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阳新闻

启航新征程丨杭州上城:数“治”领跑 智慧应用场景赋能“微治理”

来源:"学习强国"杭州学习平台  更新时间:2021-04-05 08:07  作者:张梦月 吕啸 沈榄  责任编辑:虎伶俐

湖滨步行街

今年2月,浙江省召开数字化改革大会。杭州市上城区积极响应号召,吹响全力打好数字化改革攻坚战集结号,第一时间成立工作专班,构建“1+5”整体框架,深化完善一批具有上城特色、一流核心区标识的重点应用场景。在前期政府数字化转型,尤其是“城市大脑”建设工作基础上,上城区立足“数字上城”新定位新内涵,在湖滨街道开展先行试点,全力打造“最多录一次”应用场景和湖滨步行街智慧化改造提升工作。

湖滨街道社工对沿街店铺和商户进行走访检查

社工和商户“双重”减负

填表,一度是湖滨街道东平巷社区党委副书记骆雪雯和同事最头痛的问题。据统计,2020年全年,街道所辖一个社区要上报给街道和区直部门的表单有352张,内容有不少重复,格式不统一,数据运算繁琐且容易出错。备受困扰的除了社工,还有沿街店铺和商户。

现在,这一问题已迎刃而解。基于“最多录一次”应用平台,湖滨街道开发了“最多查一次”场景,汇总餐饮设施基础信息登记、沿街店铺走访调查、餐饮行业综合检查等表单,重复字段自动填报。手机端填报的数据和电脑端相通,可以实现表单电子化保存、商户现场手机签名等功能。

“在日常维护人员信息更新基础上,快的话5分钟就能完成14张表格录入。”骆雪雯说。

导视牌

数据融合,业务一体化协同

推动“块状治理”和“全科网格”

之所以能实现这一跨越式变化,要追溯到2020年9月开发的“多表合一”程序。

湖滨街道相关负责人说,“多表合一”系统用填报标准化、运算自动化以及数据档案化取代人力反复填报、手工填报及非标准式填报。事实上,“最多录一次”应用系统不只是解决“填表难”问题。目前,该应用场景由“一库融合、五级打通、化线为面、基层赋能”框架组成,在数据融合上致力于实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

业务之间也要协同一体。基层治理业务“化线为面”,从采集、上报,到处置、反馈,都从同一平台进出,真正实现“块状治理”。

譬如,此前网格员见到乱停乱放的共享单车,报给城管执法部门后,由城管业务系统派单派员现场处理。有了“最多录一次”平台后,网格员发现问题后现场拍照上传,平台收到后按程序自动流转到执法中队,处理完毕后在线反馈,实现了流程再造、机制重塑。

湖滨步行街夜景俯视

开辟城市公共资源优化新路

湖滨步行街有“颜值”更有“头脑”

2018年列入国家首批11条步行街改造提升试点之后,上城区先后对湖滨步行街一期、二期“有机更新”,大幅提升街区“颜值”的同时,也为这条新消费示范街区注入了“智慧基因”。

从2018年的“湖滨智芯”系统,到2019年的“湖滨步行街综合管理平台”,再到2020年的数字驾驶舱,在日益完善的“大脑”支持下,湖滨步行街不断加快商业智能化改造升级步伐,正在变得越来越“聪明”。

毗邻西湖,湖滨步行街寸土寸金。停车难、道路堵、附近医院就诊车辆等待时间长成为多年以来的“痛点”。数字赋能引领下,上城区不走“老路”,打通资源,开辟了一条城市公共资源优化配置新途径。

湖滨街道主要负责人表示,今年,湖滨街道将继续做强做优数字赋能领域,在杭州打造“全国数字治理第一城”实践中积极探索、先行先试,把党建、综治、民生、城管、经济等场景更好地融合到街区应用中来。

(本文图片来源:杭州市上城区湖滨街道)


微信扫一扫查看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