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昭阳

说洋节打败土节是文化自卑下的杞忧

来源:cctv.com  更新时间:2006-03-01 16:54  作者:δ֪  责任编辑:

 

“洋节”PK“土节”,现在成了一个相当沉重的话题,从前段时间的“保卫春节”到这些日子的“土元宵敌不过洋玫瑰”,在一片“洋”盛“土”衰的忧虑和疾呼中,传统文化似乎真的在遭遇某种式微和尴尬―――传统文化好比一张皮,“皮之不存,毛将附焉”?你说沉重不沉重!

这样的结论也许很容易被现实印证。君不见“情人节”商业广告铺天盖地,君不见玫瑰巧克力煊赫一时,而元宵节呢?除了吃元宵挂灯笼似乎就一无所有了。当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热衷于舶来的“情人节”而冷落传统的“元宵节”,当越来越多的商家挖空心思在“情人节”上大做文章而不屑于“元宵节”时,一热一冷的悬殊差别,似乎为“洋”盛“土”衰做了无可置疑的注脚。许多的有识之士对此忧心忡忡:这是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这是西方强势文化的影响。

这么说,“洋”节真的打败了我们的“土”节吗?

所有这些结论的得出无外乎源于发达的传媒和市场,因为信息社会人们对环境的感知一靠传媒,二靠周围喧嚣的市场。对于前者,传媒的职责就是记录新闻,其次,市场化下的传媒生存离不开广告。当传媒上出现很多关于“情人节”的新闻和广告,势必给人一种“情人情调漫天飞”的感觉。对此现象,传播学家李普曼为其下了这样一个结论:现代社会有真实环境和虚拟环境之分,传媒所展现给人们的只是一种接近现实但又不是现实的虚拟印象而已。从一个虚拟的环境里,很难得出“洋”节打败“土”节的结论,至多只是传媒轰炸和商业秀造成的一种幻象而已。

再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无论媒体传播还是亲眼所见,“情人节”的煊赫一时更多是一种消费主义至上的结果,而无关西方文化“压倒”中国传统文化。市场逻辑引领国人生活已经很多年了,由于自由的发展和权利的张扬,传统“小人喻于利”已被“理性经济人”所代替,消费主义在当下市民生活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各种市场化下的商业行为变得无所不在。所以,与其说“情人节”的“盛”是西方文化的影响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式微,不如说是市场经济下消费主义至上在起作用,因为支撑起“情人节”种种商业秀的基础正是大众的消费需求。大众对“洋节”的追捧不是因为人家文化上的优越,更多可能是国人在情感需求、精神寄托方面出现了真空,恰好有这样一些“洋节”可以暂时实现精神上的满足。所以,我们看到在西方具有宗教性的圣诞节传到中国,就变成一种青年单纯追求浪漫、开心的狂欢节,而靠火鸡和南瓜派搭建的感恩节,因为没有可以嫁接的枝蔓,便没什么影响。

马林诺夫斯基在文化相对主义中提出,任何一种文化都有其价值,所谓文化上的优越和颓废往往是观察的角度和立场不同而已。成千上万的青年买束玫瑰表达爱慕,并没有抹杀数亿的国人春节回家团圆、元宵节吃几个元宵的传统皈依。那种从新闻、广告和商业行为中感知到“洋玫瑰”大受青睐而“土元宵”备受冷落的情景,进而便断定“洋文化打败了传统文化”的结论,不过是一种文化自卑下的杞人忧天罢了。

 

微信扫一扫查看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