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务政务

令人恐惧的“生死合同”

来源:红网  更新时间:2007-04-09 10:01  作者:陆志坚  责任编辑:

 

忻州市忻府区解原乡上社村小学是个村办小学,现有130多名学生、8名教职员工。2001年,该校校舍被定为危房后,被迫搬到原上社乡政府废弃的院内。在以后的6年中,百余名师生苦苦等待,新校舍没等来,上课的校舍也变成了危房。而早在2002年,这处院子就已卖给了个人。今年,房东赵亮山、学区负责人、村干部几方签下一份“生死合同”:危房内如有安全事故与赵亮山没有任何关系。(4月3日国际在线)

可能对上社村130多名小学生及他们的家长来说,最恐惧的莫过于去上学了,坐在那上世纪50年代修建的土坯房里,用手推一把,墙就前后的摇晃起来,屋顶也是阳光“直射”。而更揪心的是,这些学生的生命被置于了无视的境地。一纸“生死合同”不但透析出了阵阵寒意,学生的生命也遭到了严重的威胁。

当然,我们毫无理由去指责那位签下“生死合同”、约定“危房内如有安全事故与×××没有任何关系”的房主。毕竟,130名学生坐在这摇摇欲坠的房子里上课,一旦发生安全事故,房主担当不起。既使他有一百个同情心,但安全事故法不容情,房主也是爱莫能助。

学校老师们也是尽职尽责了。面对那风雨飘摇的“校舍”,老师唯一能做的就是不停地叮咛学生别吵闹,在墙壁的四周写满着“危险,请注意”的警示语,当“房顶掉土渣”或墙壁晃动起来时,赶紧组织学生撤出教室。6年中,老师、学生、家长就这样度日如年地提心吊胆。或许,年幼的小学生不知道,他们的生命在有关方面的漠视下如同一根根草芥。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这是一句耳熟能详的口号,可在实际操作中,却说起来千斤放下来不足四两。村委会说多年来村里一直在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并按区教育局的要求交纳了5万元“建学校的费用”,还把村委会的办公地让出来作为建校用地。而忻府区教育局负责人却表示,之所以这么多年没建起校舍,是因为村委会没有选好合适的校址等等。

其实,谁是谁非,在此我们无须去追究。但是,面对130多名学生每天颤颤兢兢地在危房下上课,纵使有千般理由、万般道理,都不值一提。置学生的生命于不顾,为一点点鸡毛蒜皮的小事纠缠不休,冷酷而残忍。那口口声声“群众利益重于泰山”,不外乎是一种虚假的面具,在此赤裸裸暴露于众的是轻慢、冷漠和自私。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别再视学生的生命为儿戏了。但愿“这一问题将会很快得到解决”不再成为学生的奢望,生命最宝贵。

 

微信扫一扫查看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