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阳新闻

兴水利 强基础 夯实农业发展“命脉”

来源:昭阳信息网  更新时间:2011-02-15 16:09  作者:凌继发 曹玉彦  责任编辑: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近年来,我国频繁发生的严重水旱灾害,造成人民群众重大生命财产损失,大力加强水利建设已刻不容缓。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国家把兴水利、除水害作为“三农”问题工作领域的重点,1月29日,国务院正式公布了《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这是新世纪以来的第8个中央一号文件,文件出台了一系列针对性强、覆盖面广、含金量高的新政策、新举措,明确提出,把水利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把农田水利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把严格水资源管理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举措,要求力争通过5年到10年努力,从根本上扭转水利建设明显滞后的局面,切实增强水利支撑保障能力,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目标。

2011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在强化水利投入、管理和改革等方面有很多新亮点和新突破。一是在水利投入机制上有新突破。文件提出,要建立水利投入稳定增长机制,进一步提高水利建设资金在国家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重,大幅度增加中央和地方财政专项水利资金,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取10%用于农田水利建设,进一步完善水利建设基金,加强对水利建设的金融支持,多渠道筹集资金,力争今后10年全社会水利年平均投入比2010年高出一倍。二是在水资源管理制度上有新突破。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确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三是在水利体制机制上有新突破。要强化城乡水资源统一管理;进一步完善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协调机制;要逐步实行工业和服务业用水超额累进加价制度,稳步推行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阶梯式水价制度等。这些重大举措,是对水利发展体制机制的完善创新,针对性强,覆盖面广,含金量高。

为全面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的部署,我区积极开展全区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工作,要求对辖区内所有河流湖泊、水利工程、重点经济社会用水户及水利单位等进行全面、规范的普查,扎实开展好清查登记、台账建设和现场调查等工作。工作中一是认真选聘两员,组建普查队伍;二是召开动员会,做好宣传、培训工作;三是切实加强普查的质量控制;四是抓紧制定普查方案,做好清查登记和台账建设。

据统计,在中央、省、市的大力支持下,“十一五”以来,我区共完成水利投资18772万元,其中:水库除险加固6808万元,农村人饮安全工程5200万元,中央财政小农水项目2600万元,“五小”水利工程3413万元,水保项目186万元,水毁工程584万元,渠道防渗231万元,防汛抗旱及抗灾救灾资金925万元。各项工程的实施,大大提高了我区的水利化程度,提高了防灾减灾能力,特别是昭鲁大型灌区续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工程建成后,灌溉面积将达到52.9万亩,节约用水量37.6%,水利化程度由现在提高到72、1%。项目的建成,对于进一步加快昭阳坝区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促进农业增产增收,推动新农村建设、实现全区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央一号文件第一句话开宗明义地指出“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只有建成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现代水利工程设施体系,才能发挥水利保障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的作用。作为新时期、新起点上的建设者、工作者,我们责无旁贷。各级各部门必须坚定信心,结合实际,狠抓落实;着力抓好农村水利建设;抓紧防洪重点薄弱环节建设;加强抗旱能力建设;强化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和水生态保护。紧紧抓住机遇,为农业发挥夯实基础。

(虎彦群)

 

微信扫一扫查看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