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阳新闻

揭秘中国汉文化“活化石”――“四筒鼓舞”

来源:昭阳信息网  更新时间:2008-09-24 17:28  作者:赵磊明 蒋德玉 曹斌  责任编辑:赵磊明

 “四筒鼓舞”在以前的昭阳区农村十分流行,这种用于丧葬的舞蹈,表现内容丰富多彩,表演形式有多种套路,较为完整,舞蹈强劲有力、舒展大方、粗犷奔放、独具魅力,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很强的艺术性、观赏性。随着时代的发展,众多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在农村,会“四筒鼓舞”的人已经不多。后继无人,这个被誉为中国汉文化“活化石”的“四筒鼓舞”正面临着“消失”的危险。让人欣喜的是,在洒渔河畔,有一群年龄大多在40、50岁的农村汉子,他们继承了原汁原味的“四筒鼓舞”,他们曾经参加过云南省第八届少数民族运动会开幕式、大山包摄影艺术节开幕式、昭阳苹果文化旅游节开幕式等大型文艺表演。

洒渔乡素有“鱼米之乡”、“苹果之乡”、“烟柳之乡”的美誉,由于有了“四筒鼓舞”,洒渔乡还有个“鼓魂之乡”的美称。这里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景色秀丽,物产丰盛,以盛产大米、苹果著称。奔流不息的洒渔河水滋养着两岸人民,著名的“昭阳八景”之一的“洒渔烟柳”,就在洒渔坝子。

据介绍。昭通四筒鼓舞距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又称“跳鼓”、“跳丧鼓”,流传于昭通市昭阳区的农村,是由男性集体演跳的丧葬舞蹈。因舞者四人身挎“筒鼓”击之、舞之而得名。

据巡龙村的“鼓头”何吉会介绍。四筒鼓舞以前在昭阳区大约有鼓队300多拨,能舞者上至七八十岁老者,下及七八岁孩童,是当地民俗活动中极富汉文化特色的艺术形式。昭通人总是把“丧事当作喜事”办,遇到有钱有势人家办丧事,亲朋好友请去的“四筒鼓”会达到10余拨,拨与拨之间更是会相互比赛,争个高底。上百名舞者同时舞蹈,鼓声震天,气势宏大,热闹非凡。在喧哗、热闹中,把亡者“送上山”。由于昭通土葬习俗发生变革,丧事请跳四筒鼓者渐少,农村青年外出打工,少有学习者,“四筒鼓舞”正在消亡中,应采取措施给予保护。

巡龙村的孟文富老人是以前的老“鼓头”,现年已74岁的他依然精神爽朗、步履矫健。他就是小时随自己的老表学习跳的“四筒鼓舞”,这一跳就是60多年。

据区文体局领导介绍,由于“四筒鼓舞”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及艺术价值,文化内涵深厚,被誉为中国汉文化的“活化石”。已被列入昭通市第一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名录,被列入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你看,他们跳起来了,舞动起来了。

他们边跳边敲,气势磅礴,豪迈粗犷。从他们酣畅淋漓的舞蹈中,我们看到了昭阳农民朴素而豪放的性格,独特张扬的艺术个性。鼓在他们手中,不仅仅只是一种道具,更是表现一种心灵的呐喊工具,传达着他们的坚强与快乐,反映着他们的向往与追求……给人们的是一种激情,一种动力,一种力量。让人总觉得它们是灵魂的结合,是世界是最动听的声音。

(赵磊明  蒋德玉  曹斌  文/图)


 

 

微信扫一扫查看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