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阳新闻

红路安置区:贴心服务保障就业 勤劳双手创造幸福

来源:昭阳信息网  更新时间:2022-02-07 15:38  作者:李剑  责任编辑:虎伶俐

春节刚过,红路安置区广大易迁群众再次开启返程旅程,纷纷外出务工增补家用,为实现易迁群众充分就业,昭阳区搬迁安置局联合区人社、和工业园区等部门,通过集中向外输送一批,产业基地就业一批,扶贫车间千方百计保证就业一批“三个一批”让易迁群众顺顺利利外出务工,轻轻松松家门口就业。

来自炎山镇松乐村的搬迁妇女王琼翠一家在搬迁至红路安置区后,租了门店做起了小生意,一个月下来收入还不错,这让王琼翠对未来生活充满了期待。

搬迁群众王琼翠说:“在这些做点生意比在老家好,每天都有收入,不像在老家,三天赶一次集,人很少,生意不太好做,相比老家这里的生活环境,孩子读书都方便多了。”

王琼翠的门市生意红火,同样,红路安置区扶贫车间也热闹非凡,广大易迁群众在年后纷纷走出家门,进入厂门。

宋敏说:“感谢党和政府把我们带到城里来,我们没有工作,他们就给我们安排工作,在这里一个月收入有2000多,日子比老家好很多。”

今年五十五岁吴忠琴是炎山镇庙湾村人,举家搬迁至红路安置区后完善的交通,优美的环境给他们一家生活带来很大便捷,而她也在家门口找到了一份缝纫活,一个月有1500元的保底收入,这让她很满意。

吴忠琴说:“我们走出大山,生活有了明显的好转,我们虽然上了年纪,但在家楼下就可以打工 ,每个朋可以有1500元的保底收入,还可以照顾学生,一切都好了。”

服装加工负责人王志说:“在我们这里打工的差不多有60人,主要是以缝制牛仔裤和上衣为主,都是附近小区里的,带小孩的,上了年纪的,工资待遇保底1500元一个月,相当于我们出钱给他们先学习,等到熟练了以后,我们就按计件给他发工资,做得快做得好的大概在3000元左右。”

年轻小伙陈昌昆在外出务工多年后,决定留在安置区就业,自2021年开始,他就在假发加工厂区当起了管理人员,主要负责厂区日常管理和招工,每月保底收入在2500元以上。

陈昌昆说:“刚在我们这边打工的群众,保底工资是1500元,加上其他有2100元到3000元左右,两个月熟练以后,他能一天做到一顶或一顶半的话,差不多就有6000元到9000元左右。”

为发挥易迁群众一技之长,更好传承传统技艺,在红路安置区扶贫车间,还新增了编织车间,让有传统手艺的群众不仅可以展示心灵手巧的绝活,还可以靠精湛技艺增加收入。

搬迁群众孟兴文说:“我才来三个月,主要是编簸箕、提箩、撮箕、榛底都基本还是会的,来这里在扶贫车间,自己可以挣点零用钱,我们夫妻俩一个月有3000元左右的收入。”

刺绣、蜡染是苗族同胞的拿手绝活,每天苗族妇女们都会三五成群聚集在一起,切磋技艺,说到如今的幸福生活,苗族妇女们想用歌声来表达心中的感激之情。

苗族同胞王昌琼说:“很感谢党,有了党才有我们今天幸福生活,没有党的优越性,我们就不会搬到这里来生活。”

据红路安置区就业站站长钟佑文介绍,红路安置点在2019年搬迁入住以后,在各级领导关心下,采取多种方式,促进群众就业,目前为止,通过集中向外输送一批,产业基地就业一批,扶贫车间千方百计保证就业一批,到目前为止,在家里面有就业意愿的,就让他们实现就业,通过各方努力,目前为止,红路安置点有12360名劳动力,现在就业已经达到11000余名,自主创业有350名左右,扶贫车间有500人在当地就业,零就业家庭全面消除,实现了群众有稳定的就业,有稳定的收入。

(昭阳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李剑)

微信扫一扫查看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