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阳新闻

2023年第一季度“中国好人榜”候选人推荐公示

来源:云南省文明办  更新时间:2023-02-18 13:01  作者:云南省文明办  责任编辑:赵磊明

   根据云南省“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有关要求,现将拟推荐2023年第一季度“中国好人榜”候选人郑红琴、马豪、冯菊芬、杨明金、范志伟、李邦红、李学平、杨丽友、汪磊、朱国庆、张应贤、李沙衣等12名候选人事迹材料进行公示。

广大干部群众对所推荐对象如有异议,可通过来电、来信等形式向云南省文明办反映。以单位名义反映的,请加盖本单位公章;以个人名义反映的,请使用真实姓名并提供具体联系方式。

公示时间:2023年2月17日至19日
联系人:云南省文明办思想道德建设处 刘圆
联系电话:0871-63992077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广福路8号
邮编:650228
云南省文明办
2023年2月17日
 
事迹材料如下:
郑红琴
90后女大学生回乡办公益  服务5000余名“一老一小”
郑红琴,女,汉族,1991年3月生,中共党员,曲靖市社会组织青年人才联合党支部组织委员,曲靖市麒麟区初心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理事长。
郑红琴自小父亲残疾、家庭贫困,上学期间得到自东山镇党委政府的帮扶,让她有机会成为一名大学生。2014年,由于煤矿关停,郑红琴的家乡东山镇很多年轻人外出务工,留守儿童、留守老人越来越多,想到自己当年获得的来自他人的关爱,她决定为村里做点事情。凭着对家乡人和事的感念,2017年郑红琴辞去省城工作,回到家乡,开始了她的公益之路。
从省城回到农村,对一个90后大学生来说,需要无视世俗眼光的勇气。刚回到家乡,除了一颗热忱的心、一个固执的念头,郑红琴什么都没有。没场地,她就收拾出自家猪圈,搭起了简易的儿童之家。没物资,她就发起募捐、掏出仅有的积蓄,书架、课外读本、玩具、画纸画笔……一点点攒起家当,20余平米的儿童之家有了最初的模样。意想不到的是,送孩子来的家长挤满了郑红琴的家门,可惜场地有限,这里只能容下20几个孩子。就这样,20几个孩子每天带着家里的小板凳来儿童之家。在分文不收的情况下,儿童之家一办就是小半年。2018年4月,在村委会的帮助下,儿童之家搬到了并校后空出来的乡村小学里。这个二层楼的乡村小学也成了“初心”至今的大本营。
成长的陪伴不可或缺,然而在物质相对匮乏、留守儿童较多的农村,陪伴却那么奢侈。郑红琴下定决心要把这件事做下去,还要做好做大。她说:“困难总会过去,孩子总会长大,我想做的就是让他们健康快乐地长大,不管原生家庭怎么样,他们都能成为最好的自己。”
2020年,在当地政府指导下,郑红琴注册了麒麟区初心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取名初心,寓意不忘返乡公益服务的初心,努力关爱、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用自己的生命经历去影响更多的生命。
为了给孩子提供更专业的服务,郑红琴利用在省城工作积攒的经验和人脉,到处找资源,上海多家早教机构参与到“初心”的建设和服务中,香港大学、云南师范大学、楚雄师院等高校的学生也纷纷来这里开展社会实践。昆明、曲靖的社工服务专业指导老师、心理辅导师为“初心”提供免费专业支持。一些志同道合的年轻人加入到“初心”。从2017年的小小猪圈开始,5年时间,初心社工组织招募固定工作人员9人,建立儿童之家5所,走访筛查困境留守儿童100余名,入户家访陪伴超过2000小时,个案关怀20余人,为3000余名儿童提供了课业辅导、课外活动、心灵陪伴、物资援助等服务,覆盖东山、越州两个镇。在他们的努力下,有的孩子放弃了辍学的念头,要用读书改变命运;有的孩子不再沉浸于疾病带来的负面情绪中,重燃起对生活的希望;有的孩子从内向胆小变得开朗活泼;有些孩子喜欢上了绘画或运动,人生因此有了更多选择……
郑红琴不仅看到了儿童,也看到了村里的孤寡老人同样需要关爱。郑红琴和团队连续4年举办“重阳节敬老爱老活动”,筹集助老物资价值20余万元,改善2000余名独居老人和困境老人的生活条件。她还积极鼓励当地妇女加入公益事业,给她们提供外出学习、团建的机会,让她们获得更多人生价值。
马豪
英雄故乡再现火中救人英雄
马豪,男,22岁,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青岗岭乡大营村9组回族村民,他品行优良、团结邻里、热心助人,面对熊熊火焰冲进火场勇救3名孩童,他见义勇为事迹在乌蒙大地中广为称颂。2022年,他被表彰为云南省见义勇为个人,被评为“云南好人”。
见义勇为 千钧一发火场救人
12年前,铁飞燕在四川绵阳勇救落水工人的事迹传颂在巴蜀大地、彩云之南及神州大地,至今仍被世人记起。如今,铁飞燕的故乡昭阳区青岗岭回族彝族乡大营村再次传出火中救人英雄,他就是青岗岭乡大营村9组回族青年马豪。2022年5月28日12时许,中国移动员工正在给马豪家安装视频监控,妻子马燕如站在门口看到了公路对面的村民杨某某家的房屋冒起浓烟,初始以为是在用柴发火,但看到烟雾越来越大,心想着可能是屋内着火了,便向屋内的马豪呼叫道:“马豪,杨某某家着火啦!杨某某家着火啦!……”听到妻子焦急的呼喊声,马豪丢下手中的工具与监控配件,大步流星地奔到公路对面杨某某家的院坝内,看到杨某某的大女儿(约8岁)牵着3岁的二弟、抱着不足1岁的三弟站在二楼的窗户前直喊:“救命啊!救命啊!……”受到烟雾的熏蒸,呼救声音也越来越低。不好,有孩子困在火场中了,马豪大步奔向门前,看到门是从外面锁着的,他来不及多想,抓起墙边的锄头将门锁砸开,迅速冲进屋内救人。
此时,房间内的火苗已经蹿上了二楼板面,楼板是木板铺就,已有20多年,干透的楼板迅速燃烧起来,整个房间已火苗乱蹿、烟雾弥漫。闪身进屋的马豪辨明方向后,迅速沿着房屋左墙角木楼梯奔上二楼,见到三岁的孩子后,一抱抱起迅速下楼,奔跑出门将孩子递给了孩子的爷爷。“看好孩子,我再进去救他(她)们两个出来!”马豪跟孩子的爷爷交代后,转身再次跳进火海中。此时,火苗已经蹿出了屋顶,整个房子被火海包围,马豪凭着第一次上楼的记忆方位,在浓烟中迅速蹿到窗子边,看到杨家大女儿抱着不足1岁的三弟,火势越来越大,多停留一秒都不知道会发生怎样的险情。马豪着急地对着杨家大女儿说:“你抱紧弟弟,我抱着你们俩出去!”然后迅速蹲下身,一抱将两个孩子抱起,大步奔下楼梯口,沿着着火的楼梯三步并成两步跳到楼下,迅速冲出火海,3人刚奔出大门,堆放在二楼的包谷棒因楼板被火烧后不能承重,两三千斤包谷棒就从二楼砸在了马豪等3人身后的地上,而3人的发梢已被火烧焦了。如果再晚几秒钟,就不堪设想。
