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务政务

对乡镇构建和谐社会的思考

来源:昭阳信息网  更新时间:2005-11-14 14:55  作者:柯大林  责任编辑:

 


贯穿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的一条主线,就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大的框架就是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即“五个统筹”。缩小到一个省、一个市、一个县、一个乡,则要在“五个统筹”的指导下,结合各自的实际,结合群众关心关注的突出问题,提出各自的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思路。和谐社会不是一个静止的东西,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所以和谐社会必须在动态中构建,从与人民群众利益息息相关的问题上寻找突破口,从能办的事情做起,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推进。结合在乡镇工作的经历,我认为乡镇构建和谐社会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坚持“两个务必”,转变工作作风,改善党群干群关系

长期以来,由于我们在队伍建设、作风建设上存在一些薄弱环节,致使少数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缺乏凝聚力、战斗力,少数党员干部作风粗暴、方法简单,伤害群众感情,以至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落实不到基层,传达不到群众当中,而干部当中存在的一些消极腐败现象又被夸大了。因而,群众与干部的关系疏远了,干部的威信降低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在群众当中已然受到了严重的损害,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程度大打折扣。我们在调研走访当中,如果不亮明自己的身份,常能听到群众对党和政府的诋毁,对干部的漫骂和诅咒,群众称,现在要见到乡镇干部都难了,何况省、市、区的领导。这常常让我反思,让我担忧。虽然群众说的不一定都是事实,但在很大程度上折射出我们干部的作风。首先是少了亲民爱民的思想。既使是做了一些事情,也是被动的,不是主动为群众着想,替群众办事。其次是少了艰苦奋斗的作风。饮食习惯,生活起居和广大的人民群众都有了距离。即使进村驻户,也是蜻蜓点水、浮光掠影,做给别人看。其三是少了谦虚谨慎的作风。缺乏向群众学习、尊重群众的创造性和劳动成果的精神,在群众面前一幅当官做老爷,盛气凌人、不可一世的态度。甚至于只要自己做了一点其实属于自己岗位职责、份内应做的事,就在群众面前津津乐道,沾沾自喜,夸夸其谈。其实,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官员的矫情、作秀,官员的奢糜、腐败,群众都是看得见、分得清的,只是我们的官员掩耳盗铃,自欺欺人罢了。凡此种种,的确难以弥合党群干群之间的距离,密切党群干部关系。要说不和谐,党群干群关系的不和谐就是乡镇最大的不和谐,就是乡镇构建和谐社会首先需要消除的不和谐因素。要消除这一不和谐因素,就是要按照毛泽东同志的教诲,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作风,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真心实意的为群众着想,踏踏实实为群众办事,一切以群众高不高兴、满不满意、答不答应作为决策的信号,作为检验我们各项工作的标准,作为考核干部的依据。群众不是麻木不仁、没有感情的,只要我们真正为群众着想,替群众办事,尊重群众的意愿,讲求工作方法,是能够得到群众认可,赢得群众的拥护和支持的,是能够密切与群众联系,改善党群干群关系的。

二、抓好人口控制,保护生态环境,确保人与自然的和谐

人口的急剧膨胀,导致了人类为生存而对自然对环境的扩张、掠夺、践踏和破坏,打破了生态的平衡,招致了自然的惩罚。酸雨、泥石流、地震、台风、海啸、非典、禽流感、艾滋病,诺查丹马斯的预言似乎要实现了。人类在遭受自然的惩罚后终于清醒了:必须要抑制人类自身的行为,保护好生态环境,合理地、有计划地开采利用各种资源,确保持续发展,确保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就是要抓好人口的控制。中国自出台计划生育政策,控制人的生育行为以来,已减少出生人口3亿多。这是一个不小的数字,是对子孙后代的巨大贡献。现在乡镇被大家公认最难的还是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是因为群众的生育观还未完全转变,生育意愿还比较强烈,而人口与计划生育的考核指标又比较量化,比较严厉,工作的压力和工作的条件形成了一对尖锐的矛盾。但乡镇党委政府要充分认识到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重大意义,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责任感,立足乡镇实际,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态度坚决地开展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控制人口的过快增长。对于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就是首先要克服畏难情绪,其次要讲求工作方法。不能正职交给副职,副职交给计生办,计生办交给计生宣传员,一级一级推诿、避让,也不能一味蛮干,动辄采取强制措施,伤害群众感情。要充分相信群众,做耐心细致的工作,使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逐步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保持人口的适度合理增长。

