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阳新闻

红路馨居:易地扶贫搬迁孩子走进新学校

来源:昭阳信息网  更新时间:2020-04-28 10:41  作者: 任天能 蒋德玉  责任编辑:赵磊明

 4月27日,新学期开学的第一天,昭阳区红路馨居小学的六年级和五年级学生走进了新学校,开始了他们新的学习和生活。

宽阔的足球场、高高的教学楼、明亮的教室、崭新的课桌椅、和蔼的新老师……眼前的一切让红路馨居小学五年级二班的邹福仙同学对新的学校新的生活充满了向往。邹福仙是来自田坝乡木厂村的易迁群众孩子,她之前跟在浙江务工的父母生活在一起,也在那边读小学。现在,她随父母搬迁来到了红路馨居,住进了崭新房屋,也来到崭新的红路馨居小学读书。邹福仙说:“这个学校特别好,环境比我们那边(在浙江就读的学校)好。”

红路馨居是炎山、大山包、田坝、大寨、洒渔、苏甲、北闸、盘河等十四个乡镇的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的安置点。为了解决易迁群众孩子的就学问题,我区在安置点配套建设了幼儿园、小学等项目。红路馨居小学就是专门为安置点配置的学校,学校占地33350平方米,设有教学楼、运动场、多功能教室以及食堂等,计划招生2634名一到六年级的学生,预设40个班。目前,按照错峰错时段开学的原则,红路馨居小学按照6、5、4三个年级的顺序开学上课。

五年级二班同学洪大琅,按照顺序,她是27日开始走进红路馨居小学新教室的。洪大琅家住北闸镇海子村,之前也是跟随到江苏务工的父母一起到处奔波,而且在那些地方的学校条件也很一般,比在老家海子村的学校好不在那里去。目前,洪大琅的父母又去到了江苏务工去了。洪大琅就住在了红路馨居这新环境里面,来到了红路馨居小学这新学校里学习和生活。洪大琅说:“我妈妈说如果再搬去江苏那边的话太麻烦了。这里出门就直接可以上学,所以比较方便。”

陈永川同学开学第一天就喜欢上了红路馨居小学。陈永川是炎山屋角村的,他也是易迁群众的孩子。据他介绍,他之前在屋角小学上学,那里山高坡陡,又要走很远才能上学,学校环境也没有红路馨居小学这里漂亮,他来这里读书后就不想回炎山了。

 作为红路馨居的学生家长,对孩子在红路馨居小学读书他们也是比较放心的。姜南飞是炎山镇中寨村的易迁群众,他家的孩子姜董也是在红路馨居小学五二班。姜南飞说:“以前小孩子在浙江读书,一直在身边。搬迁到红路馨居,这里条件比较好,卫生也比较好,老师很负责,现在娃娃上学很方便。”

在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中,我区不断加强搬迁安置点各项基础设施建设,解决搬迁户就业和子女的就学问题,确保易地扶贫搬迁户搬得出、稳得住、能就业、有保障。同时,为了让这些孩子们能在新学期能顺利地办理入学手续,红路馨居小学广大教职工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让广大教师们利用寒假时间调查分析易地搬迁学生信息,进行摸底调查,实地走访,充分了解每一户易地搬迁学生的家庭情况和困难,尽最大力量帮助解决学生入学存在的困难。

据红路馨居小学校长王怀学介绍,由于这些学生是来自昭阳区不同区域、不同学校,而且家庭比较贫困,有些学生家长常年不在家,有的学生属于单亲家庭,多种原因导致了这些学生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以及家庭教育、感恩教育等都需要进一步规范,德育教育做扎实了,学生良好的品德才会逐步形成。所以,开学的第一课,学校就安排老师从教育学生学习防疫知识入手,引导他们的改变原来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其他的行为习惯。

为了切实抓好红路馨居学生的日常行为养成教育,规范学生正确的走路姿势,从27日开学的第一天,学校就让大家在校园里“两人成排,三人以上成队”行走。王怀学介绍,逐步培养良好的走路习惯,使他们能自觉管好自己的脚,切实从自身做起,从“脚”做起,养成一个走路规范的好习惯,走好每一步文明之路。 

(昭阳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任天能   蒋德玉)

视频新闻:


微信扫一扫查看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