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阳新闻

铁拳支队的救灾急先锋

来源:云南网  更新时间:2014-08-22 15:34  作者:云南网记者 杨之辉 通讯员 刘华 吴章军 李善明  责任编辑:

 

董家军(左三)在鲁甸龙头山镇龙泉社区指挥部队抗震救灾。

大地在摇晃!山河在呜咽!人们在哭泣!

道路中断!电力中断!通信中断!

云南告急!昭通告急!鲁甸告急!

8月3日16时30分,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突发6.5级强烈地震。顿时,惨烈的灾情一下牵动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心。

“支队长,我是值班员冯俊辉,刚才接到上级通知,要求支队做好到鲁甸抗震救灾的准备。”8月3日下午5时20分,正陪同从湖北老家到昆明的母亲在云大医院作身体检查的武警云南总队第二支队支队长董家军突然接到支队作战值班室的电话。

董家军怀着内疚的心情,看着年迈的母亲,急匆匆赶回支队。

“出发!”18时30分,在董家军的一声号令之下,二支队600名官兵紧急驰援鲁甸地震灾区第一线。

急、急、急,风雨兼程

暴雨拍打在运兵车上,几台地方车辆遭遇事故,抛锚在路边。

“01,01,雨大路滑,部队机动是否暂停?”

“作为专业救援分队,我们进去了,老百姓就多一分生的希望,继续前进,继续前进,各驾驶员挂上低速档,保持车距!”支队长董家军斩钉截铁地说。

8月4日凌晨3时的沙坝村,警灯闪烁,由于地震交通中断,部队被滚落的巨石堵在了救援的路上。

时间就是生命,灾情就是命令,“全体人员下车,组成编队,携带救援装备向龙头山镇急行军!”,董家军一边果断部署一边跑在了队伍的前头。

黑暗中,余震不断、山石滚落,官兵的前脚落下去,后脚不知迈向何处,寂静的夜色中只听得见雨声和急促的呼吸声,伴随着泥石流的声响。

泥石流挡住了去路,董家军手脚并用,第一个爬了上去,向身后的战士抛出了应急绳,把战士拉了上去。

凌晨4时20分,抵达震中龙头山镇,8公里死亡之路,官兵足足走了1小时40分钟。

快、快、快,人命关天

“武警同志,我母亲被埋在屋里头了,求你们救救她,救救她!”一个名叫袁华的受灾群众看到赶来的部队焦急的说。董家军带领150名官兵负重30公斤的救援设备,刚刚结束乱石横飞、满地泥泞的8公里急行军,还来不喘口气,就被拦住。

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时间就是生命。“救援中队,跟我上!”,董家军一声令下,带头快步走了出去。

眼前一片废墟,瓦片椽木四处散落,一个锅炉孤零零的倾斜一边。此处之前是一个酿酒作坊,被埋压的老人叫周兰芝,已经79岁。

“张钵,担任观察员,侦查一组利用雷达生命探测仪进行定位,抢救一组准备行动,抢救二组原地待命。”董家军立即部署。

“同志们,快,快,快,加快速度”,他脸色沉重,死死盯着有生命迹象2.6米的地方,全然不顾划破手在流血,汗水已经渗出了作训服,湿漉漉一大片。

经过5小时的激烈战斗后,终于把老人挖出来,送上了急救的担架。

险、险、险,身先士卒

地震后,龙头山镇甘家寨在一阵激烈的地震波中,半座山像大刀砍过一样垮了,40多户的村庄瞬间掩埋在泥石流中,消失得无影无踪,50多人和山脚下的20多辆车不见踪影,联指需要了解受灾村民的详细情况,支队长董家军听闻主动请缨带队前往。

从龙泉村出发,经过沙坝村,原来通往甘家寨的昭巧二级公路被泥石流掩埋,无路可走,只能沿着照壁山脚一路走去。

董家军警觉地观察着周围的情况,指挥着先遣组时而避让,时而前行。

突然,一块三吨大的巨石毫无征兆的滚落下来,呼啸着砸向通信兵王宇轩。

“危险,快躲!”,董家军大叫一声,一把抓住王宇轩的衣物,往怀里一拉,滚石带着风声从身边擦过,距离只有30公分,事后回想,王宇轩都是一身冷汗,他不住的说:“多亏了支队长啊。”

下午13时,董家军第一时间把灾情上报了联指,为联指做出正确决策提供了信息。

情、情、情,爱洒灾区

“战友们,山高路陡,注意安全。”8月9日一大早,支队长董家军带领30名官兵从龙头山镇指挥部出发,翻山越岭,赶往鲁甸县龙头山镇八宝社,为那里的灾民送去是生活用品、义务巡诊和搬运物资。

八宝社在位于一座高山上,距离龙头山镇将近20余公里,山上住着60多户人家,车子开到山脚距离社区还有10公里左右的路程,就无法上去。官兵们只能采取肩扛手挑的方式徒步上山,一路走一路歇。

10公里左右的路程,官兵们整整花了近两个小时才赶到目的地,汗水早已把身上的衣服都浸透了。

“谢谢你们,你们武警官兵真的是太好了。”74岁的王保杭老人接过支队官兵送给她的救灾物资后,感动得热泪盈眶,激动地说。

挖、挖、挖,苗寨救援

“二支队,你们兵分三路向水竹、黄华、马楠开进。”联合指挥部传来命令。

车子在黑夜中摸索着前进,井务公路红石岩路段,右边百米悬崖下,翻滚的金沙江若隐若现,左边岩石峭壁上不时有洪水形成的瀑布狠地拍打着车顶,让人心惊肉跳。

经过五个小时的夜行军,董家军带领50名官兵到达水竹中学,这是第一支进入灾区的救援队伍。

8月18日7时许,大雨像瓢泼般倾泻而下,全是苗族同胞的黄河村民小组告急,道路塌方多处,多辆车被困,随时可能发生山体滑坡,急需救援。

“战友们,穿上雨衣,出发。”脚下的稀泥一踩就滑出去两三米,雨中的雾气让山体变得模糊,也给行军带来了很大麻烦。

3小时一步三滑、连爬带滚的徒步行军后,来到了塌方路段。

暴雨还没有停止的意思,淋透了帽子,从额头滴下,流进了眼睛,挡住了视线,董家军摸了一把脸上的雨水,不管四处溅起的泥浆,甩开膀子,挥动着十字镐,用力的挖向泥土。

当最后一张被困车辆顺利通过时,一个旁观的老百姓对董家军说:“看你这样卖力,以为你是个老班长,想不到你竟是一个上校团长。”

参加抗震救灾以来,董家军一直带领官兵转战鲁甸、永善两地,强行军,打头阵,救伤员,排险情,挖财物,用先锋模范作用践行了铁拳无敌,铁心向党,铁胆为民的铮铮誓言。

(云南网记者 杨之辉 通讯员 刘华 吴章军 李善明)

 

微信扫一扫查看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