要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维持生态的平衡。要吸取过去一味追求经济发展的高指标,肆意掠夺开采资源,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教训,有计划地开采利用资源,处理好环境污染的问题。重视对耕地的保护,对森林植被、水体的保护。我们的祖先都具有极强的环保意识,强调要适时采伐林木,分节令捕鱼狩猎,何况我们已经是进入到了社会高度文明时代,更应增强环保意识,保护好生态环境。就乡镇而言,现在对生态破坏最大的就是一些矿产资源的开采,一些加工企业的排污和牲畜的过度放牧。对此,乡镇党委、政府要有清醒的认识,不能只追求眼前的经济指标或自己任期内的所谓政绩而任由环境遭受污染,生态遭受破坏。对于无条件解决污染的招商引资企业和环境破坏太大的资源开采行为应坚决制止。对土地更要从长远发展、持续发展的高度,严格加以保护,使其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三、推广农业科技,加大劳务输出,促进农民收入增长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20多年来,承包土地的扩张通过垦荒、占道等已经彻底结束,相反,因城市扩张,道路和其他各项建设的需要,耕地呈总体下降趋势。加之人口的大幅度增长,人均耕地更呈明显下降趋势。土地的人均占有量越来越少,农民要靠增加耕地面积来增加收入已经不可能。只有依靠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来增加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才可能在有限的耕地上来增加农民群众的收入。多年以来,党和政府也在致力于推广农业科学技术,但在广大的农村看起来,农业科技的推广普及程度还不高,依靠农业科技增产增收的潜力还很大。一般来讲,农业科技推广城郊比郊区好,坝区比山区好。就以昭阳区为例,昭阳区年平均气温只有11.6摄氏度,积温偏低,如能通过塑料大棚来提高地温,产出率会更高,冬季土地利用率、复种指数等都会相应提高。但目前除太平乡的蔬菜大棚发展得好一些外,其他乡镇很难见到塑料大棚用于农业生产。在种植业、养殖业,各种加工生产行业,农业科技的推广普及都还有很大的潜力可挖。但客观上,我们乡镇的农科人员多数处于闲置状态,农科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未得到充分发挥,在农业科技的推广方面没有起到多大作用,影响了农业科技的推广普及,影响了农民收入的增加。乡镇党委政府要想方设法,积极营造环境,创造条件,鼓励支持农科人员深入生产第一线,做农民群众的贴心人、好帮手,扩大农业科技推广的深度和广度,促进农民增收。

此外,由于人口的膨胀导致人均耕地减少,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普及导致对劳动力需求的减少,现在农村产生了大量富余劳动力,形成了新的社会问题。为此,要重视抓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四川、河南、山东、安徽、湖南等省都把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当做一个大产业来抓,提出要致富农民就要减少农民,喊出每户输出一个人可以脱贫,输出两个人可以致富的口号,积极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输出创造条件,提供服务,搞好引导。乡镇的确要把劳动力的输出转移当做一台大事来抓。人口密集的乡镇其实外出务工的人员也不少,但多数是群众自发组织的,以投亲靠友,乡邻招揽为主,虽然是好事,可以不给政府增添麻烦,但也会产生外出务工人员权益得不到保障等问题。乡镇党委政府就是要立足于将劳务输出作为一个产业来抓。首先摸清家底,建立档案;其次提供信息,搞好引导和培训;其三要跟踪服务,维护好外出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其四要做好外出务工人员的收入调查统计,总结好经验,指导好今后的劳务输出工作,树立起地方劳动力的品牌。劳务输出是跳出土地、跳出农业来抓生产、抓增收,如果引导得好,组织得好,是完全能够达到增加农民收入,甚至脱贫致富的目的的。

四、搞好综合治理,创建平安乡镇,努力维护社会稳定

在农村,群众普遍关心的一个问题就是社会治安问题,群众安全感的问题。这些年,随着流动人口的增加,交通信息的发达和传输手段的多样化,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利益分配趋向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现在的农村和农民,已经不是过去意义上的农村和农民了,从而给社会稳定的维护带来了诸多困难。在乡镇特别是坝区乡镇,与群众交谈,多数群众反映,现在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了,吃穿不愁了,但就是没有安全感,就是对社会治安状况不太满意。一度时期,在某一个狭小的范围,人们把安全视为了第一需要。作为乡镇党委政府,维护稳定,加快发展都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但发展是要讲条件、有弹性的,而维护一个地方的稳定则是没有弹性、不能讲条件的。守土有责,保一方平安是地方党委政府的最基本的职责,如果连稳定都维护不了,就是对这地方的不负责任,对这个地方群众的不负责任。维护稳定不仅只是治安好,也包括政治稳定。因而,维护稳定就不仅仅只是地方派出所的事情,地方党委政府应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把维护稳定视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综合协调,统筹兼顾,整合各方面的力量,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共同致力于维护社会稳定工作当中。要开展好综合治理工作,既抓普法宣传工作,提高群众的法律意识;也抓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努力消除社会热点和治安隐患;更要抓好案件的侦破工作,有力地打击和震慑犯罪。同时还要组织开展好上下联动的群防群治工作,尽可能地减少发案;重视抓好安全生产,尽最大限度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重视抓好禁毒、艾滋病防治、防范和打击邪教、信访等工作,争创平安乡镇,维护全乡的社会稳定,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巩固好全社会稳定的这个基础。

构建和谐社会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除了以上几点需要集中解决的突出问题之外,构建和谐社会,乡镇要做的事仍然很多。比如重视发展教育,提高人的整体素质;发展农村文化卫生事业,提高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和医疗保健水平;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努力缩小城乡差距;发展社会福利,着重关注农村弱势群体等等。但我们做任何事情都不能只凭一腔热血,要立足实际,从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而不能操之过急,急于求成。

 

微信扫一扫查看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