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阳新闻

让绿色成为城市文明的新底色

来源:学习强国  更新时间:2022-01-25 22:03  作者:侯立,李娜  责任编辑:虎伶俐

当前,随着社会发展的日新月异及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城市化进程日趋深入,诸多生产要素开始源源不断地向城市集聚,城市人口快速增长,城市规模不断扩张,城市逐渐从一个人口聚居区和商品交易地演化升级为人类财富创造的引擎、创新发明的中心和人类文明的熔炉。然而,当附着在城市身上的光环日趋增多,生态环境承受的巨大压力却令人难以忽略,诸如人口膨胀、交通拥挤、生态环境恶化、能源紧缺等“城市病”纷沓而至,成为城市难以承受之重。

为缓解乃至消除“城市病”,各国孜孜以求地不断探索,我国也不例外。从园林城市到环保城市,从卫生城市到森林城市,每一步探索都体现着我国城市发展的阶段性坐标和前进方向,也彰显出我国对生态环境建设的高度关注。文明城市,是现阶段我国城市建设的新方向和新目标,它不同于上述聚焦于城市建设中某一个领域和层面的建设模式,而是一个城市政治建设、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等各个领域的综合体现,是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体现。这意味着所谓文明城市,不仅要具备文明的外在形象,如市容市貌整洁干净、布局规划合理有序、生态环境优美宜人,而且要具备科学的内在运转结构,如经济发展科学持续、城市功能完备多元、城市管理廉洁高效,城市市民文明高尚……由此可见,生态文明建设是创建文明城市的题中应有之义。

生态文明,指的是人类遵循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把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作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在价值理念层面,生态文明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倡导建立符合生态规律的价值需求、价值规范和价值目标;在制度建设层面,生态文明要求将生态优先的原则渗入到各种社会制度建设中,以建立人与自然融洽共处的制度体系和社会秩序;在经济建设层面,生态文明强调经济活动绿色化和环境保护产业化,以推进经济发展健康可持续地运行;在社会发展层面,生态文明主张革新人们现有的生活方式,践行合理消费、绿色生活,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诗意栖居。

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城市建设,一方面有利于保障城市生态系统良性循环,进而营造出人类可持续发展所需的优美宜人的城市生态环境;另一方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对当下人类文明形态的实践呼应,它符合可持续发展这一历史潮流和国家战略要求,既是破解“城市病”的妙解良方,亦是人类对城市文明的自觉活动、自觉创造,对城市文明具有极大的提升作用。

那么,如何在创建文明城市的过程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无疑是最佳答案。通过建立起一套符合城市发展需求的绿色运转体系,让城市“绿”起来,可以实现城市由内而外健康美丽、文明持续。

第一,形成绿色的发展方式。改变传统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培育资源投入少、环境污染小的绿色经济新业态。要鼓励科技创新特别是绿色科技创新,通过提高资源利用率,优化资源结构,减少能源消耗和废物排放,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以绿色科技创新为基础推进产业发展,有利于形成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点。为此需要全社会协同合作,政府作为主导要不断加大对绿色科技研发的财政投入、构建科学完备的绿色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制定科学的绿色技术研发计划并规范保障绿色科技发展的市场和制度;企业作为主体要积极投身于绿色科技研发和实践的洪流中,除主动参加相关培训之外,还要激发职工的创新意识,打造企业的创新文化;公众和社会团体则可以通过学习、宣传绿色科技研发的重要意义,在城市中营造良好的绿色发展舆论氛围。

第二,养成绿色的生活方式。一方面要树立绿色价值观念。只有让其在公众心中生根发芽,才能激发公众形成绿色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逐渐培养出绿色文明的行为和习惯。因此,要持续性地在全社会进行多层次、立体性的生态教育,促进绿色价值观念深入人心。另一方面要培养绿色文明行为。引导公众摒弃非生态化的生活方式,养成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文明习惯。如在日常生活中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绿色消费理念,崇尚理性消费,购物选择绿色产品,出行优先选择步行或搭乘公共交通工具等。

第三,创新绿色的城市管理模式。绿色的城市管理模式,有助于促使城市管理由粗放式走向精细化,可以大幅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文明程度和人居满意度。首先,政府要充分发挥生态管理的职能,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目标渗透贯穿到政府制度、政府行为、政府能力和政府文化等层面,自觉地遵守自然规律,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统一的道路。其次,要做好城市生态规划。城市规划是城市发展的灯塔和城市管理的龙头,它能够合理地确定城市的发展方向、规模和布局,对规范城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将绿色、生态的科学发展理念深入到城市规划建设中,以整体优化、协调共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为指导,以环境容量、资源承载力和生态适宜度为依据,有助于充分发挥生态系统的潜力,改善和提升城市生态环境质量,促进城市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和协调共生。

微信扫一扫查看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