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务政务

从普京自掏腰包排队吃食堂说开去

来源:红网  更新时间:2008-06-04 09:04  作者:高福生  责任编辑:

 

5月27日,俄罗斯总理普京来到鞑靼斯坦共和国视察“阿拉布加”特区的“北方钢铁”汽车公司。参观结束后普京决定到汽车公司职工食堂“补充能量”。

虽然身为总理,普京没有搞“特殊化”,而是自己拿上塑料托盘,和普通工人一样排队买饭买饭。在柜台前,他给自己点了一份面条汤、一份牛肉片、一份蔬菜色拉、一份米饭、一块馅饼和一杯茶,一起只要57卢布,约合人民币16块8角。(5月29日《新快报》)

“细节”见证情怀。打完饭后,普京既没找单间、也没单独坐,而是选择和工人们在一起,并且一边吃一边和他们交谈。有意思的是,售货员由于紧张,小票上漏打了色拉和茶水,结果让普京总理占了“小便宜”,只花了46.45卢布。普京因身上没零钱,便用一张面额500卢布的钞票交款,这下又难住了售货员,因为柜台上没钱找。见此情景,普京立即安慰她别着急,说自己一会儿回来拿钱。20分钟后,普京拿到找回的453卢布。

在笔者的印象中,如此感人的“细节”和自掏腰包排队吃食堂的镜头,在中国领导人身上也多有体现――2002年12月5日,在就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仅20天后,胡锦涛就冒雪来到河北省西柏坡进行调研。在这里,胡锦涛参观了纪念馆,探访了几户村民,自己付钱吃工作餐,组织当地干部村民进行了座谈;温家宝总理对工作餐也很偏爱,他对个人吃饭有“三条标准”,一是不让任何人陪吃,自己默默地进食;二是要求饭菜够吃即可,不得剩下;三是对饭菜的质量提出十二个字:“清清淡淡,汤汤水水,热热乎乎”。

这些年来,老百姓不时从电视上上目睹了温家宝总理到基层检查工作与平民百姓一起吃饭的感人镜头:在矿山的巷道内,我们见过他同煤矿工人一起吃包子;在建设工地上,我们见过他走到餐车前领了一碗小米粥、两个素馅包子,和工人们一起围坐在木条凳上边吃边聊;在春节来临之际,我们发现他来到上蔡县芦岗乡阳光家园,与爱滋病孤儿一道吃着饺子联欢;在广东基层税务食堂内,在江西财经大学的食堂内,都留下了他与人民群众一道吃工作餐的佳话……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无论是俄罗斯还是中国,总有那么一些基层官员热衷迎来送往,大吃大喝,更少见官员与百姓打成一片自掏腰包排队吃食堂。比如在此次“吃食堂”的空隙,普京总理就问“陪吃”的汽车厂总经理瓦季姆・什韦佐夫:“您平时在这就餐吗?”什韦佐夫没料到会有此一问,匆忙的回答“出卖”了自己:“不,我在其他地方吃。”看来,这位总经理还是挺实在的,如果不是陪“总理”,他是难得在自己的工厂吃这样的工作餐的。

在我看来,这种糟糕的现象在中国有过之而无不及,甚至还出现了上百个文件管不住一张嘴的咄咄怪事。一些官员平时吃惯了山珍海味,对排队吃食堂之类的工作餐根本看不上眼也咽不下去。诚如一位评论家所言,在这样一种“大气候”下,便有了“小灶”、“单间”、豪华餐馆的接待,便有了“喝坏了党风喝坏了胃“的民谚,便有了“一顿饭一头牛”的惊叹,便有了“革命就是请客吃饭”的黑色幽默,便有了“一年吃掉几艘航空母舰”的模糊统计以及“一般情况下”而不是“一律”的吃喝空间。

行文至此,笔者不禁要问:同样是公务,对比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还有俄罗斯总理普京,那些热衷迎来送往、大吃大喝的官员难道不感到脸红吗?我更期盼,所有的官员下基层时都要轻车简从,与民众打成一片,在生活上不搞特殊,多去食堂排排队,常吃工作餐,最好还要自掏腰包埋单!

 

微信扫一扫查看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