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阳新闻

共产党员谢崇明的理想与追求

来源:昭阳信息网  更新时间:2009-06-16 12:39  作者:凌继发  责任编辑:

 

说起谢崇明,这个接近60岁的老共产党员还在为人们的健康作努力。他常说:我从来不服输,跌倒了爬起来再干;我现在不服老,越干精神越觉好。的确,头发花白的老谢现在事业有成、踌躇满志,走起路来精神抖擞、还真有点年轻小伙子的风味,有人开玩笑地说:老谢,你返老还童了。



图为大山包苦荞基地盛开的荞花

逆水行舟艰难 柳岸花明迎春

谢崇明198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原区水泥一厂纸袋加工厂的厂长。当时的水泥一厂在区直国营企业中算一个红火的厂,老谢也属春风得意的人,纸袋厂内人事、财务大权由他掌管,非常受人尊敬。公费考查新马泰有他,水泥一厂评先进有他,凡有好处的事都有他。可是,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1996年国营企业改制后,老谢成了一个闲人。当时,他的思想非常矛盾,是闲着不干事呢?还是二次创业实现人生的价值。他是一个不服输的人,最终选择了创办民营企业的路子。

当时,水泥一厂正改制,他开始筹办自己的企业。1996年下半年,谢崇明租房子带领5名下岗工人建起了昭阳区明飞旅游食品厂。建厂之初,他们采用一口旋转炒锅和三只铁锅开始创业,生产瓜子、香豆、包谷等炒货,产品随着火车走过了大江南北、祖国各地。产品供不应求,明飞企业越办越红火。可是,好景不常在,产品由于没有科技含量,很多个体户在街头巷尾支起铁锅炒起了瓜子、包谷。老谢和几个老友上街闲游,有个朋友开玩笑地对他说:老谢,你的生意成问题了。老谢一看,这些个体户生意的确很好,对明飞的产品产生了冲击力。他脑子里闪出了一个念头,产品必须转向,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回家后,他翻来复去睡不着觉。老谢琢磨着,明飞是旅游食品厂,就应立足本地绿色资源,生产特色产品,创出自己的品牌,才能把企业干得红红火火。他梦想着,如果能让昭通苦荞和燕麦走出大山,走向世界,带动更多的农民致富,那不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大好事吗?

于是,他在民航路中段租了厂房,立足昭通得天独厚的苦荞、燕麦资源,潜心研究、生产出了昭通独具特色的“原始食品,现代养生”的明飞产品。以大山包牌苦荞、燕麦系列产品作为重点产品,明飞食品先后开发了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苦荞茶”、“苦荞米”、“苦荞面条”、“苦荞药枕”等产品,并获国家知识产权局主办的中国国际专利与名牌博览会金奖,2008年被云南省工商管理局、云南省消费者维权协会评为“消费者喜爱的云南食品”。由苦荞、燕麦的粗加工到精加工,由粗放产品到高精产品,由最初的绿粒包产品问世到目前7大系列30多个品种的产品,谢崇明厂长带领明飞的员工们走过了漫长的发展道路,其中的酸甜苦辣,艰辛曲折,不仅没有动摇他们的信心,反而让明飞的绿色之路越走越宽,成长为昭通名气较大的龙头企业。

勇创企业品牌 成效产生荣誉

在昭通市的西部,距城区79公里,有一个冬寒夏凉,纯净如水的地方,它就是大山包。这里最低海拔2900米,最高海拔3364米,年平均气温6.2℃。在这片粗旷豪放但却贫瘠苍凉的乌蒙高原上,生长着两种农作物――苦荞和燕麦。多少年来,它们在原始的自然里自由呼吸,在严酷的环境里坚韧地默默生长,它们是世代居住在大山里的山民们赖以生存的主食。斗转星移,如今苦荞和燕麦尊贵的价值,被人们竞相追捧,由它们制作而成的系列产品在明飞食品厂的运作下已经走出大山,走向平原,并漂洋过海……。

