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之声特别策划《关键抉择》,沿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和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历次会议勾勒的深改之路,记录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波澜壮阔。今天(15日)播出第七篇:《绿水青山,美丽中国》。
习近平:我们要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措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使我们的国家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祖国大地上更加充分地展示出来。
今年5月,第三轮第二批7个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陆续进驻上海、浙江、江西、湖北、湖南、重庆、云南七省(市),统筹开展流域督察和省域督察。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裴晓菲说,“目前,各督察组已全面完成督察进驻阶段工作,期望通过督察,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督察中,我们既关注长江经济带流域性整体性问题,如政策衔接、区域协调、机制建设,也关注一些共性问题,如环境基础设施短板、生态破坏、农业面源污染等,同时考虑各省市经济社会发展、自然资源禀赋、生态安全定位等省域差异,找准各省市突出问题。”
坚持问题导向、曝光典型案例、精准有效问责、形成整改闭环……自2016年开展以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已成为推动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的硬招实招。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十多年前,我国生态发展面临一系列严峻课题,雾霾天气频繁侵扰,传统的粗放型发展方式难以为继,资源环境的承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如何改善这种状况?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当时我们特别害怕沙漠,只想逃离沙漠,想尽一切办法从沙漠里走出去。”今年46岁的敖特更花从小在库布其沙漠长大。库布其,中国第七大沙漠,蒙古语意为“弓上之弦”,因其如一根巨大弓弦横卧在黄河“几字弯”之下。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杭锦旗境内的库布其沙漠面积近1万平方公里。
参与荒沙治理的敖特更花
为了生存,沙区人民开始尝试种树,与沙抗争。当地大力推行“掏钱买活树”的约束机制和以补代造、以奖代投等激励机制,引导企业和农牧民通过承包、入股、租赁以及投工投劳等方式参与防沙治沙。作为独贵塔拉镇288个治沙民工联队中唯一的女队长,十几年下来,在敖特更花的带领下,3万亩荒漠化土地披上绿装。“随着承包的荒沙越来越多,缺人、缺技术、缺钱,要解决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只靠我们联队这些人的力量还是太小,所以当时我们就去找了当地主管部门,说了面临的困难以后,他们很愿意给我们协调人员和提供种植技术支持,在经济上,他们协调银行给我们低利息的贷款,帮助我们渡过难关。”敖特更花说。
从“战沙斗沙”到“与沙漠和谐共生”,敖特更花的观念也在与时俱进。2016年3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意见》,探索建立多元化生态保护补偿机制,逐步扩大补偿范围,合理提高补偿标准,有效调动全社会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在《意见》指导下,鄂尔多斯市探索形成了“党委政府政策性推动、企业产业化投资、社会和农牧民市场化参与、技术持续化创新、成果开放化共享”的库布其沙漠治理模式,通过沙地发包入股创收、参与生态建设创收、产业发展带动创收等方式,让农牧民成为防沙治沙最大的参与者和受益者。
库布其沙漠治理成效显著
如今,敖特更花成立了养殖专业合作社,开办了园林绿化工程公司,带领的产业工人年收入达到了几万甚至十几万元。她说,“现在整个库布其沙漠有6000多平方公里都披上了绿装,生态逐渐好了,企业也看到了我们这里的发展优势。通过企业带动,打造了沙漠经济全产业链项目、实施碳汇林工程、沙漠‘生态小镇’,规模化发展种植、养殖、旅游等产业,不仅能够让沙漠绿起来,我们农牧民也可以富起来,大家从生态保护中获得实实在在的效益。”
今年6月1日,作为我国生态保护补偿领域首部法律法规,《生态保护补偿条例》正式施行,标志着生态保护补偿机制进入法治化新阶段。目前,我国已经建成世界上覆盖范围最广、受益人口最多、投入力度最大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实现了让青山有“价”、绿水含“金”。而绘就绿水青山画卷,保卫蓝天、守护碧水、捍卫净土,却往往是通过一场场硬仗实现的。
2013年,范亮所在的河北省邢台市空气污染严重,在全国74个城市中,排名倒数第一,全年重污染天数147天。范亮清楚地记得,那一年,他工作的企业德龙钢铁全年限产天数达到一半以上。到底是该关停还是整改?范亮说,“我们从2014年开始集中治理,集中治理分无组织和有组织两方面。建了封闭料场,把厂区内所有需要堆放的物料全都放在封闭料棚里,再配备相应的洗车机、雾桩、雾炮、喷淋等,这些基本就消除了无组织扬尘的问题。有组织方面,建了大的除尘器,建了专门的脱硫、专门的脱硝车间,一改再改,改了有两三次,对应当时最好的技术一直在改进。”
