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阳新闻

驻村故事| 区审计局“三项措施”推进挂钩村道路建设解决村民“行路难”问题

来源:昭阳信息网  更新时间:2024-12-31 10:13  作者:区审计局  责任编辑:赵磊明

昭阳区审计局结合定点帮扶村实际,把农村道路作为服务民生、服务民心、服务发展的着力点和突破口,紧扣挂钩帮扶村大村村实际,采取“主干道提质改造、次干道清理维护、支干道铺砂面石”三项措施,精准发力,切实解决村民“行路难”问题。

一是积极争取资金,改造提升主干道。针对大村村的三条主干道,由于硬化时间长,加之年久失修、坑塘密布、低洼处经常积水,村民出行十分不便的情况,区审计局积极争取财政衔接资金300万元,对三条道路进行提升改造。目前,这三条总长约4公里、均宽5米,惠及3个自然村4000余群众的硬化路已全部竣工,一条条崭新的农村公路已成为大村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

二是宣传发动,清理维护次干道。区审计局主要领导多次实地调研,全面摸排交通基础设施短板,针对次干道群众居住密集、道路蚕食、失修失管等问题,宣传动员群众投工投劳,及时清理道路边沟、杂草及堆积物,让次干道清洁畅通,还投入资金1万元,硬化了大村小梁子中心街道路及周边损坏道路120㎡;投入资金0.84万元,帮助解决上四甲自然村主干道硬化项目剩余140米污水管道预埋和10个沉砂池的建设问题。

三是投工投劳,铺砂石支干道。由于微型车、三轮车等农用运输工具的普及,针对群众进入田间地头的生产道路坑洼不平、道路积水等问题,区审计局协调工作经费0.8万元,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及时召开群众6场次,动员群众300余人次投工投劳,累计使用砂石料2000余方,对8公里长的生产道路进行铺砂面石,解决群众生产生活“最后一公里”问题。

农村公路是保障农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基本条件,是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先导性、基础性设施。接下来,昭阳区审计局驻村工作队将把美丽公路建设、人居环境提升、特色产业发展等工作有机结合,持续美化乡村环境,助力乡村振兴,扎实推动帮扶村走上生态美、产业美、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昭阳区审计局供稿)

微信扫一扫查看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