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阳新闻

靖安新区:“扶贫工厂”拓宽群众就业路

来源:昭阳信息网  更新时间:2020-12-25 20:53  作者:刘安红 李剑  责任编辑:赵磊明

 随着搬迁群众的入驻,靖安新区积极拓宽群众的就业渠道,确保搬迁群众能够搬得出稳得住持续能发展,让大家能够逐步走上致富的路子。

昭通渝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是靖安新区引进入驻的企业之一,以生产耳机为主。目前已经吸纳了70多名搬迁群众在企业上班。因为到企业上班的群众大多是妇女,有的还带着小孩,为了最大限度为大家提供方便,公司每天早上6点半就可以上班,晚上最晚到11点。工人上班时间自己灵活安排,以计件的方式计酬。

54岁的常绍莲来自大关下高桥,到公司上班一个多月时间了,她告诉记者,自己年纪大了外出打工已经不现实,现在在家门口就可以就业,真的很方便。因为是新手,常绍莲还不太熟练,第一个月领到了900元的工资。

“我一个月900元,收入还可以,像我们这种年纪出去也不好找工作,都是政府照顾我们,让我们在这里工作挣点菜钱。” 常绍莲说道。

在昭通渝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大多都是像常绍莲这样的老年妇女,也有一些带孩子的年轻女性,外出打工不方便,公司都人性化考虑,尽量方便大家的上班时间,当然也体现了多劳多得的公平原则。

除了昭通渝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外,靖安新区引进的昭通市立时技术有限公司、昭通市三江科技有限公司也已经投产,并实现工人就业。今年10月底,靖安安置区临时党工委(管委会)积极协调与江夏吉之汇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合作,提供1500个大棚助力搬迁群众创业增收,创新设立现代农业创业示范区。第一批投入的1500个大棚供给靖安安置区建档立卡贫困户、弱劳动力和无劳动力家庭优先使用。第一年吉之汇免费提供种子、农肥及技术等,同时,群众的产品销售渠道有保障,可自留自售,也可以按照市场收购价、吉之汇兜底收购等系列福利政策。

季义云是永善县大兴镇搬迁来的,在社区创业中心文艺团工作,一个月有3000多元的收入,听说新区这个好政策,季义云马上和母亲商量,以一年2000元的租金租了一个大棚来经营,平时就由母亲来帮着管理。

“种大棚是用机器来翻地,不用人工,就是早上来洒水,其他时间来施点肥管理一下就行了,种大棚一年四季都可以种,五十天就可以出产了,种的种类也多点,还有自己吃不完的也可以卖,增加点收入。” 季义云说道。

昭通市就业局副局长董程鹏介绍说:“目前,靖安新区所有搬迁群众已搬迁入驻,为了让群众搬得出稳得住持续能发展,对群众意愿进行全面摸排,结合靖安实际,统筹长远发展,走出了一条群众喜于接受的产业发展之路,建设了八点一万平米的标准化厂房,引进了三家企业已全部投产,靖安新区始终把劳动力转移就业与脱贫攻坚成败结合起来,有计划有组织有层次地保证搬迁群众就业,目前整个就业主要以培训转移输出为抓手,以建立扶贫车间农业基地,鼓励创业为有效措施,以开放公益性岗位作为保障。目前整个靖安新区卡户稳定就业是14588人,省外有6433人,在市外省内的有1917人,在安置区就业的有4322人,我们群众要照顾家庭照顾老人,对超过六十岁还有就业意愿的这部分群众,我们积极引到了电子产业开展钟点式或外包式的就业,吸纳群众380多人进行灵活就业,依托恒大援建的1500个大棚开展责任到人、承包到人、合伙共赢、终点分红,吸纳了460余人实现灵活就业,同时依托农业基地商铺等吸纳了800多人灵活就业,保证搬迁群众来了以后都能给他们提供合适的岗位。”


撰稿、图片 |昭阳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刘安红 李剑

 


微信扫一扫查看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