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昭阳

《极地边城》自序

来源:www.baidu.com  更新时间:2009-02-20 16:06  作者:夏天敏  责任编辑:

 

历史是一条割不断的河流,故乡是永远郁结于胸的情结。年纪渐长,对故乡逝去的历史事件、人物、民情风俗、传闻掌故、人物轶事等等,反觉更加亲切、更加迷恋起来。

都说人老了容易怀旧,我还没到老而怀旧的年龄,还真实地生活在当下五彩缤纷、变幻莫测的世俗生活里。愿意不愿意,亲历不亲历,每天都会被直接的间接的生活信息、思想信息、社会信息弄得疲惫不堪。信息时代使我们的生活与世界同步,即使像我这样不懂电脑、不上网的人,每天一上班,一大堆报纸、书刊就让我头晕脑胀,匆匆读完也需一两个小时。而这两小时中,不少报纸是只读标题的,看到自己喜欢的文章,将其留下,择时再读。信息的密集,学海的无涯,让我感到自己的浅薄,感到自我的消失,觉得自己仅仅是大千世界的一粒微尘,存在与否是无需计较的。

这就使我想到已经成为历史的生活,古代乃至近代的乡村中国,是经济落后、交通滞后、信息闭塞的。仗剑去国、长歌当哭的悲壮,“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期盼,“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的亲情,都使我们想到关山万里,路漫漫其修远兮的艰难。我们生活的这座古城,在过去的年代里,在地理概念、心理感觉上,曾经是那么遥远。从古城到宜宾,随着马帮走,餐风露宿,沐风栉雨,大抵是要半月左右的。在公路未通省城时,到昆明的时间也差不多。那时,五尺古道上悬崖壁立,河流湍急,荆莽丛生、匪盗出没,走这样的古道,何其艰难、何其危险是由此可见的了。这就造成了我们过去的故乡,在地理意义上以及在人们心理上的极地印象,也使我们的古城,保持了边城的特色。

极其落后的交通,偏僻的环境,大山围困的边城,形成了独特的边地文化。这种文化是以交通阻塞、信息封闭为背景形成的,因此就带有很强的地域性,这就是为什么在封闭的地方能够留下独特的文化遗产的原因。如果四通八达,那遗产还留得住么?于是,边地、古城就成为我很长一段时间挥之不去的创作情绪。这种情绪存之越长,思念越浓,情之越深,促使我动笔写了这部长篇。

边地生活,是充满神秘色彩的;边地古城,同样也是神秘的。一个被重重叠叠的大山围住的边城,其神秘和撩人心魂的是,它既有独特的地域文化,又不可思议的拥有西方先进文明。早在一百多年前,西方的传教士就进入到边地,在边地创建了教堂、教会医院、教会学校,在一年难得洗几次澡的地方修了露天游泳池,就有了唱诗班。两种对比强烈相差极大的文化,在蛮荒的地方和谐共存、互相渗透。

在这部作品里,边城仅仅是我写作的背景,里面的人和事也纯属虚构。我试图用自己的眼光和理解来重新认识和解构,重塑那一段历史生活。所以,我作品里的人和历史上边地的人已经完全分离了,他们是我放在边城如烟往事中的人,是我心中的人。边城的历史、文化、风俗的文明传承,使他们变成了独特的“这一个”。如果读者觉得这些人物还真实可信,说明艺术的真实远比生活的真实更符合创作规律。

人到中年,诸事繁杂,我现在总有一种撑不住的感觉,很多时候也想放下写作轻松轻松,但写作已成为我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我做不到遗世独立,高蹈凌云,世俗生活使我成了世俗的人。一个作家如果作品已经写到谈禅的地步,这个作家大概也就是清淡家而不是作家了。烟火味是作家的创作底线,脱离了生活的烟火味,实际已经远离生活了。愿我们的写作者还是伏在底层,多食人间烟火味吧。

 

微信扫一扫查看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