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阳新闻

马文丽:走好蛋鸡养殖路 当好致富领头雁

来源:昭阳信息网  更新时间:2022-08-20 15:02  作者: 虎彦群  责任编辑:赵磊明

  一位80后的巾帼创业者通过18年的打拼,克服重重困难创办蛋鸡养殖专业合作社,闯出了一条蛋鸡养殖的成功之路,带动了乡亲共同致富。她,就是昭阳区布嘎乡白石村群众交口称赞的致富领头雁马文丽。

2004年,马文丽初中毕业后,在外公、外婆的带领下,和弟弟马小平一起加入到了鸡蛋的民间营销中。在市场上经历六年的风风雨雨,马文丽经受了很多磨炼,也收获了丰富的经验,同时她还深刻认识到鸡蛋营销过程中需要有稳定的、质量优良的货源,才能保障自己有稳定的客户,而这必须要有自己的蛋鸡养殖场作为支撑。2010年,在四川一家养殖公司负责人的指导和帮助下,马文丽投资250万元在布嘎乡布嘎村建成饲养2.5万只的蛋鸡养殖场,到2015年扩大到饲养6万只蛋鸡的规模,每年向市场提供鸡蛋810吨,年收入达650万元,年盈利80万元。

2016年,马文丽在布嘎村的蛋鸡养殖场算是扎稳了根,随着经济效益逐步提升,她决定在布嘎乡白石村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做大做强养殖产业。马文丽说:“当时真的是困难重重,新建养殖场选在山坡上,没有路、没有水、没有电,建筑材料都运不进去。”于是,她多方奔走争取支援,在布嘎乡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帮助下,路通了,水和电的问题也解决了。谈及当时的心情,马文丽激动地说:“得到了政府部门的支持帮助,困难都解决了,做好蛋鸡养殖这件事情就更有信心了。我觉得,只要确立了目标,就一定要坚持下去。”

 白石村蛋鸡养殖场占地面积30余亩,四周青山环绕,环境良好。2019年,在乡党委政府的协调下,中建集团在马文丽的白石村养殖场实施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援建项目,于2020年建设完成占地1300余平米的育雏室,解决合作社无育雏室养殖小鸡的难题,同时带动了村集体经济发展。到2021年,合作社存栏蛋鸡20万羽,其中高产蛋鸡15万羽,年生产优质鸡蛋约3000吨。马文丽说:“脱贫攻坚这几年,政策好,我们合作了一个壮大村集体经济的项目,所合作的四个村每年每个村有3.5万元的收入。这个项目还解决了我们养殖小鸡的难题,也让四个村有了村集体经济收入。同时,我们的养殖场还为当地群众提供了就近就业岗位。”

布嘎乡迎水村6组的赛贤昭和妻子在合作社务工,既可以照管家庭,每年还有十万余元的务工收入。赛贤昭说:“在这里务工,离家比较近,比较方便,收入也不错。”李才府在合作社专门负责鸡蛋运输,每天从上午11点开始把鸡蛋送到各家商户,每天两趟,每个月收入5000元。“我们的货经常供不应求,早上七、八点钟就打电话来催货。我负责运输,在这里跟着马丽家两姐弟干,很安心,很满意。”李才府说。

像赛贤昭、李才府这样长年在合作社务工的群众有20余人,每人年均收入5万余元,每年在合作社务工的周边群众达1200余人次,合作社每年向务工群众发放的工资达130余万元。

虽然养殖事业一天比一天有起色,但是马文丽和弟弟并没有止步不前,而是更加勤恳地做好每一件事。马文丽负责鸡蛋的销售和市场的开拓,弟弟负责饲养技术和厂房的管理,一年365天从不懈怠。马文丽说:“一路走来,养殖场从5000只鸡开始到现在存栏20万只,厂房面积从最开始的8亩到现在的55亩,产值从300万到3500万,每天有14至16万枚新鲜鸡蛋运送到昭阳区的市场上,我的创业路算是打通了。我更希望的是我们的鸡蛋远销到省内外,带动更多的群众一起加入养殖业,一起发展,一起致富。”

通过马文丽姐弟俩同心协力的奋斗,蛋鸡养殖合作社走上科技化、规范化、规模化的运行轨道,先后被评为云南省标准化养殖(蛋鸡)示范场、昭通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市级示范社、昭阳区妇联“巾帼脱贫示范基地”,企业被评为昭阳区“万企帮万村 精准扶贫爱心企业”,马文丽入选昭通市“鲲鹏计划”2021年度基层突出贡献人才。

将一枚枚小小的鸡蛋做成大产业,不仅让自己富起来,还让更多的群众参与其中,共同增收致富,马文丽坚守信念,用勤劳和汗水浇灌创业梦,她的人生价值如同夏花一样灿烂耀眼。

 (记者   虎彦群  文/图)

微信扫一扫查看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