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阳新闻

陈桂福:拳拳公仆心 一生民政人

来源:昭阳信息网  更新时间:2022-05-19 17:03  作者:张永西  责任编辑:虎伶俐

民政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是社会建设的兜底性、基础性工作。长期以来,广大民政干部特别是基层干部大力弘扬“孺子牛”精神,深耕基层沃土,厚植为民情怀,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执着坚守,默默奉献,时刻守护群众的美好生活,切实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取老百姓的幸福指数,诠释了“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的深刻涵义。其中,陈桂福堪称一名楷模。

陈桂福,昭阳区民政局四级调研员,1981年参加工作,199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022年5月12日离开了耕耘42年的工作岗位,光荣退休。陈桂福同志,一生坚守在平凡的岗位上,忠于职守、爱岗敬业、淡泊名利、竭诚奉献,很受同事们尊敬。


些小吾曹州县吏    一枝一叶总关情

民政工作件件关乎民生,事事涉及群众切身利益,最能体现党的根本宗旨,最能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对困难群众,老陈始终格外关注、格外关爱、格外关心,帮助他们排忧解难,切实把特殊困难群体的衣食冷暖、基本生活作为天大的事挂在心上。

老陈在42年的民政工作生涯中,先后担任残联副理事长、社会组织团体登记管理科科长、民政科副科长、优抚安置办主任、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科科长、老龄办综合科科长等职务。民政工作,除财务岗位外,老陈干了个遍,并率先参与了昭阳区残联组建及城市低保、高龄补贴启动工作。年轻时,老陈放弃外出任职的机会,毅然选择了一生钟爱的民政事业。

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是解决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有效途径,也是广大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1999年,昭阳区城市低保启动,正值国有企业改制重组的攻坚时期,解决下岗待业职工的生活问题迫在眉睫,任务艰巨。老陈带领低保科同志在全区多形式、多层次宣传建立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重大意义及城市低保工作的有关政策、程序,通过全面调查,逐户登记,分析生活状况,组织群众评议,切实分类施保、规范管理。当时还未推行无纸化办公,所有表册全靠手工填写,加之月均新增低保对象1000余人,对此,老陈夜以继日埋头苦干,整天趴在桌上收集材料填报表册,衣服袖筒都磨出了窟窿,累了、困了就抽烟解乏。短短几年时间,在老陈和同事们的拼搏下,昭阳区实现了低保对象从零到22000余人的突破,在低保资金的发放过程中做到及时足额发放,切实保障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解决了社会问题,调解了社会矛盾,促进了社会公平,维护了社会稳定。

民政工作服务性强、千头万绪,上承亲民德政之传统,下促社会和谐之新篇,上管天文地理,下管鸡毛蒜皮,这是基层民政工作的真实写照。“扶老、助残、救孤、济困”“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是民政责无旁贷之职责。老陈穷其一生践行民政人的使命,服务过的对象不胜枚举,其中两人让老陈记忆深刻,毕生难忘。

陈三某,男,盲人,城市特困人口。老陈工作的第一站是昭阳区收容遣送站。第一天上班,他就结识了长期在城区摆摊算命、传播封建迷信思想的盲人陈三某,经多次收容救助,仍然无法改变陈三某街头算命影响治安秩序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现状。老陈认真研究政策,思索解决陈三某问题的良策。终于,一个大胆的想法改变了陈三某一生不幸的命运——送陈三某到昆明市盲哑学校培训,学习盲人按摩技术。1986年,交通极不便利,昭通到昆明乘坐客车要两天半时间。老陈不辞辛劳,带上陈三某踏上前往培训的旅程,第一天夜宿会泽,第二天夜宿东川,第三天中午抵达昆明西站,然后步行十余公里到达学校。一路上,老陈精心照料陈三某饮食起居,帮助如厕,悉心护理,无微不至,到校后又帮助陈三某交学费、购置生活用品、清洗衣服被褥,把一切安置妥善后才返岗销假,如此往复,坚持了一年半三个学期。待陈三某学成归来,老陈申请昭阳区民政局下属“双扶”公司出资,在青年路开设了一家盲人按摩室,并配备两名患有轻微小儿麻痹的助手,解决了三个残疾人的就业问题。至此,陈三某有了一技傍身,解决了就业问题,稳定了收入,彻底摆脱了贫困的命运,后来还娶妻生子,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这就是老陈参加工作初期,帮助培养了昭通第一个盲人按摩师的往事。

