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阳新闻

中小城市建设如何打开“节约门”

来源:http://www.cnhubei.com  更新时间:2009-03-20 13:38  作者:δ֪  责任编辑:

 

建设节约型社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在中小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中,同样应倡导“发展、节约、效益”的良性循环法则,从而赢得最小投入最大产出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这是中小城市规划工作人员和建造师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

求佳不求大

抓住比较优势,发挥规划的龙头作用。由于地理环境、资源配置、城市功能和经济基础等诸多因素,中小城市与发达城市相比仍有一定差距,但其建设具有灵活性、机动性等特点。只要发挥中小城市的区位比较优势,就能充分利用自身特点迅速抢占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制高点”,从而有效解决规划建设管理中的老大难问题。这就要求我们要树立“求佳不求大”的思想,不贪大求全,不盲目扩张,不超越自身的经济承受能力去搞基础设施建设,形成设施闲置和土地、资金的浪费。从这一点看,城市规划也是生产力,各地中小城市应加强科学规划,探索集约、合理的城市发展布局,防止城市在建设过程中无限膨胀。

求特不求全

发挥中小城市特色优势,注重历史文脉沿革。城市的地方特色,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城市的文化脉络,贯穿于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工作的始终。中小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有必要向城市的特色产业倾斜,充分利用本地独有的自然、地理资源,宜草则草,宜木则木,形成“风景这边独好”的人文景观和空间布局。这样,既可促进本地生态资源的合理开发,又能有效扼制城市建设中的模仿和跟风现象,特别是遏制一些非今非古,非驴非马的“四不像”工程出现,最终防止“垃圾工程”“浪费工程”带来的新景观污染。

为民不求利

关注公共利益,打造民心工程。城市布局合理,资源有效搭配,突出大多数人的利益,是一个和谐城市必不可少的“名片”。特别是在土地征用、旧城改造、拆迁安置方面,必须维护群众的切身利益,避免急于求成和矛盾激化。与此同时,在城市建设的热点、难点问题面前,同样需要一碗水端平,为群众写出一张明白纸,算出一笔明白账。否则,即使决策再科学,经济效益再突出,各项工作都难以落实到位。

求长避短

大力推行城市可持续发展和效益型战略。首先要按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综合运营城市土地资本,地域空间和其他经济要素,实现资源配置效益的最大化和最优化。其次要保持规划的连续性和前瞻性。规划的失误、滞后或自相矛盾,是城市建设的最大浪费。城市规划还必须为未来发展留下余地和空间,以避免规划期内“拆迁”、“改造”等类似项目的重复出现。同时,还应注重完善与市场经济相匹配的城市功能,使城市中心地段土地的效益最大化,推动城市功能的不断完善,促进城市保值增值。

求精避散

实施精品板块运作战略。中小城市建设要保持规划的连续性、长远性,避免一届班子一套方案和贪大求全的政绩工程。在城市规划建设上,要突出“精”、“高”,力避“松”、“散”。所谓“精”,就是扬己之长,凸现精品意识。所谓“高”,就是突出质量和标准,杜绝“豆腐渣”工程。所谓板块运作模式,就是在整体规划框架内,本着先易后难,先急后缓的原则,进行布局改造和美化。精心打造城市的和谐人居,做到建一片,成一片,精一片。

求异也求同

抓好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的最佳结合点。城市三分建,七分管。城市载体功能的改善和居住质量的提高,关键在于管理效率。因此,有必要在中小城市对市政公用设施经营体制进行改革,实行政企分开、政事公开、建管公开、管养公开,主管部门负责全力抓好行业和市场管理,具体经营由企业和市场自己“拿主意”,逐步把公用设施由“行政产品”转变为“市场产品”。特别是市政设施维护、环卫保洁、绿化管护等公共事业,有必要通过招标承包进行建设,而对公共交通、污水处理、供水、供热等过去遗留的“垄断产品”,也可实行“特许经营”。

总之,要围绕节约资源实现中小城市的和谐建设。当然,除了发挥政府对经济的调控作用,营造有利于投资创业和经济运行的政策环境、法制环境和服务环境外,中小城市本身也要有强烈的“节约意识”,不断提高市民素质,遵守文明秩序,努力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生活环境和投资环境。

 

微信扫一扫查看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