范亮通过线上平台查看企业环保数据
企业选择整改,至今累计投入37.47亿元,先后实施了全封闭料场建设、余热发电、污水处理等100多项环保深度治理项目。2018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2021年8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从“坚决打好”到“深入打好”,国家的态度从未改变,污染防治触及的矛盾问题层次更深,要求也更高了。那段时间,范亮和企业一同经历了痛苦的转型,寻找出路。如今已经是企业环保科科长的他,看着绿草如茵、在全国率先实现了“钢铁+旅游”模式的厂区,总是感慨万千。去年,企业还成立了“绿色低碳研究院”,为钢铁行业的转型提供技术支持。
“公司的环保理念就是‘环保投入不设上限、环保提升永远在路上’,所以我们现在也在持续跟同行还有好的环保企业一起探索先进的环保技术,持续再升级再改造,让排放数据和环保治理水平进一步提升。在智能化方面,接下来还要升级环保管控平台,增加环保关注点,实现更全面的环保智能管控。”范亮说。
德龙钢铁厂区在全国率先实现“钢铁+旅游”模式
蓝天保卫战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主战场之一。在国家、地方、企业和个人的携手努力下,我国空气质量持续改善,2013年到2022年,在GDP翻了一番的情况下,PM2.5的浓度下降了57%,重污染天数减少了93%,成为全球空气质量改善速度最快的国家。在污染防治不断取得明显战果的同时,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也在不断推进。2020年12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既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也提供了解决我国资源环境生态问题的基础之策。湖北孝感市的红畈村从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022年3月,国网湖北电科院的6名博士交出了一份13页的《孝感市大悟县红畈村2021年度碳核算报告》。他们通过走村入户,一家一家地核实,摸清了村里的碳排放量和碳资产家底。国网湖北电力驻红畈村工作队队长、驻村第一书记刘胜说,这份报告,为红畈村建设“零碳”村,提供了重要依据。“第一步就是要先摸清家底,这个工作很费劲,因为各家的生产生活情况都不一样,包括养了多少头猪、多少只鸡、多少头牛,都要每家每户地入户核实,还有村子里的每一处细节包括山林、耕地等都要仔细核算,这样才能形成完整准确的碳核算报告。”
红畈村的风力发电设备
“零碳”村并不是不排放二氧化碳,而是通过建设新能源来改变用能方式,让村子的减碳量可以抵消排放量,达到“零碳”甚至“负碳”。于是,实现能源供应清洁化在红畈村如火如荼地展开。几个月后,经过国网主导和实施,在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广场建起了3台垂直轴风力发电机和车棚顶光伏板2套发电装置,以及一个储存电量200千瓦时的储能设备,这座“大型充电宝”,也是湖北第一家村级“风光储充”一体化装置。如今的红畈村,总容量81千瓦的蓝色光伏板密集地排布在村庄屋顶,一辆辆新能源车在村头充电。刘胜说,绿色出行和低碳生活已经成为村里的新标配。“现在有了清洁电能的保障,村里又建设了食品加工厂,今年上半年刚建了一个冻库,而且我们已经把沼气池进行了改造,加装了发电设备,可以实现沼气发电20千瓦。未来还在发展,逐步把我们“零碳”村大踏步地向前推进。”
红畈村家家户户安装光伏发电板
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2012年至2023年,我国以年均3%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年均超过6%的经济增长,单位GDP能耗下降26.8%,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超35%,主要资源产出率提高60%以上。十年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或委员会先后审议通过了多个文件,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如今,广袤的神州大地上,蓝天白云成为常态,清水绿岸触目可及,一项又一项改革举措,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一幅美丽中国新画卷正徐徐铺展。
2015年7月1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环境保护督察方案(试行)》;
2016年8月30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
2017年8月29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方案》;
2019年11月26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指导意见》;
2021年5月21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改革的意见》;
2023年11月7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
监制丨高岩
策划丨王磊
审稿丨丁飞
记者丨刘梦雅 刘会民 凌姝 王镜雅 宝音 魏娜 王迪 白海燕 魏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