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阳新闻

速记!防震减灾、抗震救灾,这些知识要记牢!

来源:澎湃  更新时间:2021-09-06 14:14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虎伶俐

01

知识点

地震预警≠地震预报

▲地震预警知识介绍

地震预警,是指地震发生后,临近震中的观测仪器捕捉到地震波后,快速估测地震的大小并预测地震可能造成的影响,赶在破坏性的地震波到达目标区域前,发出紧急警报,以减轻灾害损失。地震预警,主要用于提醒大家地震将至,告诉大家地震的影响可能有多大。

地震预警技术的原理,可通过一个比喻来理解。一般来说,地震的纵波(P波)和横波(S波)的特点如同两支部队:纵波(P波)是轻骑兵部队,移动速度快但破坏性小;横波(S波)是重装步兵兵团,移动速度慢但破坏力惊人。地震预警,就是利用纵波(P波)跑得快的特点,在地震发生后,迅速发现敌军的轻骑兵部队,向我军发出警报,而此时敌军主力还在赶来的路上。

地震预警时间一般只有数秒到数十秒,如果能够合理利用这段时间,便可紧急制动高速行驶的列车,自动切断燃气管道阀门、供电系统,使核电站停堆等,从而减轻损失,避免重大工程、生命线工程发生严重灾害。

目前,国内外地震预警信息发布条件通常为:针对6级以上地震,面向预测地震烈度大于Ⅵ度(6度)的区域进行发布。

地震预警虽然可提供紧急警报信息,但技术本身有其局限性,会存在盲区、减灾效果有限、可能误报或漏报等。


附近来不及获得预警信息的地区,会成为预警盲区。对于大震来说,预警盲区外可能遭受地震破坏的区域,是地震预警作用最明显的区域,也就是预警有效区。距离震中较远的区域,由于地震造成的破坏较小,地震预警所产生的作用有限,是预警弱效区。

由于地震预警技术和流程复杂,若想快速发出警报,有时可能出现较大误差,或者增加技术系统“犯错”的几率。

02

知识点

震前准备

1、学习知识

要加强防震减灾知识学习,掌握应急避险方法和一般急救知识,包括应急预案的内容。

2、了解房屋抗震情况

实践表明,危害生命的不是地震本身,而是不抗震的建筑。要了解自己居住的房屋是否抗震,如果未达到抗震设防标准,要及时加固。

3、熟悉环境

熟悉周围环境,了解安全通道和避难场所,地震时沿规划路线及时疏散。

4、注意物品摆放

放置物品重的在下、轻的在上。不可将笨重物品摆放过高,固定好高大的家具,以防伤人。

将床放在牢固墙体附近,尽量远离屋梁和悬挂的灯具。将悬挂物取下或系牢,防止伤人。

5、清理杂物

注意清理阳台,花盆等物品不要放在阳台,以免掉落伤人。及时清理通道杂物,不要在通道中堆放杂物,以便人员疏散。

6、准备地震应急包

提前备好随身携带的地震应急包,最好每人一个,用于地震发生后的自救互救。配齐应急物品(如药品、食品、水、手电筒、口罩、哨子、手套等),放在随手可以拿到的地方,同时要及时更换应急包内的过期物品。

7、开展演练

要提前做好预案,注意定期组织开展紧急避险、撤离和疏散的演练活动。

03

知识点

震时避险

一旦发生地震,要保持镇静,不要慌乱,采取就近避震原则。在具有抗震能力的房屋内,应就近躲避。在不具有抗震能力的房屋内,如能即刻跑出室外应及时逃往空旷地带,小心坠物。

室内躲避时,一要注意选择有利的避震空间:室内结实、不易倾倒、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或物体旁,开间小、有支撑的地方。二要保持正确避震姿势:趴下、蹲下或坐下,身体尽量蜷曲缩小,尽量使身体的重心降低。三是注意保护身体的重要部位:头、颈、眼睛、口鼻等,用手或其他物件护住头部,一手捂口鼻,另一只手抓住一个固定的物品。如果没有任何可抓的固定物或保护头部的物件,则应采取自我保护姿势:头尽量向胸靠拢,闭口,双手交叉放在脖后,保护头部和颈部。

▲地震来了怎么办?

