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阳新闻

教育・关注:抑郁症互助组织16年仍困在发展初期

来源:新京报  更新时间:2016-03-29 10:46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

 

2月5日,北京海淀某饭店,阳光互助论坛的“郁友”们正在聚餐,在这里他们才能“脱下外壳”,畅所欲言。新京报记者 尹亚飞 摄

无论病轻病重,每个抑郁症患者都想回归社会。这样一个缺少亲人关爱和社会理解的群体,非常期待能够有一个地方可以卸下压力,放松心情,并且在互助中解决一些实际困难。

这也是尚善基金会、阳光工程心理互助论坛、郁今香等公益组织想要做到的。

线上社群、线下活动、互助小组,这些组织在不断地探索、发展,做着各种努力想为抑郁症患者提供更有力的支撑。

随着影响扩大,它们的困境也日益凸显,成员争执、社会环境、资金筹备、组织者专业性等,每一方面都有可能成为棘手的短板,让人感觉有心无力。

上海郁今香负责人老孙表示,抑郁者互助团体从2000年发起至今,仍处于发展初期。

从2000年“阳光工程爱心行动”发起,我国“郁友”互助渐露雏形,至今16年过去了,目前全国只有少数几家抑郁症互助组织,比较活跃的仅有阳光论坛、上海郁今香和杭州郁今香。

除了北京、上海较为活跃外,其余地区的线下活动时有时无,没有形成规模。

一个可以脱去外壳的地方

如果有一个抑郁症患者可以脱去“外壳”的地方,那就是“郁友”(抑郁症朋友)们开展互助活动的现场。

研究抑郁症的多名医学界专家普遍认为,郁友组织开展的活动,是帮助抑郁症患者“回归社会”的有效做法。

80后的曼文(化名)是一家科技公司职员,朝九晚五,生活简单规律,瘦瘦的她笑起来眼角弯弯,声音清脆甜美。

谁也想不到,曼文患有社交恐惧症,随后发展为抑郁症,经过数年药物治疗,目前仍在吃药调理。

渴望被理解,也渴望被尊重。在寻医问药的同时,曼文也在寻找着属于自己的“圈子”。几年前,她加入了“阳光工程心理互助论坛”,结识了论坛负责人长风。在这里,抑郁症患者“抱团取暖”,互帮互助,彼此之间以“郁友”相称。他们会不定期组织“郁友”参加一些集体活动,包括散步、读书会、卡拉OK等形式。

她很依赖郁友的组织,每隔半个月,她会主动参加抑郁症自助团体办的聚会,每次人数不多,但却能畅所欲言。同是抑郁症患者,他们之间交流没有掩护与障碍,“只有郁友之间才有的聊,和普通人说是对牛弹琴。”

曼文身边郁友的活动通常是聚会,一拨人在一起聚餐,说说彼此的烦闷和应对外界的方法。

“在这里你就不用带壳了,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吧。”郁友们互相安慰。

曲终人散的时候,在地铁站,郁友分手时,他们都会程序式地拍照留念,快门按动的那一刹那,没有人说“茄子”,所有人紧握拳头,高喊的是“抗击抑郁”。

分别的另一个“仪式”是相互拥抱,郁友们互抱的时间很长,每个人都用力拍打对方。

 

微信扫一扫查看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