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阳新闻

努力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来源:大众日报  更新时间:2021-06-14 15:35  作者:孙敬鑫  责任编辑:虎伶俐

5月31日,中央政治局就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进行第三十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系统阐述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的重大意义、重要任务、基本目标和工作部署,并对各级领导干部提出明确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内涵丰富、思想深邃,为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努力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提供了根本遵循。

高举人类命运共同体大旗,构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战略传播体系,形成国际传播“大合唱”,有效宣介中国主张、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高举人类命运共同体大旗,依托我国发展的生动实践,立足五千多年中华文明,全面阐述我国的发展观、文明观、安全观、人权观、生态观、国际秩序观和全球治理观。”

2013年3月,习近平主席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演讲时指出:“这个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此后在诸多场合,他又多次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加以强调和论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得以不断丰富。

近年来的实践也充分证明,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凝聚世界各国人民利益的最大公约数。据《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2019》显示,六成以上的海外受访者认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对个人、国家、全球治理的积极意义。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融通中西、连贯古今,是中国向世界发出的真诚呼吁。中国不仅大力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而且积极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步伐。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中国提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崭新倡议,坚持国际合作抗疫,有效宣介中国主张、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当前,全球疫情仍在持续,疫情对整个人类的冲击还在发酵,我们的对外传播工作更应坚定扛起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旗,在抗疫实践中不断丰富和阐释我国的发展观、文明观、安全观、人权观、生态观、国际秩序观和全球治理观。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必须加强顶层设计和研究布局,构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战略传播体系,着力提高国际传播影响力、中华文化感召力、中国形象亲和力、中国话语说服力、国际舆论引导力。”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着力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建成几家拥有强大实力和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新型媒体集团,形成立体多样、融合发展的现代传播体系。”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人民日报创刊70周年之际,提出了“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的要求。同年,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建立以内容建设为根本、先进技术为支撑、创新管理为保障的全媒体传播体系”。此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又明确提出“构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战略传播体系”。

从现代传播体系到全媒体传播格局,再到全媒体传播体系,直至此次的战略传播体系,既是国内外形势发展的客观要求,也反映了我国国际传播能力的不断提升。

中国构建战略传播体系,是为了形成国际传播的“大合唱”,是为了更好地对外开展合作、实现互鉴共赢。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做好国内的战略传播统筹协调,进一步优化对外的战略传播布局,切实以“一国一策”理念做好精准传播。

既开放自信也谦逊谦和,昂扬不张扬、自信不自满,绵绵用力、久久为功,深入推进“好感传播”,以海外喜闻乐见的方式、形式和渠道,努力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注重把握好基调,既开放自信也谦逊谦和,努力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国形象塑造问题。201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注重塑造我国的国家形象,重点展示中国历史底蕴深厚、各民族多元一体、文化多样和谐的文明大国形象,政治清明、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稳定、人民团结、山河秀美的东方大国形象,坚持和平发展、促进共同发展、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为人类作出贡献的负责任大国形象,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充满希望、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大国形象。”此后,他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又明确提出“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的要求。《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历年报告显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和“当代世界大国”的中国形象已经得到多数国际民众的认可,经济进步、社会安定、爱好和平、对国际事务负责的东方大国形象已经逐步树立。

这次提出“可信、可爱、可敬”,则是对中国形象塑造提出了更高要求。

“可信”与信誉度密切相关。在中国历史长河中,信用是立国之本。新时代的中国一言九鼎、言出必行。“可爱”与美誉度密切相关。80多年前,方志敏同志已经对“可爱的中国”作出了生动描述。今日之中国,他笔下的“到处都是活跃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欢歌将代替了悲叹,笑脸将代替了哭脸,富裕将代替了贫穷……”都在逐步实现。“可敬”与参与度密切相关。美国著名电视制片人乔希·塞利格感叹:“以我过去30年的经历,中国令人印象深刻。我并不是说中国是完美的——没有哪个国家是完美的——但我想说的是,中国是一个伟大且值得我们尊敬的国家。”

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要求我们注重把握好基调,既开放自信也谦逊谦和,昂扬不张扬,自信不自满,绵绵用力、久久为功。在过往经验的基础上,可更多挖掘中国的“酷文化”“萌文化”“义文化”等,深入推进“好感传播”。多谈具体、少谈抽象,多用真感情、少用空概念,以海外喜闻乐见的方式、形式和渠道,增强形象塑造的亲和力和实效性。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加强对中国共产党的宣传阐释,帮助国外民众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真正为中国人民谋幸福而奋斗,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历经百年成长,中国共产党正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政党舞台中央,前所未有地为世界发展繁荣贡献思想理念,前所未有地为世界和平稳定提供力量信心。

