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阳新闻

一段红色记忆 一份感恩情怀

来源:昭阳信息网  更新时间:2018-07-27 10:10  作者:杨琼 曹斌  责任编辑:赵磊明

 58年前,在守望乡八仙营,中国人名解放军第四十三师曾经驻扎于此,留下解放昭通的足迹和军民鱼水的深情;58年后,一群和平年代的作家记者,肩负历史责任,挖掘红色记忆,传承红色文化。7月26日,二十余名耄耋之年的长者,向作家记者们讲述了他们记忆中和解放军的一段缘分。

作家记者走进八仙营清真寺

守望乡八仙营曾经是四十三师解放昭通时进驻的第一站,八仙营清真寺是当时的师部驻扎地,也是解放昭通城的指挥部,在当地地下党和宗教人士的共同努力下,为解放军进驻守望、和平解放昭通提供条件。因为这段历史,2013年,区委政府把八仙清真寺列为昭阳区中国党史教育基地。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历史的原因,知晓这段革命历史的人越来越少。为了传承优良传统,挖掘红色记忆,由中共区委宣传部牵头,统战、党史、民宗、新闻中心、区作协及守望乡党委政府共同合作,组织了百名作家记者走进守望八仙营,探访解放军四十三师进驻昭通的部分见证者,记录当年历史风云。

记者采访中

守望乡八仙村十社的群众马贤超今年82岁,在他的记忆中,1950年的2月26日是个晴和的好天气,还在八仙小学读书的马贤超在这一天和学校的一百余名同学一起,在老师的带领下,手拿小彩旗在村口迎接解放军。当时,乡亲们都称解放军为“大军”。马贤超还记得,自己家中住了6名 “大军”,一共住了五天,每天都要开会、学习、操练,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因为此前听说解放军走到哪里,就打土豪、分田地,所以老百姓都很喜欢。加上解放军纪律严明,对百姓和蔼可亲,马贤超跟住在自己家中的战士很亲近,晚上读书的时候,解放军还看他的课本,告诉他以后共产党的政府会给他们新的课本。

在马贤超的记忆中,解放军生活艰苦,六名战士在他们的院子里挖一口土灶,支一口铁锅,用清水煮玉米面糊,不跟老百姓要任何东西。每天清早,把院子打扫得干干净净,还为老百姓把水缸装满水。一位战士在挖土灶的时候,不小心打坏一口水缸,连忙道歉赔偿,马贤超的父母不收,临走时,这位战士给他们留下了四角钱。马贤超介绍说:“解放军来到我们家之后,我们还没有起来,解放军就起来了,帮我们把屋子打扫得亮堂堂的,把水缸挑得满满的。老的少的,不管你走到哪一个村子都在夸解放军了不起,都是帮老百姓做事情,不像国民党抓吃骗拿的,有一点什么东西都要被他们拿走。”

当年开会的地方已建成党员活动室

 马贤超告诉记者,当年也曾经有两个连的国民党士兵在八仙驻扎过,但这些兵非常凶,会欺负老百姓,当时大家都关门闭户,不敢靠近这些当兵的。解放军到了之后,大家都很喜欢解放军,还主动送粮食给战士们,但解放军都不收老百姓的东西。得知解放军是来解放昭通的,大家都说:“解放了就好了,总算盼出头了!”从那时候起,大家都在念叨共产党好。解放之后,尤其改革开放以后,党的政策越来越好,八仙群众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换。马贤超老人说:“在旧社会,父亲和母亲都是在帮人做苦力,直接是吃不上口穿不上身的。我记得老父亲要洗一下裤子,都是要睡着,然后让母亲去洗了,晾干了再拿给他穿,那个时候困难程度很大。像那种生活,如果再继续下去,只有死路一条。解放以来,我们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这就是有了共产党的好处,说不完呢,永远感谢不完共产党的恩。 ”

八仙营村七组的群众马兴万今年86岁,他也参加了迎接解放军进驻守望乡。马兴万老人说,解放军虽然生活很差,但老百姓给他们洋芋等粮食都不要,每个人的军装都洗得干干净净,队伍很整齐,每天都操练。后来,清真寺阿訇亲自带领大家把集体的粮食给解放军送去。马兴万说:“大军来之前我是在做生意的,听保甲长说大军来了我们就去水井湾接他们。解放军有八九个住在我们家,我们做的豆豉、酱、酸菜他们都不吃,洋芋这些都不吃,如果吃了,他们都要给钱。老百姓的东西,他们什么都不要。他们来了,生活差得很,整天就是煮玉米糊糊吃。阿訇和保长商量说,这个大军的生活太差了。我们这一个粮食仓库,还是让老百姓来挑了分配之后,改善大家的伙食。”

采访中,马贤超老人和当地干部还带领记者去看了当年的营部驻扎地。如今,在解放军营部开会的地方建起了党员活动室。曾经的红色基地成为当地党员群众商议发展、学习技能的地方。为人民服务,执政为民,以人为本的优良传统,依然在这个解放军驻扎过的村庄,被发扬光大。

(昭阳区新闻中心全媒体记者 杨琼 曹斌  文/图)

视频新闻:


微信扫一扫查看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