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阳新闻

全国先进工作者戴维列:重案零失误 32年破译超万件无声物证

来源:昭阳信息网  更新时间:2020-12-04 09:38  作者:李焕坤 梁栩豪  责任编辑:赵磊明

参与2000多宗重大刑事案件的过万件物证及毒物检验工作,零失误、零差错;参加并指挥上百宗重特大案件现场勘验,带领广州市专业化现场勘查率从2016年初的15.3%提升到2019年的100%;带领刑事技术所获得5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入选全国首批DNA打拐实验室……这是全国先进工作者、广州市公安局刑事技术所(下称“刑技所”)所长戴维列的一小部分事迹。

32年刑侦生涯,戴维列披星戴月、栉风沐雨,往返于整洁安静的实验室和形形色色的案发现场,用一丝不苟的专业精神破译一件件不会说话的物证,推动科研创新,为刑事技术插上腾飞的翅膀。“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这是我们永远的使命!”他一脸坚毅。

戴维列在刑技所内。(来源:受访者供图)


24小时待命,疫情依然奋战一线

2020年1月底,一个电话把处于待命状态的戴维列叫到了案发现场。岁末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然袭来。一桩涉及两名长者死亡的案件,成了刑技所接到的第一宗涉疫情案件。

早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初期,刑技所已经按照要求采购防护设备,做好人员培训。作为支部书记的戴维列充分发挥党员、专家先锋模范作用,组建了以警务专家、党员骨干为主的疫情防控应急处置突击队。接到两名长者死亡案件后,突击队搜集资料发现,两名死亡长者生前曾雇过一名来自涉疫重点地区的保姆,这立刻给团队敲响了警钟。

“我们调查发现,这个保姆在大年三十前后从涉疫重点地区回来,有发烧症状。因此,两位长者要求她每日量体温,与她发生了矛盾。两长者死后,保姆不知所踪。”戴维列介绍,根据这一线索,警方马上对保姆进行抓捕,发现其体温超过38摄氏度,立刻按照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要求进行处置,并进行了核酸检测。所有参与现场勘查的人员和其他办案人员一直在空地上等候保姆的核酸检测结果,直到第二天得知其结果呈阴性,才离开空地、做自我隔离。

虽然已经走上领导岗位,戴维列依然奋战在刑事技术一线,这次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也不例外。他表示,虽然防护措施做得足,但每一次现场勘查、与死者打交道依然充满风险。“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没有一个行业敢说自己做好了最充分的准备。我们在工作中,无法从不会说话的死者那里了解他/她是否来自涉疫地区、是否患有新冠肺炎。但公安工作不能停,防护要做好,疫情要控制,案件更要破!”戴维列坚定地说。


推动技术创新,靠微生物破命案

全省刑事技术三大会战中总分排名全省第一;科研成果获市级以上科技进步奖31项;获得专利26项……近年来,刑技所以案件需求为引导,以技术创新为第一动力,走出了一条创新驱动的发展道路,确保广州刑事技术始终走在前列。戴维列认为,刑事技术在案件侦查中起到了技术引领的作用,技术创新一方面能更好地为侦查提供线索,另一方面能更好地为法庭提供证据。“不是所有的信息都是证据,我们该做的,就是把掌握的信息转化成证据。”

戴维列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广州水域广阔,水中腐败尸体的死因鉴定曾是广州乃至于全世界法医面临的难题。戴维列指出,死因鉴定的关键点,在于判断出死者是生前落水还是死后落水。奔着这个关键点,刑技所课题组系统研究了10多年,终于在硅藻的富集方法、消解提取、定性定量等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通过大量研究分析发现,生前落水的死者体内器官大多可检测出硅藻,死后落水基本检测不出。”

据统计,这项研究成果先后协助全国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检案400余宗,解决了一批具有较强社会影响的案件。2017年,《法医硅藻检验关键技术及设备研发》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9年12月以总分第一名的成绩荣获全国公安机关首届刑事技术“双十计划”攻关创新大赛金奖;公安部刑事侦查局举办了5期全国硅藻检验高级培训班,在全国公安机关推广硅藻检验的新技术。


精益求精分析,尽量保护当事人

1988年,23岁的戴维列还是名意气风发的青年。从中山大学化学系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他直接进入广州市公安系统工作,这一干就是32年。学校和单位的差异带给他很多思考:“在学校遇到的是专业性问题,而公安系统需要你透过专业性问题去分析成因和走向,需要人为判断。”

为了最大限度避免对当事人的伤害,戴维列一直秉持“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作理念。前段时间,一男子在饭店喝完酒后次日中毒身亡,同行者被送往医院抢救。刑技所检验,饭店的酒和遗体内均有甲醇成分。“我们需要判断,甲醇是来源于制酒过程中的工业酒精,还是人为添加。前者涉及范围广、影响人群大,后者则是个案。”

为了准确无误地作出判断,戴维列带领团队仔细分析检查,发现遗体内的甲醇含量很高,这种情况很少在涉工业酒精案件内出现,判断很可能是后期添加。根据这个判断,团队到饭店勘查,发现了某种燃料:“这种燃料以甲醇为主,气味和酒味非常接近。我们猜想,有人把该燃料当成了酒使用。”

根据这条线索,办案人员对燃料的销售、使用等情况展开调查,最后确定案情和猜想一致。戴维列表示,如果没有掌握正确线索、作出正确判断,案件就难以在短时间内被侦破。“这不仅影响死者家属,还可能因为错误判断,引发社会性恐慌,必须精益求精。”


【记者手记】

两获殊荣依然不骄不躁

“老戴,找你!”“嗯!”话音刚落,穿着深蓝色线衫、黑夹克、黑裤子的戴维列从房间走出。看到记者,他爽朗一挥手,大步跨向茶水间。“就这吧,有什么想问的你快和我说说。”干脆、果断,这是戴维列给记者的初印象。

然而,采访并不如戴维列所愿,能“快快结束”。其间,他满是摔裂痕迹的手机屏幕不断亮起,有时是电话,有时是微信。“不好意思啊,这个必须紧急处理。”他一边回复那头,一边礼貌地向记者表示歉意。敬业,这是戴维列给记者的第二印象。

今年55岁的戴维列,已经是第二次获得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上一次已经是15年前。对此,他并不觉得有什么了不起:“我和公安系统绝大多数人一样,每周7天、每天24小时,随时待命。我认为,一个人如果能做自己喜欢做的事,那他就不会觉得这是负担,付出时也不会考虑太多。”

戴维列表示,现在技术发展非常快,新型犯罪不断出现,自己还要不断学习,不做“新时代的文盲”,要利用科技手段打击新型犯罪。不骄不躁,这是戴维列给记者的第三印象。

(来源:学习强国  作者:李焕坤 梁栩豪)

微信扫一扫查看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