随着大火的蔓延,村民们聚到杨家门前,拨打119、110报警,镇村干部、消防、公安等部门的人员也迅速赶往火灾现场参与救援。马豪在救出3个孩子后,转身回家扛上自己家的楼梯,将杨某某家电源线剪断,又迅速投入到救火的行列中,经过两个多小时扑救,火灾终于扑灭。原来,杨某某的妻子吃完饭要到地里劳作,想着自己家就在公路边,怕孩子到外面玩耍发生意外,便将大门向外反锁,让孩子们在家中玩耍。孩子玩打火机不慎将屋角的沙发点燃,引发了此次火灾。
说起这次火中救人是什么激励着他时,马豪说,他从小就受到了铁飞燕事迹的影响,从那个时候起,马豪的心中早就埋下了见义勇为的种子。
坚毅善良,他以大爱救人
“如果现在再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也会毫不犹豫地救人!”马豪坚定地说道。被救孩子的爷爷说:“马豪是我们家的大恩人,如果没有他勇敢地冲进火场中救出我的3个孙子(女),也不可能有我们现在完整的家。”说起马豪,马豪的父亲马本全也极为自豪:“马豪虽然书读得不多,但他平时很听话,别人遇到什么困难,他都会主动地去帮助他们,从不计较得失。”大营村党总支副书记马永让称赞马豪在村子里是一个热心人,不管是植树造林,森林火灾扑救,还是饮水管道安装、沟渠清淤,他都积极参加,是村里的热心人。
在无情的火灾面前,在人命关天的紧急时刻,回族村民马豪以心中的大爱,凭借一己之力挽救了汉族杨某某家孩子的生命,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临危不惧、舍己为人、守望相助的传统美德。生动展现了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深厚情谊。
 
冯菊芬
保洁大姐面对巨款不动心 坚持本心扬正气
冯菊芬,女,1982年6月生,红河金辰物业服务有限公司蒙自分公司环境维护员。2022年7月,冯菊芬打扫卫生时,扫到4万余元,她第一时间联系物管,及时将现金交还失主。日常生活中,冯菊芬为人处世诚实守信,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待人和蔼可亲、热情友善,大家都对她赞不绝口。冯菊芬先后荣获“红河好人”“云南好人”等荣誉。
拾金不昧,扫到巨款不动心
2022年7月的一天,冯菊芬像往常一样在认真打扫着小区,抬头擦汗间,她隐约发现单元门口有一个红色手提袋。她正打算把垃圾清走,拎袋子却发现的重量不对劲。疑惑地打开一看,竟然是好几摞百元大钞,当时可把她吓坏了。面对这笔巨款,冯菊芬的第一个念头却是“失主肯定很着急,怎么也得把钱还给失主”。于是,她立刻拿出电话向主管汇报了此事,并积极配合物业管家,寻找失主。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用最快的速度,最短的时间,于当日下午找到了失主。在确认失主身份后,冯菊芬便把4万余元现金归还到了失主柏先生夫妇手中。
柏先生夫妇被她这种拾金不昧的高尚品格深深感动,并为冯菊芬送上了一面锦旗表示感谢。尽管自己每个月的工资仅2000元,家里也没什么收入来源,这几年给父亲看病还欠下了上万元的外债,4万多元对她来说不吃不喝也得省上两三年。但她却说,“这只是一件小事,我想每个人遇到这种情况都会这样做,做事不能只想着钱,还是要凭良心的。”
事后,她的事迹被宣传出来后,有人议论,“没人看到,也没有监控,这笔钱冯菊芬完全可以自己拿着用的”。但是冯菊芬表示,这钱不是我的,我就不能昧着良心拿起来,我挣钱要挣得正大光明,花的时候才心安理得。
信守承诺,言传身教影响女儿
冯菊芬历来信守承诺,为人善良。女儿七岁时,朋友的妈妈过世了,因朋友身单力薄,她答应朋友帮忙一起料理老人的后事。可是到了第二天,女儿却生病且高烧不断。当她知道后,只能安抚下女儿,把女儿交给了爷爷奶奶,交代几句匆匆离开了。办丧期间,她一直和朋友忙前忙后,直至把老人安葬,一切安排妥当她才回家。女儿责怪妈妈不爱自己,因为半夜发烧都是爷爷奶奶送自己上医院。冯菊芬心头一酸,内心对女儿充满了无限的愧疚,但她还是耐心开导女儿,向女儿道明原委,最终获得女儿的理解。
高中的女儿说:妈妈从小就教育她要讲诚信,答应别人的事一定要做到。记得女儿读五年级时,几个同学准备邀约周末去看望生病了一个星期的同学,并且给她补补落下的功课。可是到了周末,天变了,特别冷,还下起了雨,其他同学都没有去,只有冯菊芬的女儿去到了同学家,还给同学补习了功。正是因为传承了良好家风,女儿在同学中也非常受欢迎。
勤勉尽责,把诚实守信当习惯
冯菊芬已经把诚实守信当成了一种习惯。物业公司负责人对于冯菊芬捡到巨款交还失主这件事毫不意外。冯菊芬并不是第一次捡到东西了,工作时,在小区花园里、楼道间、小广场上,会捡到业主们遗落的雨伞、衣物、钥匙、孩子的玩具等,她每次都会交到物业处,物业再让失主来认领。即使冯菊芬家庭经济不是很好,但却不是爱占小便宜的人。冯菊芬不仅诚实守信,还是个“热心肠”,大家都亲切地叫她“菊芬”。遇到临时的工作安排,也从不抱怨,总是什么活都抢着干;遇到交接班的时间,同事临时请假,为了不影响工作,当即就向主管申请连续上班的请求。每当提起冯菊芬,大家都会发自内心赞扬她几句,有人说她就像每天都加满油的发电机,永远动力满满;有人打趣地说“看到她认真工作的样子,自己都不好意思偷懒了”。
凡人善举,彰显社会正能量,对于生活不算富裕的冯菊芬来说,面对金钱巨大的诱惑,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诚实守信、拾金不昧”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保洁员,让人们看到普通劳动者身上朴实而又弥足珍贵的闪光点,折射出高尚的道德情操,温暖着人们的心灵。
 
杨明金
电影放映员一颗红心守承诺 在高山峡谷点亮电影之光
杨明金,男,1977年6月出生,中共党员,泸水市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员。自1998年至今,杨明金凭着对电影事业的一腔热情,不讲报酬、风雨无阻,一心一意为群众播放免费电影。他穿梭于怒江大峡谷两畔的各村寨之间,24年间播放电影4500余场,观看群众达50万人次,为农村群众送去了精神文化大餐。