老谢常说:“一个企业要生存发展,必须要有支柱产品,要有知名品牌,要有叫得响的商标。”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时代,企业的立足与发展,一定要有自己的绝对优势。为打造一个叫得响的品牌,明飞食品厂从自己的生产、技术、经营方面严格把关,用技术支撑产品,在苦荞生产行业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同时,明飞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与外来商家广泛开展交流合作,通过参展等各种方式,把“大山包”牌的苦荞、燕麦产品源源不断输出昭通。

走进明飞的厂房,一口口大石磨赫然显现,据说这石磨代表着明飞食品的品质。为生产出绿色食品,确保生产工艺卫生、安全、传统,营养保留全面,保持正宗的特色风味,创造名副其实的知名品牌,明飞坚持采用原始的工具生产。厂里的20盘大、小石磨,每天按照乌蒙山区古老而原始的方法,磨出源源不断的绿色食品。明飞硬是靠着这股“石磨”精神和干劲挺过来了,发展壮大起来了。

正是有了明飞人的这份坚持和执着,在当地政府的扶持下,明飞企业把自身的发展与政府培育龙头企业的契机结合起来,积极争取政策、资金、技术扶持,与此同时,大力开展同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的横向联合,建立广泛的技术交流,形成产学研、农教科联合体,使企业得到迅速发展,员工从过去的5人壮大为近百人,产品出口韩国、日本等国家,同时在高寒山区建了苦荞样板生产基地,带动了上万户农民增产增收。

在明飞企业办公室的墙上,挂满了熠熠生辉的奖牌:“昭阳区涉农龙头企业”、“昭通市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科技创新示范企业”、“云南省优质生态农产品生产企业”、“云南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全国食品行业质量放心、国家标准合格产品”……明飞有着一大堆荣耀,更激励着他们前进的步伐。

产业做大做强  带动农民致富

随着明飞企业在昭通的逐步腾飞,身为拥有2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谢崇明又在嘀咕:在昭通这片尚未富起来的土地上,坝区农民有烤烟、苹果、蔬菜做支柱,那海拔2000米以上的山区农民呢?他说:“我们不仅要在云南做苦荞产品的领头羊,还要力争做全国苦荞产品的领头羊,让大家一说起苦荞就知道昭通,把苦荞作为我们昭通山区农民的支柱产业来发展。”谢崇明慷慨地把这种想法传达给每位工人,并要求为这个梦想共同奋斗。

正是在这种社会责任感的召唤下,2002年,谢崇明与昭阳区大山包乡政府领导洽谈,达成实行订单农业的协议,并于2004年初正式通过知识产权局办理了“大山包”注册商标,生产出“大山包燕麦营养粥”、“大山包苦荞养生粥”、“大山包荞老爷炒面”、“大山包燕老奶炒面”等系列产品。在昆交会上,明飞旅游食品厂与韩国、日本又签订了购销合同,经加工过的苦荞米粒和苦荞养生茶销往国外。此后,明飞企业又在大山包、大寨子、田坝、靖安、洒渔等乡建立了5万亩苦荞样板生产基地,建立优质加工型苦荞繁育基地,选育和示范推广优质加工型苦荞新品种,提高单位面积效益,使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企业给每户种植户50元种子补贴,帮助发展苦荞种植,带动1万多户农户增收,户均增收650元,为贫困山区脱贫致富作出了积极贡献。

如今,明飞企业对苦荞的收购价已由原来的3角1斤提高到1元多1斤,大大增加了荞农的经济收入。2008年起,明飞企业又与中国农业大学、昭通市农科所一起联合实施昭通市“高芦丁”含量有机苦荞出口产品开发项目,这是云南省科技厅批准并支持,全省唯一一家苦荞生产企业参加的项目。按照项目的技术指标,明飞企业要生产75吨高芦丁含量的苦荞种子;完成新品种示范500亩;建立有机食品原料生产基地5万亩;带动周边农户按有机标准种植1万亩;在现在产量水平100千克/亩的基础上,亩产提高50千克,为企业提供优质原料2250吨,并完成一系列的产品研究与开发,拉动苦荞基地的产业发展。现在,明飞企业从苦荞中提出了“高芦丁”,这一产品已投放市场,给“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人带去福音。

谢崇明说:只要提升技术水平,开发新品种,树立品牌并选准适销对路的产品,就能把“小荞麦做成大产业”。

(凌继发 文/图)

 

微信扫一扫查看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