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阳新闻

【校园文化】知行合一——浅谈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

来源:学习强国  更新时间:2021-10-11 08:46  作者:吴俊源  责任编辑:虎伶俐

扫清逢场作戏的积弊,代之以诚信友善,此为真;公平、正义是仁人其旨,此为善;至于和谐之美,更让人徜徉其中,心与境谐。

以此,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发现自我,批判自我与提升自我的一个过程。大学生,作为新一代知识分子的主体,是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中坚力量,让大学生团体切实发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便能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上中流砥柱。培育、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正确的观念武装大学生的大脑,并用其指导社会实践,使大学生群体成为助力中国梦的中坚力量,是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语境下的重要之举。那么,当代大学生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要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主要靠的是学校大环境的培育。马克思在批判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环境决定论时说:“既然人的性格是由环境造成的,那就必须使环境成为合乎人性的环境”。环境与人的作用是辩证的。既然环境对人的性格、对价值观的培育有重要影响作用,那就应该培育和营造有利于每一个学生的价值观认同的学校大环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

首先,善用思政理论课的“主渠道”功能。思政理论课是大学生价值观培育的主渠道,要充分发挥思政课的认知作用,联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积极进行课堂改革。改变单方面灌输的教学方式方法,增强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利用网络和科技采用丰富的多媒体信息教学,增强教学的吸引力与感染力,从而引导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其次,中华优秀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中华民族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价值认同源远流长。高校可以在每个二级学院开设“大学语文”课,将中华优秀文化的教育纳入课堂教学体系之中,寻找传统人文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契合点,例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就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爱国”一词相契合,“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就与“诚信”一词相契合。在教学方法上,应是内容丰富,形式活泼的。例如邀请文化大家进校园进行讲座教育,利用博物馆、图书馆、故居旧址等教学资源组织学生进行考察和实地教学,使学生在体悟中贯彻“以德为行,以行为尚”。

另外,互联网已经成为大学生传播、接受各种知识信息、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的重要途径。在具体工作中,学校有关机构应该努力建设优良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校园网站;运用新媒体手段,拓展网络阵地。开通微信、易信等公众号,引导优秀师生进驻微博微信,树立典型;让广大师生多加关注,引导大学生能打造原创的能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音、像、文”等文化作品。

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要外化为自觉行动。我国一直倡导“知行合一”。“纸上得来终觉浅,须知此事要躬行”,对一种价值观的认同只有付诸社会实践才能有意义,才能有价值。

首先,通过党团组织活动、社团组织活动等课外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核心价值思想外化于党团组织活动,通过党团组织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思想进行宣扬;将核心价值思想外化于社团组织活动,通过参加学术讲座、研讨会、征文比赛、演讲赛各种社团活动,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提高自身的理论和道德水平。同时也要大力发挥社团的辐射作用,以点带面,通过社团组织,举办大学生寒暑假调研、三下乡、青年志愿者活动等社会实践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思想。只有注重课外践行,大学生才能更有效的将核心价值思想“外化于行”。

其次,学习历史与人文。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不同时期文化的积淀,大学生需要从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中汲取营养。受经济全球化浪潮影响,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大量涌入我国,其中腐朽堕落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形式对大学生产生了不可低估的负面影响。中华民族“慎终追远,明德归厚”的社会旨趣江河日下,取而代之的是轻浮与奢华;“功崇惟志,业广惟勤”人生追求渐渐式微,急功近利之风渐冒出头;“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开拓精神日益淡化,“拿来主义”愈演愈烈。面对各种思想文化的泥沙俱下,大学生要不断学习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增强民族认同感、归属感和民族自信心,增强爱国意识、责任意识和团结意识。对于西方文化,则应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自觉将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作为维系自我精神追求的纽带,构筑共同的精神家园。

当然,实践的养成还有赖于学校制度的保障。高校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为指导,制定各项规章制度,使“三个倡导”能够很好地融入到各项规章制度中。通过规章制度建设,来保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只有制度,才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固化下来,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当代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基本规范和行为准则,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能够在帮助大学生培养坚定的理想信念、合理的生活方式和健康的交往实践中发挥价值引导作用。

如果说认同就是大学生从思想深处赞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那么践行就是是让大学生将所学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用于社会实践,指导自己的行动。认同和践行是辩证统一的,认同是践行的基础和前提,践行是认同的标准和目的。只有认同了,才谈得上践行,只有践行了,才能实现真正的认同,同时践行又可以进一步加深认知和认同。

鲁迅先生说:“青年不能一概而论,有醒着的,有昏着的,有躺着的,有玩着的,此外还多。但是,自然也要有前进的。” 不可否认,当今社会大学生素质良莠不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疑给我们树立了正确的价值标尺,是帮助大学生成长、成才和全面发展的正确指针。我们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观为引领,炼就良好的“精、气、神”,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走进头脑,走出课堂”,切实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形”,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微信扫一扫查看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