“不务正业”的轮胎店老板
今年45岁的杨明金,是泸水市一家轮胎店老板,靠修轮胎维持一家的生计。24年前,他从汽修学校毕业,赊购了一台电影放映机,开始了无偿放映之路。凭着对电影的热爱,杨明金白天干活挣钱,晚上为群众放电影。从1998年开始,杨明金带着自购的设备和自己租来的影片,在无任何补助的情况下风雨无阻一干就是15年,却从未收过群众一分钱。直到2013年,杨明金正式成为一名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员。杨明金曾在放映笔记里写过这样一段话:“我用电影为观众带去了欢乐,我也从放映中体会到了无穷的欢乐,对放映的这份痴情将陪伴我的终生。”
心系群众的“红色放映员”
杨明金从小喜爱电影,特别是对红色电影情有独钟,他说,红色电影中的英雄人物总会给自己带来强大的精神力量。他为群众播放的电影,也带着一股浓厚的红色气息,带着满满的正能量。脱贫攻坚期间,杨明金更是对影片精挑细选,用红色影片去感染群众,提振群众精气神。他放映的科教短片,常成为农民朋友致富的“金钥匙”。群众观看杨明金的电影,收获的不仅是文化生活,更是充满红色气息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利用放电影的契机,杨明金主动为困难群众提供帮助,他在组织为山区的小朋友募捐书包、衣服、笔等爱心物资的同时,还自掏腰包进行帮扶,20多年下来,杨明金早已记不清为贫困家庭孩子买了多少衣物。
信守承诺的人民服务员
为群众放好免费电影,是杨明金自小立下的誓言。杨明金手上有一个笔记本,上面清楚的记录放映计划,只要一个电话,不管有多远、观众有多少,他都会信守诺言准时到场。2009年,群众观影时的一句“要是电影也能讲傈僳话就好了”感叹,引起了杨明金的深思,杨明金拿着图纸研究了三个多月,通过涂磁技术,把汉语转成傈僳语,民语电影之花从此在大峡谷恒久绽放。2018年,一场突如其来的家庭变故,让杨明金永远失去了一岁的小女儿,妻子也重伤长期住院治疗,这让本就困难的家庭雪上加霜。不管日子再怎么艰难,杨明金始终坚守在电影放映之路上。一辆皮卡车、一台放映机、两只音响、一包幕布和幕架,8700多个夜晚带着这些全部“家当”翻过多少山、绕过多少弯,杨明金早已记不住,唯一确定的是,没有耽误过一场。
无私的电影文化传播者
杨明金在走村串寨放映电影的同时,总喜欢搜集那些散落在乡村的 “影视文物”,在他眼里,这些老物件是见证中国电影成长的里程碑。他自学修理,让这些临近报废的老物件正常运转起来。前后共收集放映机700多套、胶片1300多部、海报3000多张。为了让更多群众走近电影文化,杨明金在社会各界帮助下成立了两个电影博物馆,并免费对外开放。他自己做起了解说员,以详实的讲解,引导群众热爱观影事业,热爱中国电影。截止目前,电影博物馆的观展人数已达40000余人次。
对杨明金而言,放映电影的过程就是经历人生的过程,黑色的胶片、沉重的设备、从黑白到斑斓的影像,伴他走过了20多年,放映的道路上记载着他人生的酸甜苦辣,而他,默默地演绎着无悔的“光影人生”,始终如一履行着为群众放好免费电影的诺言。杨明金说,他的电影永不散场,只要还有人看,他会一直放下去,放到老,放到抬不动机器为止!
 
范志伟
生物医药高端制造设备的“守护神”
范志伟,男,1960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机械维修工,高级技师。他1979年进入云南白药厂,由此开启40多年对生产设备“望闻问切”的诊断和治疗。在制药设备技改创新、进口高端关键配件国产化,带徒育人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近年发表论文3篇,取得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8项,获云南省发明专利一等奖和中国专利优秀奖。为企业创造的直接经济效益超过2500多万元。被授予云南省五一劳动奖章、云南省劳动模范,获兴滇人才奖、全国技术能手、国家技能大师等多项荣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勇于突破,设备技改创新,提升生产效率
他工作40多年,对提高和改善设备性能始终葆有积极的热情,带头并参与完成公司上百项设备技改,经他技改创新的设备,故障少了,效率高了。他常说:“我们把设备优化好一点,工人就可以轻松一点。”当他看到云南白药散剂因为使用20世纪80年代的设备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度大时,大胆提出改善设备性能来提高生产效率。亲自在设备现场蹲守多日寻找问题,提出采用偏心振荡桥提高粉柱下落均匀性的办法,台班产量提高20%,年产值提高6000万元。这样的技改还有很多,带领团队研制的双侧贴签机填补了国内行业应用空白,气雾剂产品贴签效率直接提高一倍。还有自动剥粒机、自动破囊机等制药生产的辅助性设备,这些设备由于使用的局限性没有公司愿意开发,只有他多年如一日始终坚持开发,以创新的方式和工艺,彰显了中国中医药制药装备维护工匠的风采。最终成果不仅在白药生产线应用,还在行业内部分公司得到推广使用,效果显著。
潜心钻研,突破国外技术,提高配件模具国产化率
长期以来,范志伟在进口高端设备维护抢修中勇于担当和突破,敢于挑战向国外权威说不,这种精神让他在公司进口生产线的关键配件、模具国产化推进工作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刚开始接触进口生产线,看到眼前全英文的界面,范志伟一下子慌了:“看不懂字就像盲人摸象一样,不清楚设备原理那还怎么维修”。面对眼前的困难他没有被吓倒,下班后立刻跑到新华书店买了一个文曲星,回来就一个单词一个单词的对照翻译,日积月累,光笔记就记了十多本,就这样堆起来有一人高的英文说明书硬是被他看懂了。他也逐渐成为公司进口生产线的维修专家。经过二十年潜心研究,气雾剂生产线关键组件高效灌封头的自主开发,6瓣核心封口爪的研发改进,已经超越了原欧美厂家的水平,产品控制精度与配件使用寿命均明显提高;攻克关键模具的自主制作,让云南白药48条生产线的关键配件模具国产化率达到98%以上,摆脱了对国外的技术依赖,打破了国外对高端制药装备技术封锁和垄断,此项累计为企业节约采购成本3000多万元。
