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昭阳

又一部70年代的成长独白

来源:《新文化网》  更新时间:2005-12-13 15:55  作者:δ֪  责任编辑:

 

 
《向日葵》是青年导演张扬的新作,自《爱情麻辣烫》后父子关系一直是他电影的主题,《向日葵》亦然。可能这部电影说的是自己的故事吧,我个人感觉《向日葵》比从前的《洗澡》和《昨天》有超越,如果说《爱情麻辣烫》是张扬对安东尼奥尼《云上的日子》的致敬,《洗澡》是对法国电影《第八日》的膜拜,那么《向日葵》终于有了张扬比较自我的东西,但似乎他仍未摆脱学院派略带做作的积习。,《向日葵》秉承了其一贯的风格,并注入了他更多的个人色彩。电影具有很强的纪录功能,张扬关注自己成长过程中周围的环境,从他自身的角度出发,把最直接、直观的东西表达出来,这就是《向日葵》的起由。对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生的观众来说,该片犹如一部自身的成长史。――编者
向日葵――

    看《向日葵》之前,一直以为它是一部“类《孔雀》”的电影,关键词无非如下:怀旧、冷冽、审视、命运,版本当然会变,但无非是从“河南版”变作了“北京版”,张扬再把所聚焦的时代往后稍稍顺延而已。假想如此,便兴趣不大,不是说对《孔雀》这样的电影有多烦,而是从个人喜好角度来说,更希望看到的,不是故作姿态的远离远观乃至自以为高级的对人生的玩味,而是对所倾注的人和事及其升华出的情感的热情与投入,简单点儿说,就是只想被真情实感所打动,而不需让别人教会自己什么或积极或消极的人生观世界观。
   
这也是我不喜欢《青红》的原因所在。

    但没想到《向日葵》跟《孔雀》等“怀旧类型文艺片”完全不同――视角不同、侧重点不同、立场更不同。它不铆着劲儿地非要把电影弄成多沉重多有历史感的东西,通篇只倾注于“父子关系”,着力刻画的人和事儿也全放在他俩身上,情感上更没有极其刻意地搂着,该哭就大哭、该笑就大笑、该吵就大吵,该怎么样就怎么样,令人感觉摄影机是平视乃至紧贴着剧中人的,这样反比装深沉却又装得那么明显要来得可爱、朴素,有种“以小见大”的力量。

    所谓“大”,指的是《向日葵》的母题――父与子――这样的题目放在任何年代任何地域都是说不尽道不完的,像一发不可收拾的情感大水,奔流而出就成了心中的黄河长江,直接影响个体的成长与命运的走向,这么汹涌的东西,控制不好就泛滥了,泛滥了就没有意义了,与其形而上学地深挖阐释,不如举重若轻地有事说事,最好的文艺例子就是朱自清的《背影》,三言两语、忠实记录、平淡已极,却叫人愁肠百结、万念奔流,不但感知到了极难付诸于言辞的深情,什么时代啊质感啊也全呼之欲出,不需再用千言万语加以刻意说明。

    既然出发点在此,那么在我看来《向日葵》中最不该出现的一幕,就是刻意用以交待年代和厚重感的“毛主席逝世事件”:小孩儿们在地震棚里心无旁骛地玩耍,大人们照旧忙碌谋生,突然高音喇叭里传来了那屡屡被复制的正统女声,沉痛地念出了毛主席辞世的消息,于是所有人都呆住了,甚至定格了……这一幕更像是导演用以拍摄长镜头群戏的练手,又像是拍给外国观众看的小把戏,这两种嫌疑取向都是游离于影片情感之外的,所以显得那么笨拙、那么不可爱。

    幸好剩下的绝大部分没有再这么“直给”过,事件、对白足以带出一切,充盈的情感才是最重要的。《向日葵》中最充盈的就是横贯始终的父子之间的冲突与融合,从儿时到少年,从少年到成年,叛逆不息,独裁不止,恨越深,爱越重……这其中引入不同的人生态度和处世方式,都是变化着成长着的,不光指向儿子,也指向父亲,他那蛮横的爱决定了儿子的人生,反过来,儿子朝着自由的奔跑,及时代的无情变迁,也令他晚来多思,最终甚至离家出走、不知所踪。

    离开却永存的父亲,显然是张扬用以总结的意象,想甩开,却总撞上,撞上了,想化解,却又是那么地难于调和,但无论如何,爱恨早已溶于血液,这血液又将注入下一代的脉络,导演出另一部矛盾至极的悲欢之戏。

    每个儿子,尤其是每个中国儿子,对这样的父子关系恐怕都体验至深,所经历的对抗与原谅,甚至更激烈、更动情,所以我想《向日葵》这部自传性很强的电影肯定能打动很多想表达却又不知该如何表达的人。我在看这部电影的时候,便回忆起了从小到大跟父亲之间很多类似的矛盾冲突,关于一次考试、一本小说、一场恶作剧,直至后来的理想、爱情和生活,到现在也没停止过,甚至更尖锐。现在,父亲已经老了,我不在他身边,我们谁也看不见,但我知道他无时无刻不在惦念着我,我也总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思虑重重地想念着他,他变了,变得虚弱渺小、无话可说,他没变,仍然充满个性、伟大坚强,我不想让他再为我担忧挂念,不想让这担忧挂念继续拴住他也拴住我,却又在这矛盾重重的想念的同时,那么清楚地知道,我永远是长不大走不稳的孩子,他永远是牵着我走下去的父亲。

    父亲始终都在你我心里,可这样的电影在内地却还没有出现过,直至《向日葵》,所以我被它打动了,这“打动”让我宁肯忽略掉它在表演和技法上的略显老套与呆板,以及片名的概念模糊,更愿去欣赏它的单纯与真挚――谁让那么多获得了难能可贵的拍摄机会的人,却都远离了这最重要的纯与真呢?
 

 

微信扫一扫查看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