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阳新闻

“教”与“学”

来源:昭阳信息网  更新时间:2012-04-12 11:32  作者:周应焦  责任编辑:

 

教师如何处理教学与学习的关系,这是一个既熟视无睹又不可轻视的问题。熟视无睹是因为经常都在用,不可轻视是因为大家收到的效果并不一样。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差异呢?我认为是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的不同所导致的。

记得我有一次上美术课,让学生画100个苹果。有学生用模具复制了100个苹果,有学生只画一个苹果,有学生画三五个苹果,有学生画了一堆苹果,有学生画了很多个不同的苹果,有学生刚好画100个苹果等等的情况。

我认为出现这样的情况很好,不值得大惊小怪。因为它刚好体现了学生的多样性,反映出了学生的不同理解、态度、情感、心理和个性,这就改变了我们多少年来一直要求教学效果整齐划一的直线思维定势,让教学内容多姿多彩,流动起来,有什么不好呢?正因为出现了这样的情况,让学生的不同情况暴露出了来,教师自己才能根据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和指导。

“教学”,说穿了,把它拆开来,就是“教”与“学”的师生互动活动。只有先解决好教的关系,学的问题才能水到渠成。

那么如何处理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关系呢?

第一,要放下架子,友好沟通。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圣人,学生也不是你的产品。大家既是师生,又是朋友。教师把自己的真诚融入到教学之中,师生感情就好沟通,感情沟通了,思想就顺了,思想一顺,学的对立情绪就会随之消失,教与学就会步调一致,教学的互动就有了基础。

第二,树立价值观,端正学习态度。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亲身体验、感悟、学习和实践的过程,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外因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外因的刺激和情绪感染,学生会随着情绪的起伏而改变内心的体会、感受、理解等,产生价值判断,并在一定的时间和内逐步形成价值观,从而端正学态度,产生学习动力。

第三,有的放矢,多一些责任。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以博大的胸怀和高度的责任来对待教学活动,要根据学生的识记层次、理解层次、运用层次来进行分类指导,对优秀的学生,教师的要求要适度高一些;对后进的学生,教师的要求要适度低一些,要多一些肯定和鼓励;对中间阶段的学生,教师既要消除学生站在中间看两头的满足心理,又要不断激发学生不断前进的学习激情。

总之,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产生认同感、自豪感、正义感、责任感、使命感、成就感,形成求真务实、是非分明、崇尚科学、不怕困难挫折、尊重事实、尊重文化差异、尊敬他人的探索创新精神,从而热爱家园、热爱生活、热爱民族、热爱优秀传统文化、热爱国家等,真正让教与学互动起来,丰富起来。

 

微信扫一扫查看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