忠诚企业,带徒育人,担任院校教师开展技艺传承
范志伟忠诚企业,他常说国家和企业培养了自己,他有责任薪火相传为公司培养更多技能人才。工作43年,至今依旧亲自带徒传艺,把平时工作积累的经验和技法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徒弟们,并且坚持育人先正己、育人先育德。在他身教影响下,共带徒20余人,1人获“兴滇英才首席技师”称号,2人获“云岭技能大师”称号,2人获“春城计划首席技师”称号,1人获“云岭工匠”称号。此外,在历次云南省技能大赛钳工竞赛的比拼中,有2人获第一名,2次获团体一等奖。同时,他也不忘回馈社会,在忙碌工作之余,还坚持在昆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云南机电职业技术学校等多所学校担任特聘教师,参与学校机械教学课程设计,为学生讲授《钳工知识》《设备技术》等课程。
 
李邦红
点亮未成年人心灯的“爱心使者”
李邦红,女,1983年2月出生,临沧市临翔区人民检察院检委会专职委员,临翔区“恒春未检”工作室负责人。她用自己的力量,点亮未成年人的心灯,为他们的成长护航。她先后荣获了云南省三八红旗手、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先进典型 “最美志愿者”等荣誉称号;被评为云南省唯一的“中国网事·感动2022”年度人物,在全国网民中影响巨大,点击浏览量破100万+。
用爱温暖人心
“我无法接受未成年人的沉沦,因为他们的人生还有无限可能。”带着这种想要保护每一名未成年被害人、想要挽救每一名涉案未成年人的初心,李邦红自学获得“高级心理咨询师”证书,攻读了中国政法大学法学硕士学位,放弃业余休息加入临翔区妇女儿童维权关爱中心法律维权志愿服务队,为每一个需要的孩子提供最专业的志愿服务。
她带领办案团队对涉罪的200余名未成年人犯罪嫌疑人制作社会调查报告,开展一对一帮教,对未成年家长开展亲职教育200余次,纳入帮教的涉案未成年人全部无痕回归社会,帮教20余名未成年人回归学校,帮助100余名受害未成年人走出阴影。
用爱救助弱者
2020年8月,李邦红收到父母遗弃亲生孩子的案子,当时她很愤怒,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通过办案调查了解,原来这名婴儿患有先天性唇腭裂,父母承担不起高昂的手术费,才把孩子遗弃了。李邦红克服困难,想方设法救助孩子。办案之余她四处奔走,联系临沧市各大医院,希望能够为孩子找到免费做手术的地方,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有医院同意免费为孩子进行手术。后来,孩子的父母受到了法律的严惩,李邦红也他们进行了严肃的训诫。当孩子的父母得知,李邦红一直为孩子奔走时,他们泣不成声,深深地忏悔自己放下的错误,向李邦红保证一定将孩子抚养成人。
“星星永远不会惧怕黑暗,因为越黑暗星星越闪耀。”面对困难时,李邦红的爱迸发出强大的力量。李邦红带领团队先后建成未成年人一站式保护关爱中心、未成年人观护帮教基地、未成年人乡村振兴社会实践基地、未成年人法律维权服务点、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站等一批实践基地。
李邦红每年都会定期举办法治夏令营、每月定期推出“恒春未检”法治电台节目、定期在社区开展“法治+”亲子读书沙龙等品牌活动,当地干部群众无不为李邦红的团队竖起大拇指。
用爱标识理想
9、10、20000,看上去,这就是一组普通的数字,但对于2万多个家庭而言,这是李邦红给他们的一份爱。为了让更多未成年人远离犯罪,这些年来,李邦红的足迹遍布9个乡镇街道、10余个偏远山村学校,在超过2万余名祖国“未”来的花朵的内心播撒下了法治的种子。在她的助推下,辖区各中小学校都配上了检察官“法治副校长”,保障送法进校园、校园安全检查等活动得到定期开展。
“保护每一名未成年被害人、挽救每一名涉案未成年人。”这样的职业理想,推动李邦红这个年轻的女检察官一路向前。她一手建立的“恒春未检”工作室和“恒春之都”的城市名片一样闪亮;她率领的“恒春未检”团队被省人民检察院表彰为“全省未成年人检察工作优秀团队”;她创立的“四个三”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法,成为全国检察机关典型经验……
一路走来,李邦红用爱诠释自己的职业,用爱标识自己的理想,在未成年人的世界里,她是真正的“爱心使者”。

李学平
从“一五”到“八五”  彝族干部37年超长在线普法路
李学平,男,彝族,1964年4月出生,中共党员,元谋县司法局一级主任科员。他一生只做了一件事:普法。从“一五”到“八五”,他以润物细无声的默默耕耘,将法治这颗种子播撒在万千群众的内心深处。曾获评中宣部“全国普法工作先进个人”、“2020年度云南省十大法治新闻人物”称号、被省委、省政府授予云南省第七届“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光荣称号。他的事迹《三十五年普法路》在云南电视台“情暖人间”栏目播出,在人民日报、新华每日电讯·成风化人,中国长安网、中国普法网等各大媒体宣传报道,人民日报客户端浏览量突破20万人次。
在松树火把下开始普法
1986年,“一五”普法规划实施。领导考虑到他年轻,又是彝族干部,就派他去当地彝族群众聚居的元谋县元马区凉山地区开展普法工作。他发扬能吃苦的特点:跨上帆布包,踩着一双半旧的解放鞋,踏遍了山里的村村寨寨。
1986年冬天,凉山地区连续下了几天雪,一片白茫茫,找不到山路出行,多处被大雪压段的树木挡住了去路,七里多的路程,手脚并用走了三个小时,饥寒交迫赶到普法目的地。村干部召集村民开会普法,他拿着《九法一条例问题解答》“一个词一个词蹦”,会没完,人快走光了。一位老大妈一脸茫然地说:“你到底讲了些啥,能说点我们听得懂的吗?”他无比尴尬。为此,他想了不少办法,比如放电影,电影放起来,村民们从十里八乡赶来,他就在电影放映时“插播”普法宣传。为了拉近群众和法律之间的距离,他将相关的法律条款翻译成彝文,在火塘会上使用民族语言进行法治宣传,从此不再受到排挤,在群众“边爱边恨”中,普法宣传之路艰难地向前走着。