“大就要有大的样子。”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世界更多将目光投向中国,聚焦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艰辛历程,中国理念、中国故事、中国贡献日益深入人心,中国共产党的理解者、支持者、同行者越来越多。我们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世界上许多国家和众多有识之士对中国发展成就真诚赞叹。

同样不能忽视的是,面对百年变局与世纪疫情的叠加交织,我们所面临的外部环境日益复杂严峻,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显著增加,对外讲述好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故事,尤其是党和人民血肉联系的故事,树立好百年大党风华正茂的国际形象,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战略性、紧迫性课题。

加强对中国共产党的宣传阐释,首先要宣介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生动展现大党大国领袖形象和非凡人格魅力,借此引导国际社会形成正确的“中国观”,帮助国外民众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真正为中国人民谋幸福而奋斗,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正如世界知名中国问题专家罗伯特·库恩所言:“要了解中国,就必须理解中国共产党。如果世界还不理解中国共产党,那么中国共产党的责任便是走向世界。”

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避免因“词穷”而“理屈”;弥补“话语赤字”,实现从“阐释中国”到“中国阐释”的根本转变,切实将中国发展优势转化为国际话语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更加充分、更加鲜明地展现中国故事及其背后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

长期以来,我们不仅面临西方的话语霸权,也长期受到西方叙事的困扰,因“词穷”而变得“理屈”。在当前国际学界和媒体界,总体上还处于“阐释中国”的阶段,还没有进入到“中国阐释”阶段,我们急需弥补“话语赤字”。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增强在国际上的话语权。

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更加充分、更加鲜明地展现中国故事及其背后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事关中国道路自信和文化主权。彻底扭转“西话主导、西强我弱”的态势,需要我们把中国的发展优势转化为国际话语优势。同时,也要注意增强中国话语的亲和力和公信力。我们不能自说自话,完全沉浸在自我封闭的话语体系中无法自拔;也不能照抄照搬,完全模仿西方早已得心应手的话语套路。要发挥比较优势,结合东方特色,凸显“发展中”的独特视角,体现不同于西方话语体系的个性化和差异化。要通过创新不断提升中国话语的供给水平,同步做好中国话语的全球化表达、区域化表达、分众化表达。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提升重大问题对外发声能力。”之所以强调“重大问题”上发声,是因为重大问题的新闻性更强,影响面更大,正向的引导力和反向的破坏力都更强。

长期以来,我们都处于“对假新闻或被诬陷的被动回应状态”,在事关自身发展的重大问题上经常被“贴标签”,在事关全人类发展的全球性议题上经常被“带节奏”。我们时常“有苦说不出”“有理说不清”。

习近平主席在2016年的新年贺词中说:“世界那么大,问题那么多,国际社会期待听到中国声音、看到中国方案,中国不能缺席。”

一方面,我们要敢于发声。在事关大是大非和政治原则问题上,必须增强主动性、发出最强音,决不能含糊其辞、退避三舍。在重大问题上不缺位,在关键时刻不失语,是抢占舆论制高点的基础。

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善于发声,讲究舆论斗争的策略和艺术。善于发声,关键要懂行、在行、内行。要遵循舆论规律,练好“内功”。要加强统筹协调,多元主体形成“合唱”。要学会巧发声,理直气和地做好舆论引导和斗争,真正提高发声效能。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更好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以文载道、以文传声、以文化人,向世界阐释推介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优秀文化。”

翻开世界历史,一个大国发展兴盛,必然要求文化影响力大幅提升,实现软实力和硬实力相得益彰。“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正因为文化的独特价值和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把“兴文化”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使命任务,要求“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近年来,海外普通民众接触中国文化的机会越来越多,对中国文化的感知越来越深,渴望更深入地了解中国文化。中华文化走出去取得显著进展,尤其是短视频、直播、游戏、网络文学等数字文化走出去强劲增长。借助文化活动、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孔子学院等平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纷纷走上国际舞台,“文化年”“国家年”“交流年”等各类大型国际文化活动使对外文化交流形成强大合力。

同时,我们也应正视,中华文化从“走出去”到“走进去”还有很长一段距离,面临的短板还有很多,如文化传播不够深入,文化精品相对较少,缺少国际影响力品牌等。

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擘画了我国文化强国建设的“路线图”和“施工图”。新时代的中华文化走出去,应该追求的是更基础、更持久、更广泛的效果,应该对人的心灵有所触动、思想有所启迪,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而不能仅停留在简单的热闹场面、一般的形象展示、表层的文化符号上,应在内容的深耕细作上下大功夫。“走进三星堆 读懂中华文明”主题活动、“看中国·看三星堆”外国青年影像计划、三星堆系列图书国际出版项目、三星堆主题电影项目、数字三星堆国际展项目、“走读三星堆”文化体验产品设计与全球推广项目等,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是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出去的重要探索。

(作者系中国外文局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传播中心主任)




微信扫一扫查看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