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阳新闻

苏家院镇:让足球回归教育 回归校园

来源:昭阳信息网  更新时间:2019-05-15 09:57  作者: 曹玉彦 费毅 李烁 李阳忠  责任编辑:赵磊明

 5月9日,记者在苏家院镇走访了4所学校,明显感觉到,苏家院镇中小学校园足球正在逐渐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

 冠亚军决赛一镜头 

  双河小学获得的奖牌奖杯

快乐足球

训练

走进双河小学,一个个奖杯亮得耀眼。他们在短短几年时间,就拿到了许多省市区各级体育部门的奖牌、奖杯。中心校校长张玉荣说:“学校构建了‘快乐足球’理念,以足球文化、校本课程、竞技比赛和人才培养作为校园足球发展框架,向省、市输出不少‘足球小子’。”

 据介绍,双河小学于2016年4月被教育部命名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 ”,现在,双河小学、示范小学、迤那小学、顺山小学和中学5所学校都先后成功申报了“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苏家院镇以双河小学带动其它学校的校园足球发展,根据学生爱好,组织一至九年级学生以年级为单位成立足球队,不管平时还是节假日都由教练带领学生按计划进行训练,并积极争取参加各种比赛。 

 张玉荣介绍说:“在推进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工作中,我们是从零开始,没有场地、器材、老师,更没有经费,但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我们硬着头皮迈出了步子。主要分三步走,一是2014年,全镇整合教育资源,合并单小,兼并辖区2所小学,仅双河小学就新增土地28.9亩,扩大办学规模。2017年下半年,部分学校又开始征地,修建标准足球场。二是从常规做起,以双河小学作为示范,一方面调整充实各校的体育教师,以兴趣小组的形式来组建球队,仅21个兴趣小组,后来爱好足球的学生越来越多,赛事也多。另一方面是加强训练,积极争取参加各种足球比赛。双河小学2016年就参加昭通市举办的五人制足球比赛,获得第一名;同年获得全省中小学校大课间评比二等奖;2017年2月,昭通首届“体彩杯”校园足球文化节在苏家院镇迤那小学落下帷幕。双河小学包揽了男队前三名和女队冠、亚军;2017年4月,获得省教厅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先进集体”。2017年8月,参加云南省青少年校园足球四级联赛总决赛“萌芽杯”小学男子组进入八强,并获得“体育道德风尚奖”。2018年,小学女子组又进入省六强。目前,体育文化成绩较好、有足球天赋的学生都已到云师大附中等省内外学校就读。”

“我是一名足球队员,去年参加了省级足球联赛,我们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感到很自豪,我将不断地努力学习,加强锻炼,将来成长成为中国优秀的足球运动员。”双河小学六年级学生冯志凡如是说。

正午时分,当记者走进迤那小学、示范小学的时候,几十个、上百个“足球小子”正奔跑在足球场上,开始他们的训练或对抗。足球不仅让孩子的身心得到了锤炼,也改变了一些孩子的命运,改变了他们的人生观。“儿子在双河小学参加足球训练,被学校推荐到凤凰中学就读,身体好,也懂事多了。”家长叶广静告诉记者。

双河小学校长陈云向记者介绍了近几年校园足球工作的开展情况及取得的成绩并表示:“我们将把发展足球作为学校的特色,也注重教育教学质量,体卫艺同时发展,争取在今后的比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在苏家院镇中学,历时一个月的中学校园足球竞赛正在进行最后一场激烈的冠亚军争夺赛。观看比赛的同学不断给自己支持的球队和队员加油鼓劲、享受着足球带给他们的欢乐。

说到今后的设想,张玉荣表示,青少年足球是一个系统工程,希望教育及相关部门强化校园足球的扶持力度,打开通道,让更多的“足球小子”能够走进更高一级的学校,同时计划邀请民间艺术家、非遗传承人走进校园,走进课堂,带领学生学习葫芦丝、摄影,捐赠书法、剪纸、雕刻、影雕等艺术作品。

据了解,近年来,苏家院镇中小学在市、区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关心和重视下,认真落实 “校园足球”国家战略,注重校园足球的推广和普及,健全育人体系,优化教练师资,积极推进教学改革,积极推进校园足球发展,依托国家乡村少年宫项目平台,克服了农村中小学存在的种种困难,早在2014年10月就开始组建足球队。如今,苏家院镇7个校点,1所中学和4所小学都有了标准足球场,除了完成国家教育部规定的课程外,无论从星期一到星期五的中午休息时间,还是下午放学之后,或者是双休日、寒暑假,你都可以看见足球场上一群“足球小子”矫健的身影。


(昭阳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曹玉彦  费毅  实习  李烁  李阳忠)



微信扫一扫查看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