冯兴某,男,建档立卡贫困户。在脱贫攻坚期间,老陈挂包帮扶昭阳区北闸镇海子村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冯兴某家就是其中一户。老陈到海子村入户,查找不到冯兴某家,经村民介绍,冯兴某是村里的老光棍,人户分离,20年前到苏家院镇上门入赘,具体地址不详。老陈就像寻找失散的亲人一样,骑上自行车往返40多公里,数次寻访无果。几经辗转,在村民引导下,老陈终于见到了正在苏家院镇核桃树村山坡上放牛的冯兴某。两人年龄相仿,一见如故,于是拉起了家常。这才得知,冯兴某早年因家境贫寒找不到媳妇,经人介绍来到苏家院一户丈夫早逝育有一子一女的家庭上门,但上门未办理结婚证,户口也未随迁,目前老伴已过世。冯兴某组建的家庭一贫如洗,家徒四壁,继子女已成年,但未履行对冯兴某的赡养义务。继女已嫁人,继子与冯兴某共同生活,成天不务正业,靠啃老为生,一言不合,就对冯兴某恶语相向,曾经两次私下偷卖冯兴某养的3头牛,让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老陈经常带上衣物和食品看望、接济冯兴某,冯兴某则回赠老陈以自家种的水果,如此一来一往,两人培养出了深厚的友情,便以兄弟相称。后来,老陈按照相关扶贫政策,帮助冯兴某申请办理了特困供养,这犹如雪中送炭,保障了冯兴某的基本生活。两人逢节假日互致问候,相互串门,冯兴某年长为兄,老陈年幼为弟,结下兄弟之谊。这就是老陈临近退休因扶贫工作结下了亲戚的故事。

初心易得,始终难守。老陈从工作到退休,始终带着感情、带着温度、带着责任履职尽责,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帮群众所需,把扶助困难群众的政策措施落到实处,让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有了保障,坚持做困难群众的贴心人、知心人、暖心人。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满乾坤

老陈在工作中始终任劳任怨、默默付出,从来不计较个人得失。在脱贫攻坚决战决胜时期,他驻村4个月,没有申请单位发放驻村补贴。他始终风里来雨里去,走村串户,访贫问苦,用自己的满腔热情去解决群众的疾苦,履行着一位民政干部的职责,发挥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他热爱民政工作,恪尽职守,对工作一丝不苟,在负责16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项目建设时期,部分乡镇负责实施的项目档案资料收集不规范,是他带领科室人员,逐一踏勘监督,健全完善了整套档案资料。

老陈坚持原则,求真务实,作风正派,按章办事,在政策范围之内的事情充分落实到位,认真做好民政工作各类资金的及时按需发放,确保政府的每一分钱都及时足额发放到贫困户手中,并切实关怀弱势群体生活的方方面面。低保科承担着全区20000多人8000多户低保家庭的审核审批业务、动态管理以及城乡困难群众的医疗救助工作,一年资金上亿元,责任重大。对此,老陈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多年来,廉洁自律,严格按政策程序规章办事,拒绝吃请、谢绝礼物,清清白白从政、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干事,真正做到了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为推进公共场所禁烟及无烟单位创建工作,提倡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老陈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作禁烟表率。他积极发挥示范作用,带头戒烟、控烟、禁烟,凭借顽强的毅力戒掉了几十年的烟瘾。

老陈待人接物和善友爱,团结身边的每一位同志,与同事相处非常融洽。他乐于奉献,甘当人梯,提携新人,教导新同志“勤勤恳恳工作、清清白白做人、规规矩矩做事”。

老陈不为名所动,不为利所累,2009年因工作成效显著,获得省级老龄先进工作者提名,老陈功成不居,把荣誉让给了其他同志。2011年,老陈主动放弃单位福利分房名额,将名额让给了更加需要的年轻同志。 


老牛亦解韶光贵    不待扬鞭自奋蹄

老陈是一名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党员干部。在临近退休的几年,他依然老当益壮,主动申请科室分配任务,主动承担科室脏苦累工作。他学思践悟走在前,笃行实干作表率,党内学习认真手写心得体会、发言提纲,按时参加支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等活动,自觉做到党的意识不弱化、党员标准不降低、党内生活不脱离。

退休前一天,老陈参加了两个会议。退休当天,老陈交接了所负责工作档案资料,移交了单位的物品。移交档案资料中,有一套保存完整的2005年成立昭阳区老龄事业发展促进会的全套资料。移交物品中有纸杯等办公室用品,历年发放用于值班的被子5床,购买于2011年的索尼Cyber-shot数码相机一部。5月12日18:00,直至下班的最后一秒,老陈这才与同事们一一道别,离开了用青春和热血浇灌了42年的事业。

老陈一生汇聚了“甘于奉献的孺子牛精神、乐于苦干的老黄牛精神和勇于创新的拓荒牛精神”等优良品质,退休后还担任昭阳区第二届地名专家组成员。他誓言,若有战、召必回,退休不褪色、离岗不离党,继续发挥余热。

42年如一日的精耕细作,没有鲜花没有掌声,只有默默的坚守和优雅的谢幕。平凡中孕育伟大,平凡中彰显真情,老陈敢于担当、主动作为、无私奉献,在平凡的岗位上始终保持奋发向上的干事激情。

老陈不忘初心、为民爱民的高尚情怀,爱岗敬业、勤勉实干的奉献精神,严于律已、克己奉公的党性操守,成为昭阳民政工作的楷模,激励和鞭策着昭阳民政人勇毅前行,犇腾致远。

(通讯员 张永西)

微信扫一扫查看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