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阳新闻

从《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感悟执政为民的博大情怀

来源:学习强国  更新时间:2021-11-01 23:32  作者:吉炳伟  责任编辑:虎伶俐

认真研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及之前出版的第一卷、第二卷,深切体会到其中一以贯之的“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这条红线,充分彰显了习近平总书记执政为民的博大情怀,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领导新时代治国理政实践的根本逻辑、显著特点和现实要求。系统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牢牢把握“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这条红线,对于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奋进新时代、建功新时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就要心中装着人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无论身居多高的职位,都必须牢记我们的共和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始终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工作。”习近平总书记以真挚深厚的为民情怀,始终把人民群众装在心里,始终惦记人民群众冷暖,始终为人民群众福祉奋斗。

心中装着人民,体现在他全心全意爱民上。习近平青年时期在陕西梁家河村插队期间,就与村民一起摸爬滚打,一起睡土炕、打坝、挖井、种粮。在河北省正定县工作的三年中,他走遍所有村庄,经常骑自行车到公社、大队和农民家中检查工作、了解民情。在福建省福州市工作时,他倡导干部“进万家门、知万家情、解万家忧、办万家事”。在福建宁德地委书记任上,他针对群众意见大的干部占用公房问题,严格要求干部清退公房,回应了民意呼声,受到群众热烈拥护。在浙江工作的六年,他跑遍所有的县市区,推行领导下访制度,提倡面对面做好群众工作。在上海,他七个月跑遍了全市19个区县旨在摸准情况。透过习近平同志坚实的足迹,我们可以感受到,从治理一村一县到掌舵全党全军全国,从对人民群众朴素的感情融入到对群众路线深刻的理性认知,他始终初心未改,与人民群众手相牵、心相连。

心中装着人民,体现在他念兹在兹忧民上。正因为忧人民之所忧、想人民之所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才能深入人心,习近平总书记朴实的话语才能具备感召人心的强大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深切了解群众所思所想,确保治国理政实践始终围绕民心民意展开。以脱贫攻坚为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挂帅、亲自出征、亲自督战,走遍全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分阶段、分专题部署推进工作,主持召开会议审定脱贫攻坚成效考核结果。习近平总书记把脱贫攻坚作为治国理政的重要内容,作出一系列新决策新部署,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为新时代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只要还有一家一户乃至一个人没有解决基本生活问题,我们就不能安之若素;只要群众对幸福生活的憧憬还没有变成现实,我们就要毫不懈怠团结带领群众一起奋斗。

心中装着人民,体现在他贴心交心亲民上。习近平总书记最牵挂的是人民,心贴得最紧的是人民。他强调:“我们一定要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夙夜在公,勤勉工作,努力向历史、向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透过总书记调研时随行记者的镜头和笔触,我们会发现习近平总书记对群众生活的关切是那么细致入微:群众家的用水从哪里来,电视机啥时买的、能看多少频道,过年安排哪些活动,都是总书记关心的问题。每到一处,习近平总书记总是会同乡亲们手拉手唠家常,询问粮食够不够吃,低保有没有保证,看病有没有保障,孩子有没有学上,年货有没有备好。他深入群众家里,掀开锅盖看看群众吃得好不好,伸手摸摸群众的炕试试暖不暖,揭开群众家里的粮仓看看满不满。习近平总书记每到一地,我们总能看到群众发自肺腑的欢呼,总能感受到群众对总书记由衷的、真挚的爱戴。

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就要紧紧依靠人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是我们共和国的坚实根基,是我们强党兴国的根本所在。”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心中,人民是真正的英雄,波澜壮阔的中华民族发展史是人民书写的。因此,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

充分相信人民群众的力量。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既是历史活动的主体,又是历史的决定力量,如果离开了人民群众,社会的一切发展都无从谈起。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我们党始终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紧紧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团结带领人民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特别是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以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为扶贫脱贫的根本目标,以汇聚全党全社会力量为重要依托,经过8年持续奋斗,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如期完成,近1亿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取得了令全世界刮目相看的重大胜利。

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充分调动最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我们党成立近百年来,始终紧紧依靠人民、发挥人民群众的蓬勃伟力,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2020年入夏,我国遭遇了1998年以来最严重汛情,全国70%的县(市)出现暴雨,41个县(市)日降雨量突破当地历史极值,751条河流发生超过警戒水位以上洪水,长江三峡水利枢纽迎战自建库以来的最大洪峰。面对严重汛情,全国上下一盘棋全力应对,各级党委和政府严格落实防汛责任制,层层压实责任。基层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响应中央号召,积极参与隐患排查、巡堤查险,高峰时期70余万名干部群众上堤防守,构筑起“冲不垮的堤坝”,人民防线显示出强大伟力。

充分凝聚人民群众的力量。在革命、建设、改革的每一个关键阶段、每一次重大关头,我们党都始终依靠人民,不断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和困难。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带领人民群众开展联防联控、群防群控,打响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用1个多月的时间初步遏制疫情蔓延势头,用2个月左右的时间将本土每日新增病例控制在个位数以内,用3个月左右的时间取得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的决定性成果。抗疫期间,46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冲锋陷阵,4万多名医务人员和公共卫生人员逆行出征,400多万社区工作者日夜值守,广大科研人员奋力攻关,千千万万志愿者和普通人默默奉献……人民群众构筑起疫情防控的坚固防线,这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的根本依靠和力量源泉。

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就要一切为了人民

心中装着人民,紧紧依靠人民,最终是为了人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的目标很宏伟,但也很朴素,归根结底就是让全体中国人都过上更好的日子。”这既集中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深厚的为民情怀,也生动诠释了党的宗旨初心,为我们指明了工作目标和努力方向。

始终坚守为民宗旨。河南省委办公厅作为河南省委的综合办事机构,必须强化宗旨意识、增强群众观点,把“心中装着人民、紧紧依靠人民”全面贯彻到工作中去。要坚持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的统一,做任何事情都要向上看看、向下看看,吃透上情、摸清下情,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在制定政策、出台文件的过程中更好地体现群众的所思所盼。要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必修课、常修课,经常叩问和守护初心,进一步畅通密切联系群众的渠道,紧紧围绕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开展调查研究、信息反馈、会商研判、督促检查,以实际行动维护群众切身利益。

始终善于为民服务。践行群众路线、为民服务光有美好心愿、满腔热情不行,还要讲究方式方法和实际效果。只有把得准群众需求,听得到群众的话,理得顺群众的事,把群众的心事当大事来做,把群众的难事当实事来抓,我们的工作才能做到群众心坎上。比如,为持续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我们从源头和制度上下功夫,找准基层“痛点”,研究制定为基层减负增能的“九条措施”,既注重减负又突出助力,得到各方好评。我们探索开展“互联网+督查”工作,在手机App上开设“网络舆情”“基层减负”“百姓留言”三个专栏,畅通倾听干部群众呼声渠道,督查实效不断提升。

始终敢于为民担当。习近平总书记曾说:“我的执政理念,概括起来说就是,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我愿意做到一个‘无我’的状态,为中国的发展奉献自己。”这种“无我”,彰显了一个大国领袖的为民情怀和责任担当。当前,河南省委办公厅面临艰巨繁重任务,既要服务河南省委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又要服务河南省委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深入谋划河南省“十四五”规划等,必须强化担当意识,切实发挥坚强前哨和巩固后院作用,以实际行动为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绚丽篇章作出新贡献。

(作者系河南省委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

微信扫一扫查看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