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昭阳

文化产业,最重是文化

来源:cctv.com  更新时间:2006-03-01 16:51  作者:δ֪  责任编辑: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前发布的2006年“文化蓝皮书”透露:2005年中国电影产量超过260部,总票房预计超过20亿元,国产片全年票房再次超过进口大片。

让人们忧心忡忡多年的国产电影产业,终于有走向良性循环的迹象,投资和生产都在逐步攀升;前几年铁板一块的高票价,也有了松动迹象。这些成绩值得欢呼,在中国电影的百岁之年让人生出希望和憧憬。

漂亮成绩单的背面,也有另一些数字―――一片大丰收的国产影片中,民营资本和境外资本参与生产者占绝对多数。除了中影、上影两大集团利用优厚资源改制重生外,众多国有制片厂几乎一片沉默。据说,它们有的已实现主业转移,有的则靠出让土地和老电影播放权等维持生计。

电影业是中国文化产业整体状况的缩影。中国电影产业曾因发展缓慢而受到诟病,如今已是各大文化产业中开放比较彻底、改革比较坚决的领域之一。改革促进了开放,开放推动着新老电影企业的改革。只是,在长久的保护之下,体制内的一些文化单位习惯了计划经济体制的生产创作模式,积弊久不革除,便渐渐失血,也失了活力。

一面是整个产业春风拂面,有了重新壮大的机遇;另一面,则是一些连结着一个时代乃至一个民族文化记忆的文化单位,因为历史包袱和自身惰性,难以萌发新枝。这其中,本土文化力量的不彰,显然已经影响了新创作的文化力度与厚度。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还在“学步”,既有保守之虞又不乏过激之险。仍以电影为例。几乎所有电影研讨会上,都能听到电影人有关国产电影保护、电影审查和分级制之类的呼声,却很少听到反省:过分热衷于注意力经济和商业运作,正使国产电影走向重形轻质、内容平庸低俗化的歧途。目前我们的许多国产大片,均以好莱坞模式为范例,产品的文化含量普遍不足,对于一个国家或民族文化的长远发展和积累而言,值得忧虑。

新一轮的文化体制改革已箭在弦上。真正保护并扶持民族文化产业,必然意味着打破旧有的文化管理机制和文化生态。文化产业所具有的意识形态属性和市场属性,加上文化产品的情感特性,使它所面对的问题和局势比任何其他行业都要复杂敏感,须做谨慎的、理智的判断,否则很容易在进退之间摇摆迷失。

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再看“文化蓝皮书”,更觉得“文化含量”的重要。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目标进一步明确,文化单位转变体制机制,加入开放、平等竞争的市场,已势在必行。在这样的进程中,要抗拒“眼球经济”时代的短视和浮躁,靠的正是对本土文化资源的坚守和自信。毕竟,文化的个性、创新力与厚度,才是衡量一个国家是否强大,决定一家文化企业、一种艺术产品能否获得市场生存的真正法宝。

 

微信扫一扫查看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