一天,一名60多岁的大妈因赡养纠纷向李学平求助。大妈一共育有3个子女,她选择让小女儿为自己养老,希望大女儿给些赡养费用。然而,按照当地的习俗,为父母养老的子女可以继承家产,其余子女可不再尽赡养义务,大女儿坚持要按习俗办,村里老人们也都支持依照祖宗的规矩办,万般无奈之下,大妈想起了李学平,依稀记得他到村里普法时曾提到,“有个什么法专管儿女不养父母的”。李学平得知情况后,反复到大妈的大女儿家进行调解,把关于赡养的法律法规讲得明明白白。最终,大女儿同意给母亲支付赡养费。这件事让很多村民知道,“法律,是用得着的”,渐渐地,听李学平讲“法”的人也多了起来。
从跳脚闹骂到“民告官”的进步
“二五”普法期间,他欣慰地看到了自己的普法成果:一户村民因土地纠纷,对县里某部门提起行政诉讼。“以前遇到类似事情,村民都是去机关里跳着脚闹骂,现在晓得用法律手段‘民告官’了,实在是一大进步。”他很有成就感。
1998年8月,元谋雨量特别大。一天,他带领工作队一大早就前往50公里外的老城乡老者格村委会彝族地区开展普法工作。顺山箐到波支河,由于上游雨量大,河水暴涨。虽然道路泥泞湿滑,身处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大山深处,但为了不耽搁第二天的村民学法会,勇敢冒雨前行。围绕河道来回强渡漫过腰杆激流险滩10余次,又爬行蜿蜒崎岖陡坡9余里,到村委会时全体队员像落汤鸡一样,精疲力尽,冷得瑟瑟发抖,全身体上下衣服没有一处是干的,李学平身体多处受伤。“你们冒险前来为我们讲法律,谢谢你们!”当地群众称赞道。
“我宣传的时候,法律条文要念,但更多是要用老百姓能听懂的话进行解释,或者用身边的例子说服他们。”37年他坚持“法律七进”活动,共宣讲900多场次。
“退休前多做一点普法工作”
他回顾“一五”到“八五”的普法路,他感慨,从普法方式变化中,能看出法治中国的建设进程和巨大进步。也感慨有一件遗憾事。2008年元谋县发生的“8·30”6.1级地震是他内心深处最痛的记忆。“灾情就是命令!”地震发生后,他奔赴江边乡阿卓村委会鸟姑村民小组抗震救灾一线时,家里来电:“父亲患脑出血,不会说话了,赶快回来见最后一面……”作为人子,他深知赶回家的重要性,但作为一名普法干部,他不仅要带领大家抗震救灾,还肩负着普法维稳的重任。他最终选择了默默承受无法照料病危父亲的心理煎熬,待抗震救灾工作进入恢复重建后,他才请假回家。几天后,父亲病逝,他匆匆办完后事,又重返工作岗位,竭力为抗震救灾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
他还编写含有法治宣传内容的花灯126首、彝族左脚舞歌曲13首,还拍摄法治宣传教育专题片《热坝说法》15集,在县城区建设1个法治文化中心、1条法治文化街、1个法治文化广场,创办普法微信公众号,创建国家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1个、省级7个、州级13个、县级77个……法律正以愈加通俗易懂的多面孔,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他还有一年多就要退休了,他心里牵挂的依然是奋斗一生的普法事业。他说,今年开展“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和“八五”普法中期检查工作,在退休前为普法多作一点事。

杨丽友
十年环卫青春 守护万家洁净
杨丽友,纳西族,1992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投资控股集团环卫公司文化垃圾填埋场环卫工人。作为一名90后年轻人,始终秉承“宁愿一人脏、换来万家洁”的环卫精神,为守护万家洁净谱写了一曲新时代古城好人的赞歌。先后荣获2021年度丽江市劳动模范荣誉称号、2022年第二批“云南好人”荣誉称号。
没有一人脏,哪来万家洁?
古城区文化垃圾填埋场离城区20多公里,海拔2488米。夏季烈日炎炎,阳光直射下覆盖在垃圾堆上的HDPE土工膜使整个垃圾填埋场如同蒸笼,堆积如山的垃圾在阳光下高温发酵后,散发出的恶臭气味让人感到窒息,强烈的紫外线狠狠地打在杨丽友的脸上,让他的皮脱了一层又一层;冬天寒风凛冽,天还未亮,杨丽友迎着刺骨的冷风去清理覆盖在车窗上的霜,有时机械设备出现故障,他要在寒风中检修被铁丝缠绕不能运转的机械,寒气冻得他双手皲裂、失去知觉,手上布满了老茧和冻疮。
“10年了,无论是烈日炎炎,或是滂沱大雨,在垃圾堆里摸爬滚打,尽管身上恶臭缠身、蚊虫叮咬……但一想到我们生活的城市变得越来越美,就觉得一切付出都值!”这是杨丽友说过的一句话。10年来,除了新婚这一年回去吃过年夜饭,每年除夕都在填埋场度过,对此他从来没有一句怨言,他常说,“不管什么工作都需要人去做,环卫工作虽然苦,但用一身汗水换来一片洁净,这是最有意义的事情”。
干一行,就要干出个样儿来
2021年4月,丽江市生活垃圾由填埋处置进入了焚烧发电阶段,填埋场的工作量减少,杨丽友又主动请战到工作环境恶劣、任务繁重的餐厨废弃物处理中心工作。杨丽友刚上岗时,即便戴着厚厚的口罩,餐厨垃圾的恶臭气味仍让人难以忍受,他常常是吐了再耙、耙了再吐,没过几天,人都瘦了一圈。“带我入行的师傅告诉我,工作一定要认真做,我们这一行是累点臭点,可总是要有人去做啊。”他暗自下决心:既然干上这一行,就要干出个样儿来。
餐厨处理中心设备原由第三方管理公司管理运行,为解决设备移交后公司无技术人员运管问题,杨丽友刻苦钻研,积极联系省外专家,请教技术人员,逐渐掌握技术,提出改造自控设备建议,大大提升了餐厨废弃物处理效率,很快成为公司骨干员工,同时,提出了在水热车间安装气浮设备的建议,每年为公司节约了渗滤液处理成本近20万元。
助人为乐,平凡善举暖人心
2018年3月,文化垃圾场附近村庄的山林因风高物燥发生火灾,杨丽友接到救援通知后立即和同事赶往现场,抱着灭火器、水枪与大火展开了一场搏斗,衣服被烧着了,胳膊被树枝划破了,但他没有退缩,终于在大家齐心协力下扑灭了山火。
2019年6月3日,丽江市老凤祥银楼珠宝店不慎将价值1.8万余元的一个金镯、一枚金镶玉倒入垃圾车,接到珠宝店的求助电话后,杨丽友和工友们忍受着垃圾的恶臭,用双手一遍遍在垃圾山体中翻找,犹如大海捞针,3个多小时后,终于找回了失物。珠宝店万分感激,送来了“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的锦旗。
假如青春有誓言,他在垃圾填埋场的无声坚守最为嘹亮;假如青春有底色,他的底色就是一抹党旗红。杨丽友说,他无悔自己的选择,将继续用心用情用力做好本职工作,在垃圾填埋场书写灿烂的青春誓言!
