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阳新闻

【牢记嘱托】靖安镇大耆老村:支部引领 党员带头 大力发展产业夯实乡村振兴基础

来源:昭阳信息网  更新时间:2022-05-25 16:03  作者: 蒋德玉 罗诚杰 马霞  责任编辑:赵磊明


 走在靖安镇大耆老村的田间地角,经常会看到鲜红的党旗在迎风飘扬,这是驻村工作队和村里的党员干部们在带领群众大力发展产业的身影。目前,大耆老村正通过支部引领、党员带头、群众积极参与,大力发展产业,进一步夯实乡村振兴的产业基础。

靖安镇大耆老村属于二半山区,距离靖安集镇9公里,东邻五星村 ,南抵碧凹村 ,西毗碧海村,北靠大关县,海拔1840米,年平均气温12℃,年降水量1100毫米,适宜种植玉米洋芋等农作物。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大耆老村坚持在产业发展上做文章,并将支部建在产业基地上,让大、小产业遍地开花。


 支部引领,吹响产业发展先锋号

大耆老村共有两个党支部,63名党员,大耆老村党总支立足本村交通便利、气候宜居、阳光充足、雨水充沛等实际情况,坚持因地制宜,深入挖掘资源优势,推动本村产业规模化发展。一是助力惠民政策落地生根。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打通政策宣传的“最后一公里”关键在于基层党支部。党支部组织党员认真研读文件,学习贯彻文件精神后,借助主题党日、专题宣讲等活动,将上级政策中涉及民生的小额创业贷、耕地补贴、农产品免税、物流价格优惠等相关要点传递到群众心中。二是实现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村“两委”带头分析本村土地资源利用情况得出,本村约有50户人员全户外出务工,部分土地闲置,为此,村“两委”成员出资租赁闲置土地,盘活土地资源。三是健全党建产业链条。打好地基后,党支部积极联系好苗好种,引进大耆老村先行实验,最终筛选出存活率高、抗虫性强、植株生长旺盛的种苗进行规模化种植。种植过程中,党支部把“主题党日”活动开到玉米地、辣椒地等,组织群众学习传统优秀种植经验,又向群众分享先进科学的防灾害措施,形成一个党群融合,相得益彰的田间“大讲堂”。从土地流转、购苗、指导种植到销售,党建引领了建设、生产、销售全过程,真正让支部建在产业链上,让群众富在产业链上。目前,大耆老村共种植约800亩工业辣椒,700亩魔芋,400亩甜脆玉米,300亩金银花,200亩毛豆等农作物。


 党员带头,照亮提质增收致富路

群众要致富,关键看支部,群众要变强,跟好“领头羊”。大耆老村的半湿润气候适宜种植玉米、金银花等对温度、光照要求较高的作物。为搭建大耆老村产业致富平台,奠定产业基础,大耆老村党总支研究决定带领村民规模化种植适宜作物。起初,大多群众持观望态度,怕没技术种不好,怕没有市场卖不掉,宁愿在田间地头种一些自产自用的蔬菜瓜果。产业聚集如果没有“排头兵”,就是一盘散沙,大耆老村党支部党员发挥先锋作用,先是分别出资流转土地、购买种苗等,带头种植由云南霖雨公司提供的玉米种苗,试点效果达到村民预期后,再把技术要点教给农民,带领村民共同种植。大耆老村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耿招敏也积极协调挂包单位昭通市联通公司以入股方式出资7.2万余元给村集体种植金银花,最终红利再直接分配给本村“三类对象”脱贫户,既帮助村集体奠定基础,发展经济,又能让农民看到希望,激发造血动力。为了解除村民心中的顾虑,大耆老村党支部党员又积极对接农业企业,争取做订单式种植,最终签订了工业辣椒和甜脆玉米、金银花的收购订单。村民们看到党员同志们一个个干的热火朝天,再加上订单式种植这颗“定心丸”,也纷纷加入其中。就这样火车头牵起来,火车跑得快不快就看油加的足不足了。“快点加油干起来!这边的苗插得太密啦!那棵苗太小,不要了......”正在说话的是大耆老村的一名老党员同志张安云,他也是村集体请的一位管理员,他的职责就是监督、指导田间地头的农民们种好这片土地。在管理治理这方面,张安云下足了“绣花针”功夫,以耐心、细心、巧心的态度现场指导工人们插秧、施肥、灌溉、拔苗等工作,绵绵之力,久久为功,他正带领村民们绣出一幅高标准、高质量的产业振兴画卷。


 群众参与,打好抱团发展组合拳

提升乡村振兴造血功能,关键在群众。帮助当地发展企业,强化产业支撑,为产业持续发展注强劲动力。大耆老村以“党支部带强,合作社、大户带富”的原则,依靠订单式销售为主,批发、零售为辅的销售手段,探索“党组织+村集体+合作社+农户”、“党组织+企业+基地+农户”产业发展模式。目前,大耆老村已和云南霖云公司签订最低售价为2000元每吨的甜脆玉米销货协议,与中农富源集团签订最低售价为4200元每吨的工业辣椒销货协议,上市后,根据市场均衡价格调整增幅。订单式销售方式为大规模种植作物保驾护航,市场打开了,群众也敢放宽心种植了。截至2022年5月,大耆老村共成立15家农村专业种植合作社,其中种植规模较大的东片区明杰专业种植合作社,其主要种植工业辣椒、魔芋,西南片区吉和专业种植合作社主要种植甜脆玉米,以及种植大户张安云带领种植工业辣椒、甜脆玉米、魔芋等。“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合作社和种植大户一方面为群众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并以70元每天的工资按月结算给村民;另一方面又带动群众种植积极性,受疫情影响,很多年轻人又再次撸起袖子,卷起裤脚,扛起锄头,走进田地,参与到产业振兴这一队伍中。在大耆老村的北边,“公司+基地+农户”模式也有了声色。云南顺通中药公司是去年入驻大耆老村的一个集中草药种植收购销售为一体的企业,主要由村集体流转土地资源为其提供种植基地,村民自愿报名参与种植中草药后,公司提供理论与实践教学培训以及种植过程中的管理与技术指导,目前1000亩土地中种满了滇黄金、重楼、桔梗等各类中草药,为产业振兴持续赋能。抓住党支部核心要务,立好合作社牢固基石,利用龙头企业有资金、有渠道、有技术的优势,发挥规模化效应最大效能,实现共同富裕,正是大耆老村正在不断探索的产业兴村道路。

“支部引领,党员带动,群众参与”的良好发展格局是大耆老村正不断探索的致富之道。未来,党支部还将继续在提质增效、持续增收上下狠力气。引进先进种植技术,最大限度抵抗自然灾害能力,规避风险;抓住干部规划家乡“引人归巢”等机遇,健全人才战略机制;用好政策保证群众利益最大化,拓宽销售渠道深化农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定价权掌握在群众手中,让群众的生活越来越好。

(昭阳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蒋德玉 通讯员 罗诚杰 马霞)

     

微信扫一扫查看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