04

知识点

分类处置要点

1、地震来了,假如你在室内

应迅速关闭电源、燃气,选择空间小的地方躲避,如卫生间、厨房、储藏室等。

利用写字台、桌子或者长凳下的空间,或者身子紧贴内部承重墙作为掩护,然后双手抓牢固定物体。


2、地震来了,假如你在高楼里

远离高层楼的窗户。地震时,高层楼面向马路的那面墙很不稳定,高层楼的窗户更要远离。

地震发生时,千万不能使用电梯。一旦断电,上不来下不去,就卡在里面出不来了。

万一在搭乘电梯时遇到地震,可将操作盘上各楼层的按钮全部按下,一旦停下,迅速离开电梯,确认安全后避难。


3、地震来了,假如你在公共场所

在影剧院、体育场馆,观众可趴在座椅旁、舞台脚下,震后在工作人员组织下有秩序地疏散。

正在上课的学生,可迅速在课桌下躲避,震后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撤离教室,就近在开阔地带避震。

在商场、书店、饭店、地铁等处,要选择结实的柜台、商品(如低矮家具等)或柱子边、内墙角等处就地蹲下,避开玻璃门窗、橱窗和柜台;避开高大不稳和摆放重物、易碎品的货架;避开广告牌、吊灯等高耸或悬挂物。避震时,用双手、书包或其他物品保护头部。

震后疏散要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指挥,不要慌乱拥挤,尽量避开人流;如被挤入人流,要防止摔倒;把双手交叉在胸前保护自己,用肩和背承受外部压力;解开领扣,保持呼吸畅通。

▲【教科书式避险】2019年12月18日8时14分,四川内江市资中县发生5.2级地震。地震发生后,内江市一段男教师指导学生地震自救的视频走红网络,因师生应对有术,被网友评价为“教科书式避险”。

4、地震来了,假如你在室外

远离建筑区、大树、街灯和电线电缆。

不要在石化、煤气等易爆、有毒的工厂或设施附近。

不要位于明火的下风。

若在车内: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尽快到开阔地靠边停车,注意保持车距,留在车内。不要把车停在立交桥、高楼等建筑物下、大树旁或电线电缆下。

若在野外:要远离山崖、陡坡和高压线。

若被困在废墟中:应保持冷静,保存体力。设法把双手从埋压物品中抽出来,尽量挪开脸前、胸前杂物,清除口鼻附近的灰土。敲击管道或墙壁以便救援人员发现你。

05

知识点

自救互救

据统计,绝大多数震后受困人员是通过自救互救脱离危险的。因此,掌握自救互救方法十分重要。

1、保持生存信心:如不幸被埋压,应尽量沉着冷静,树立生存的信心。

2、改善周围环境:如有条件,可以先挪开头部附近杂物,保持呼吸畅通。

3、扩大和保护生存空间:可以利用各种物体支撑残垣断壁,以防止余震发生后生存环境恶化。

4、自我包扎:如果受伤,要用简易的办法包扎伤口,以免失血过多。

5、保存体力:如需留在原地等候救援,尽量保持镇定,减少体力消耗,等待救援人员到来。

6、寻求救援:当听到有人施救时,应利用一切办法与救援人员取得联系,比如敲击器物、吹哨子等,积极配合地面营救工作。

06

知识点

创伤现场急救技术

1、止血:指压(压迫)止血、加压包扎止血、填塞止血、止血带止血。

2、包扎:可使用绷带、三角巾进行包扎,也可以就地取材。包扎要求轻、快、准、牢,先盖后包,不可过紧或在伤口上打结。

3、固定:固定的目的是避免进一步损伤、减轻疼痛和便于搬运。可以使用夹板、书本或树枝等进行固定。

4、搬运:注意保护伤员的颈椎、脊柱和骨盆,避免造成二次伤害。




微信扫一扫查看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