汪磊
激流勇进铸忠诚
汪磊,男,汉族,四川大邑人,中共党员,大专学历,1995年12月出生,2014年9月入伍,生前系云南省文山州丘北县文秀路消防救援站装备技师兼三班班长,三级消防士消防救援衔。参加工作8年来,先后3次被评为优秀士兵、优秀消防员,6次受到嘉奖。2022年5月27日,汪磊同志在参加文山州丘北县平寨乡抗洪抢险行动中壮烈牺牲,把生的希望留给了战友,年仅27岁。
山洪来袭 奋不顾身
2022年5月26日,文山州多地陆续遭遇暴雨袭击,丘北县多地降雨量均超过100毫米。特大暴雨导致丘北县清水江水位急速上涨,沿江乡镇遭遇50年一遇的山洪侵袭。5月27日0时46分,文山州消防救援支队接报:洪水进入平寨乡木柏村委会纸厂村一村民家中,2人被困。支队立即调派丘北县消防救援大队2车12人前往救援。水域救援骨干汪磊主动请缨,乘坐首车前往救援。1时57分,当救援分队赶到距救援点不足150米的位置时,湍急的清水江支流黑纳河挡在了面前。平日里仅有4、5米宽的河道,已暴涨至20余米。唯一能通过河面的,是一座只能供小型车辆通行的混凝土桥。
带队指挥员命令汪磊率先通过桥面,侦察通往村庄的道路情况。到达对岸后,汪磊发现入村道路已被河水淹至齐膝处,靠近淹水道路一侧的桥洞下,已掉落一辆地方小型车辆,搭载救援人员及橡皮艇的运兵运装车不具备通行条件。此时,河面水位已与桥面平齐,由于水流湍急,无法直接利用橡皮艇划到对岸实施救援。被落水车辆阻挡的一侧桥洞上游出现回流区,可由救援人员在此展开橡皮艇,用牵引绳将艇沿被淹路基向上划行,至被困人员位置实施救援。如果发生意外,也能借助舟艇疏散转移。
作战人员简单商议后,决定立即展开救援。凭借过硬的水域救援本领,汪磊作为引导员,冒雨摸黑走在队伍最前面。当救援分队正在桥面下放橡皮艇时,混凝土桥突然垮塌。千钧一发之际,汪磊一把扶住身旁失去重心的战友郑传江,顺势用肩膀奋力顶住急速前倾坠落的艇身,防止橡皮艇将大家一起拖拽到洪水里,并大声提醒大家“快撤!”。随着一声巨响,另一半桥面也承受不住洪水冲击轰然坍塌,汪磊等5名队员和10名地方人员不幸落入汹涌的洪水中。
垮塌的桥体和咆哮的洪水朝着橡皮艇和汪磊冲击过来,还来不及反应,汪磊就淹没在了洪流中,橡皮艇被冲到了距落水点5米远外的灌丛里。“汪磊!班长!”战友们在河里、在岸上大声呼喊,但黑暗中除了洪水和暴雨声,再也没有听到汪磊的声音。
经过持续搜寻,终于发现了汪磊的遗体,他年轻宝贵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27岁。
奉献红门 争当尖兵
在农村长大的汪磊,虽是家中独子,却从不娇气,“多干活、少说话”一直是他的“口头禅”,日常工作积极主动、一丝不苟,训练成绩始终名列前茅。
2017年任班长和装备技师以来,汪磊总是脏活累活抢着干、灭火救援冲在前。站里的10辆消防车、283件(套)灭火救援器材装备,他件件会用能修;每次带班组织训练,他总是第一个操作示范,叫响了“看我的!我先上!”的响亮口号,连续6年参加支队执勤岗位练兵比武,2019年为丘北大队荣获全支队团体第一名发挥了关键作用,并代表支队参加总队后勤岗位练兵比武,获机动链锯操单项第二名。
2021年,在县城一民房火灾扑救中,汪磊左腿被高温蒸汽烫伤,但他每天忍受着伤痛参训组训,腿上的皮磕破了一层又一层,从不叫苦叫累。当年,其带领队伍参加了支队岗位练兵比武,获团体第二名的好成绩。同年,汪磊作为丘北大队唯一推荐对象,参加了总队水域救援技术师资骨干培训班,以优异成绩取得水域救援R1、R2级资质证书,是全支队4名水域救援骨干之一。
爱洒驻地 情暖丘北
丘北是文山州灭火救援任务最重的县,在这里驻守8年的汪磊,早已把丘北当作自己的第二故乡。大队荣誉室里、走廊墙上,到处都有汪磊勤学苦练、英勇战斗的身影。
2021年,丘北县温浏乡平翁村一名老人不慎坠入近50米深的山洞,汪磊和战友们迅速赶往处置。面对深不见底的山洞,作为攻坚队员的他主动要求下洞施救。汪磊与站干部紧贴长满杂草、凹凸不平、十分湿滑的洞壁艰难到达洞底后,克服体力透支、空气稀薄等困难,利用救生担架成功将老人遗体转运至地面。事后,老人家属专门给大队赠送了“不惧艰险、一心为民”的锦旗。
2021年9月,汪磊与在麻栗坡县杨万乡卫生院工作的张琼仙领取了《结婚证》。由于两人工作地相距170多公里,加之地处中越边境的文山州多次出现疫情,两人的婚礼一推再推。他和妻子本已约定,等疫情形势好转马上举办婚礼。可2022年以来,麻栗坡县先后发生两轮疫情,妻子作为一线医务人员,义无反顾坚守岗位,汪磊也一直战斗在丘北县防疫消杀、人员排查、设卡管控一线。一直盼着幸福步入婚礼“殿堂”的张琼仙,等来的却是永远无法举办的婚礼,那装扮绚丽的婚房永远等不来属于它的主人……
入队8年来,汪磊同志先后参加灭火救援战斗900多起,营救被困人员50余人,疏散转移群众120余人。他把宝贵的青春、满腔的热血献给了丘北,献给了他热爱的消防救援事业,用生命践行了“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的铮铮誓言!
