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昭阳

昭通的历史

来源:http://www.sinoct.com/hometown/homeshow.asp?id=9130  更新时间:2007-03-27 15:22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

       

   古住今来,昭通地区在政界、军界、科学文化教育界都有一批著名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

    在近代、现代人物中,抗日名将罗炳辉,在大革命时期担任中共满洲省委书记的刘平楷,出生于彝良。从1929年起就先后担任云南省主席,并为云南的和平解放作出贡献,建国后在北京分别担任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国家体委副主任的龙云、卢汉,出生于昭通。1927年任共青团云南省委第一任书记的李国柱,辛亥革命时期任陆军总长、孙中山大元帅府大本营参谋总长的张开儒,民国时期曾任云南省财政厅长的陆崇仁,出生于巧家。曾任民国初期云南省政府秘书长的吴良桐,国民党政府监察院代理院长的张维翰,国民党第五集团军总司令的曾万钟,解放后任云南省副省长的龚自知,解放后曾任中共云南省委常委和省政协副主席的陈方,都出生于大关。1946年率部在东北起义,后加入中由共产党,解放后担任昆明市市长的潘朔端,坚持了12年游击战争的"中国工农红军滇黔边区纵队云南支队"支队长的殷禄才,出生于威信。辽沈战役中率部起义、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长等职的曾泽生,出生于永善。 1949年12月参加卢汉起义、解放后曾任云南省民政厅长的安恩博,曾任过国民党云南省建设厅长的张邦翰,出生于镇雄。1949年12月参加卢汉起义,解放后担任昆明市副市长的曾恕怀,出生于绥江,著名的天文学家陈一得,出生于盐津。著有《云南通志族姓考》、《郑和家谱考释》等专著的李士厚,出生于鲁甸。曾任国民党第六兵团副司令的杨宏光,出生于水富。此外,出生永善县的蒋永尊和出生于昭通的傅发馄,在解放云南的游击战争中牺牲后,经中共云南省工委批准,曾将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炒边区纵队第六支队的前身命名为“永馄支队”,以示纪念。

    著名历史事件 秦开五尺道

   战国时,秦惠王更元九年(公元前316年),惠王命蜀郡太守李冰于焚道崇山峻岭中开山凿岩,开始修筑通往云南品道路:秦始皇在统一全国的过程中,派常颇继续李冰的事业,把道路从宜宾经昭通延伸到曲靖,因路而宽仅五尺,史称“五尺道”。西汉隋唐时期,经过昭通地区通往云南各地的著名通道有二:一是以四川宜宾为起点,经西南沿关河,经昭通到云南的道路,史称“石门道”;二是以宜宾为起点,往东南经四川的高县、珙县,云南省的威信、镇雄,贵州省的赫章、威宁,进入云南,史称“南夷道”。“五尺道”、“南夷道”、“石门道”的开辟,沟通了滇东北广大地区同中原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促进了云南各族人民与内地人民的交往。 改土归流 
     明清时期,昭通地区是乌蒙、芒部、东川等土司钡地。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特别是屯田、移民政策的推进,上司所代表的奴隶制生产关系成为这些地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障碍,向时,他们在政治军事方面和中央王权长期处于对抗的地位)明嘉靖五年(1526年)明王朝针对芒部上司陇寿和陇政争袭仇杀、兵祸连年的问题,采纳兵部的建议,废除土司制度,将芒部军民府改为镇雄府,并任命程洗为试知府去治理。这次改土归流,因芒部土司联络乌撒、乌蒙、东川、水西、永宁等土司共同叛乱而失败。清雍正四年(1726年),乌蒙土司与芒部土司、东川土司相继叛乱;云贵总督鄂尔泰得到雍正皇帝的支持,即趁机用武力推行改土归流。他调动两万清军分三路进剿,十天内平定了三个土司的叛乱,随即改乌蒙、东川为昭通府、东川府,芒都设州,委派了流官,并在乌蒙镇派总兵驻守。投降的土司则分别安置到河南、江西等省任职。雍正九年(1731年)、在已改为流官治理的昭通、镇雄、东川等地清丈土地,招募附近州县的农民,每人给土地20亩进行垦种,作为世业。这些措施,对于发展昭通地区的经济起了重要作用。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经昭通

    遵义会议后,中国工农红军的一、五、九军团和二、六军团先后经过昭通地区的威信、镇雄、彝良、巧家等4县。1935年2月6日,红一、五、九军团进入威信县城扎西。中共中央在扎西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quot;扎西会议",总结并发布了《粉碎五次"围剿"战争中经验教训决议大纲》,作出了回师东进,精简机关,充实连队,成立中共川甫特委和川南游击队等新的战略部署。在威信县,中央红军扩充了3,000人。12日,红军离开扎西。同年5月,罗炳辉将军率红九军团攻克会泽后进入巧家县境内,并从巧家渡过金沙江进入四川西昌地区。1936年3月6日,红二、六军团在贺龙、任粥时、肖克、王震等同志率领下,进入彝良县奎阳、坪地、寸田和镇雄县的牛场、坪上、五德、以萨,以及贵州省的赫章县一带,与围追阻截的国民党军进行了长达23天的乌蒙回旋战。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武装斗争 中国工农红军离开威信时,根据中共中央的决定,由红军中抽调干部战士,与原川滇黔边区的游击队汇合,成立了中共川南特委(后改为川滇黔边区特委)和红军川南游击队(后改为川滇黔边区游击纵队),在川滇黔边区创建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牵制敌军,配合中央红军北上抗日。


 

微信扫一扫查看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