余亩树莓和桑葚、70余亩牡丹,潜心打造花海、果海。每年四月开始,农庄进入旅游旺季,平均每天接待游客300人,周末上千人。目前农庄内有固定员工30余人、零工15人,员工多数是当地群众,其中有6名建档立卡贫困户。

农庄秀丽景色

环境宜人

多宝龙农庄一角

依山傍水

布嘎乡迎水村山口子自然村的群众李兴柳农闲时就到农庄打零工。李兴柳家里有六亩土地,以每亩800元的价格全部流转给农庄,农庄一次性付给她五年的土地流转费用。50岁的李兴柳平常在农庄打零工、照顾家里,每天有70元的收入。儿子外出务工,每月纯收入有3000多元。一家人日子也还过得实在。

据介绍,布嘎乡目前引进的农庄共有5家,上规模的2家。下一步,乡党委政府还将不断改善自然环境和基础设施,提供良好服务,让乡村旅游带动更多群众发展,变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

(编后语)像爱护生命一样爱护环境,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这是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守得青山绿水,也必然收获富足美好的生活。愿我们在建成小康的路上,青山常在,绿水长流。

                            (杨琼 曹斌 文/图)

微信扫一扫查看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