朱国庆
90后辅警坚守1500余天 让边境绽放枫桥之花
朱国庆,男,哈尼族,1990年10月生,中共党员,云南省红河州金平城关边境派出所辅警班长、“国庆”警务室负责人。自2018年8月加入辅警队伍以来,朱国庆处处以一名共产党员和人民警察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时刻牢记并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2019年,朱国庆主动请缨常驻金平县瑶家新寨,成为守护村寨安全和幸福的唯一警力。朱国庆先后荣获云南省公安厅“五优”群防群治力量、云南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云岭国门”抗疫先锋、“红河好人”“云南好人”等荣誉。
一个人的警务室
金平县地处祖国西南边境,与越南山水相连,地势路况复杂,便道小道较多。在瑶家新寨旁就有一条可以绕开检查站、偷渡入境的山间小道。为将这一隐患彻底“堵死”,金平城关边境派出所决定,选派一人常驻警务室。得知情况的朱国庆主动请缨,2019年1月,他成为了瑶家新寨警务室第一位且唯一一位主人。
尽管来之前,朱国庆对当地艰苦条件已经有思想准备,但刚到警务室时,他还是被这里的“简单”震撼了。警务室改造前曾经是村里的一间活动室,坐落在村寨半山腰一片空旷的操场上,潮湿的房间除了四堵墙、一张床,空无一物。由于位置偏远,出行也变得异常艰难,买东西必须搭车去15公里外的县城。相对于条件的艰苦,无人倾诉的孤独更加难熬。但警务室偏僻的位置、艰苦的条件并未挡住这个干劲十足的小伙。走进如今的警务室,窗明几净,书桌上的陈设简单整齐,连支钢笔都被摆放得规规矩矩;一块不大的写字板上列满了工作、起居的计划和日常巡逻的情况,详细记录着他坚守这里的点滴时光。
一腔热血写春秋
“刚来的那段时间,就连村民的眼神里对我都是充满了戒备。”回忆起刚入驻警务室的日子,朱国庆记忆深刻。瑶家新寨共有35户160名常住人口,辖区面积约2平方公里。第一次走访朱国庆便碰了一鼻子灰,这对他来说是个不小的打击,但他没有因此灰心,而是及时调整了思路:先干事、再说话、后交心。
一次闲聊从村长口中得知,村里盘某的户口和妻子不在一个本子上且无法办理结婚证,两口子为这事很是苦恼,原来因为男方丧偶后未及时注销户口,便和现任妻子生活在一起5年。在朱国庆来来回回帮他们咨询政策、开证明后,两口子终于在民政局办理了结婚证,户口问题也迎刃而解。当他把户口本递到盘某手中时,盘某激动得话都说不出来,紧紧握住朱国庆的手久久没有松开。这让他第一次体会到了驻村工作的成就感和满足感。为了更好地和老百姓沟通,他还练就了一张“婆婆嘴”,会几种民族语言,和村里的群众打成一片。他一心沉在村寨里,无论寒风酷暑,还是白天黑夜,他总是那样马不停蹄地忙碌着。
一副铁肩担道义
作为村里唯一的常驻警力,朱国庆一到警务室便摸清了遍布在山林里的每一条便道,他明白,要想守住山林里这道没有大门的“关口”,必须依靠群众的力量。他迅速组建起一支“护村队”。“护村队”逐渐由刚开始的3人发展到如今的12人。工作中他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一副“螳螂腿”,一眼识别出可疑人员,当街“秒撂”偷车贼、“扫堂腿”制服盗窃“惯犯”、驾车“追捕”四公里擒获逃跑嫌疑人……驻村以来,瑶家新寨实现了零警情、零发案、零纠纷、零上访,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平安村。
在瑶家新寨,朱国庆是村民眼中细心的“村儿子”,而在执法现场,他是温暖的警察叔叔。2022年,金平城关边境派出所接到辖区群众报警称,一名男子藏身在边境某修车厂内吸食毒品,朱国庆和同事赶往现场。经现场尿液检测,结果呈吗啡阳性。朱国庆和同事正准备将张某押解带离现场时,张某的女儿突然从屋内出来,看着小女孩一脸茫然,朱国庆迅速将刚拿出来的手铐藏在身后不让小女孩看见。他说:“我也是两个孩子的爸爸,特别清楚一个父亲在孩子心中的形象有多重要,我想保护她爸爸在他心目中的好形象。”
守护边境安宁,服务边疆群众。朱国庆在“一个人的警务室”诉忠诚,用“悄悄藏起手铐”展温情,以“火眼金睛”“扫堂腿”守平安,其所在警务室被红河州边境管理支队命名为“国庆”警务室。朱国庆常说自己做的事情微不足道,但他的这些“微不足道”却让瑶家新寨的村民感到安心、感到幸福。
张应贤
“90后”女孩的拳拳孝心
张应贤,女,29岁,云南省昭通市永善县大兴镇人,2022年9月,她背着“袖珍”爷爷张自敏去北京看升国旗、爬长城的视频引发广泛关注,感动了无数网民,大家纷纷为她的拳拳孝心点赞。90后的张应贤用朴实无华的行动,向人们展现了新时代青年孝老爱亲的人间真情。
孤苦童年 爷爷成了唯一依靠
1998年,张应贤的父母离异后,母亲带着年幼的妹妹远嫁他乡,父亲以外出务工为由,将她留在了老家,从此杳无音信。而爷爷奶奶也因年老体弱,无力抚养年幼的她。失去父母庇佑的张应贤,起初还辗转于亲戚家吃饭、睡觉,但时间长了,也受到不少冷遇。
1999年,6岁的张应贤最无助的时候,自幼患侏儒症的叔爷爷张自敏向她伸出了援助之手。张自敏身高虽不足1米,但能在地里干些农活,加之略懂中医药理,经常领着年幼的张应贤种洋芋、种玉米、挖草药,生活虽苦一点,也能维持生计。此后,爷孙俩相依为命生活了10年。
为了让爷爷过上好日子,2009年,16岁的张应贤走出大山到浙江海宁的一家袜子厂当学徒。通过辛苦努力,她挣到了人生第一份工资——582元!当晚,她激动得整夜睡不着,第二天给爷爷寄了500元,自己留下82元。“很开心、很骄傲、很自豪。”回顾往事,张应贤至今记忆犹新。
多年来,张应贤辗转多地务工,但无论身在何处,爷爷一直是她心中最深的牵挂。每年她都要专程回老家看望年迈的爷爷,每次回到爷爷身边,张应贤不仅所有家务全包,还领着爷爷到医院检查身体,去集镇逛超市、买衣服,去江边公园散步、观光,让老人感受家乡发展变化。
圆梦北京 拳拳孝心走红网络
