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阳新闻

改革开放40年 看一个小村的蝶变

来源:昭阳信息网  更新时间:2018-08-10 13:25  作者:蒋徳玉 江海景 何宛纾  责任编辑:虎伶俐

改革开放40年来,昭阳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变化最直接的体现就在群众衣、食、住、行变化上。今天,记者就带大家去了解一下一个原来只有十多户人家的小村落是如何蝶变为全国文明村的。

全国文明村三甲村

三甲集镇

三甲云岭书画院

这个村庄就是昭阳区永丰镇的三甲村。走进三甲村,我们看到的是一派和谐与宁静。村内环境干净整洁,房屋、道路规划有序,村民安居乐业,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据了解,三甲村原本是一个毫不起眼的小村落。三甲村四组的胡云华老人现在已经年近八旬,据老人介绍,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这里只有十多户人家。当时,村内房屋都是破旧的土坯房,只有一条狭窄的土路与外界相通,当时还没有集市,经济十分落后。由于这里住户相对集中,改革开放后,这里开始兴起赶集,但条件却很差,路还是土路,集市其实就是一个土坝坝。特别是雨季,路又粘又滑,泥泞难行。

改革开放后,三甲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群众的努力下,这里开始形成规范一些的集市,道路也慢慢得到硬化,人们开始在这里做起生意,小村经济水平有了快速提高。特别是在2009年到2010年,三甲村的整体风貌、道路设施等有了进一步的改观。居民房屋按照统一规划进行了风貌改造或新建,道路由土路变成了水泥路,人居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村“两委”积极引导群众大力调整产业结构,着力发展葡萄、核桃等经济作物,群众经济收入有了大幅提高。

怡然自乐

干净的街道

三甲村文化广场

三甲村支书李富江介绍说,三甲村能有今天,真的是来之不易。因为以前这里是没有集镇的,有几户人家在里面,有个加工厂,加工厂是为方便群众碾米、推磨建起来的。改革开放以后,这里逐渐形成了一个街子,小村经济逐渐向好的方向发展,人们开始在这里做生意。2002年以后,老支书带着全体村民开村民大会,把街子上原来弯弯曲曲、不成形的土路大刀阔斧地改成了三横两纵的格局,形成一个井字形的布局。当时路还不好走,还是土路。后来通过一事一议等项目,国家出点水泥、材料,再由当地的农户集资一部分,农民投工投劳来修建,最终对道路进行了硬化。

三甲村始终坚持依法治村、民主治村、产业富村、企业强村、文化兴村。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目前全村已有产值3000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3家,规模化养殖场22家,标准化家庭养殖610户,年均畜牧业产值上亿元,葡萄、核桃连片种植及大型农庄建设的成绩也比较突出。集镇上,路两边建的房子已经变成了门面,现在开起来的商铺已经有八十多家,完整的超市有十多家,不仅方便了群众的生产生活,也让群众的生活水平有了大幅提高。同时,三甲村不忘加强精神文明建设,通过农家书屋、书画院、村规民约等软硬件建设,塑造了三甲的独特精神风貌。改革开放以来,三甲人均收入由2002年的五百多元增加到一万多元。人居环境大为改善,村民诚信、和谐、友善。现在进入三甲村,大片竞相开放的荷花映入眼帘。广场上,老人带着孩子怡然自乐。村里空气清新,环境优美,干净整洁,让人耳目一新,心情愉悦。

三甲村一角

三甲村从一个原来只有十多户人家的小村落一步步发展起来,曾先后作为昭阳区的小康示范村、精神文明建设示范村,在全区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并于2011被评为全国文明村。村支书李富江告诉记者,改革开放40年来,三甲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办公地点搬到三甲村,方便了三甲群众办事,也为现在的发展打下了基础;第二个阶段是改革开放以后,国家开始搞活经济,三甲开始赶集,人们也开始注重经济发展,有人开始在集镇上做起了小生意;第三个阶段是2002年基础设施建设启动以后,在老支书黄训奎的带领下,村内规划建设了三横两纵的道路,村庄建设也进行了统一规划并初具规模,三甲村开始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李富江说,针对三甲村人多地少的特点,下步将进一步培育壮大集体经济,同时引导群众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着力提升农产品的品质和附加值,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现在国家的政策越来越好,相信群众的日子一定会过得越来越好。

(昭阳新闻全媒体记者 蒋徳玉 实习记者 江海景 何宛纾 文/图)

视频新闻:



微信扫一扫查看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