每次回到家,张应贤都会向爷爷讲述大山外面的故事,讲述国家的发展巨变,而爷爷的眼中总是充满无限的憧憬。看到爷爷年岁增大,已是满头白发,且腿脚愈发不便,张应贤心中萌生了一个想法:不管再苦再累,一定要带爷爷走出大山,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往后的日子里,张应贤工作更加努力、生活更加节俭,累并快乐着。2021年,她拿出积蓄带着爷爷去了杭州,第一次坐上了飞机,看到了西湖,还背着爷爷爬上了雷峰塔。
“爷爷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去北京看一看。” 张应贤一直把爷爷的愿望装在心里。2022年9月,她背着爷爷去北京爬长城、看升国旗。因为爷爷的个子小和腿关节变形,长城的台阶,很难爬上去,她就背着爷爷一步步往上爬。在天门广场,爷爷看不到升国旗的全景,她就把爷爷扛在肩上。在景山公园,爷爷心疼钱不愿坐缆车,她就背着爷爷走完了长梯。
以德报怨 用爱传承孝亲敬老
张应贤的拳拳孝心不仅体现在孝顺含辛茹苦养育自己的爷爷身上,即便是面对曾经抛弃自己的父亲,她也没有因此心存怨恨,而是选择用善良和孝心诠释责任、传递大爱。
2022年,张应贤的父亲因心脏病住院急需用钱,辗转联系上了女儿,面对曾经抛弃自己的父亲,她毫不犹豫地筹集了1万元给了父亲。对于她来说,曾经对父母的怨怼现在也已释然,心里想得更多的是孝顺和责任。
如今,张应贤爷孙俩虽然早已告别了过去的苦日子,但那段老幼相依的艰难岁月,积淀起亲人之间深厚的情感,从照顾爷爷的生活起居开始,到为爷爷洗头、剪指甲、买菜做饭,再到听爷爷拉二胡,陪爷爷聊天、逛公园……她多年如一日以实际行动回报爷爷,诠释着百善孝为先的真谛。
李沙衣
农村妇女无私大爱撑起两个家庭 用行动诠释孝道用真情谱写幸福
李沙衣,女,1974年10月生,中共党员,云南省红河州红河县三村乡补干村委会补干村村民。自2017年弟弟瘫痪以来,李沙衣无怨无悔地扛起照顾高龄母亲、弟弟及弟弟三个年幼孩子的重任。她从未怨言,从未放弃,乐观生活,用真情诠释孝爱初心,用实际行动践行为人女、为人姐、为人妻、为人母的高尚品质,谱写了一首新时代好人的优美赞歌。李沙衣先后荣获“红河好人”“云南好人”等荣誉。
坚持不渝托起全家重担
李沙衣是一个好女儿,也是一个好姐姐。2017年,在玉溪务工的弟弟李努者不慎掉进废井,经抢救虽保住了性命,却因此瘫痪在床,不会说话,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然而弟媳在出事后就抛下了一家老小。看到弟弟家庭的艰难困境,善良的李沙衣放弃广东的工作,毅然回到老家照顾高龄母亲和弟弟一家。从此,李沙衣肩上不仅承担着自己家庭的重任,也挑起了弟弟的家。弟弟瘫了6年,李沙衣坚持了6年,每天给弟弟擦身3次,做饭、喂饭、穿衣、按摩、端屎端尿,每夜至少起身3次照看,这么多年过去,弟弟身上没有一处溃烂,也没有一块褥疮,干干净净。她一有时间就陪着弟弟聊天安慰他,鼓励他战胜疾病痛苦。同时,李沙衣用心用情抚育高龄母亲和哺育孩子们,不仅承担着家里的各项开支,生活和学习上也无微不至地照顾。如今,弟弟的三个孩子都已上学。爱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虽然弟弟不会说话,但是他看在眼里,感恩在心里,他多次在人前落泪,看着为自己不遗余力的姐姐、健康快乐成长的孩子们,也慢慢对生活有所期待。平凡的乡村妇女李沙衣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乌鸦反哺、羔羊跪乳、姐弟情深的传统美德,树立了全村“孝老爱亲”的榜样。
以身作则铸就良好家风
李沙衣也是一个好妻子,一个好母亲。为了让常年在外务工的丈夫安心工作,她义无反顾地挑起了照顾家庭的重任,背着弟弟1岁的孩子洗衣做饭、料理家务、种地收割、照管另外年幼的孩子等,里里外外的活全靠她一个人,她一不叫苦、二不埋怨,艰难困苦的家庭被李沙衣用爱撑起,营建起一个充满温馨、和谐、幸福的家。李沙衣育有两个孩子,丈夫平时忙于工作,她更多地承担起孩子教育、管理。为了培养孩子成才,她重视对孩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思想教育,教育孩子学做“好人”、学做“好事,做对社会有所作为、有所贡献的人。她主张身教胜于言教,润物细无声地把“善良”“勤劳”等中华传统美德播种在孩子心中,以实际行动来教育孩子。在她的影响下,她长子考上云南农业大学,成长为一名有教养、有礼貌、讲文明、有素质的新时代优秀青年。她用自己最年轻的时光,多年如一日,将自己的青春年华都献给这个家,用自己那颗最善良的心温暖着老人、丈夫与孩子。
助人为乐带动乡风文明
李沙衣还是一位热心村民,一名优秀共产党员。她的“双肩挑”,凸显了新时代“巾帼英雄”的担当。她常说:“谁都有老的那一天,谁都会生病,我也有需要别人照顾的时候,我现在得做出榜样来,等我老了儿女才会孝敬我”。在村里,她帮助行动不便的邻居挑水劈柴,帮助年迈的老人梳头洗衣,为留守儿童洗头、剪指甲等。她爱的奉献,感动着邻里的村民,赢得全村的赞许,大家在闲暇时也都伸出手来帮助李沙衣一家,让她深切地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李沙衣积极投身乡村振兴和志愿服务活动中,她助人为乐,诚实守信,对身边的弱势群体应帮尽帮,答应别人的事不分大小,她都会全力做到。2021年,村里推广种植冬瓜,她积极响应号召,第一个带头种植。第二年,她种植的冬瓜获得丰收,带动了全村群众的种植热情,以实际行动发挥了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勿以善小而不为”,李沙衣作为一名平凡的村民,用“洗衣做饭、端屎端尿”等一个个小小的善举,潜移默化地走进群众心中,弘扬了“尊老爱幼”“助人为乐”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为社会树立榜样。大爱撑起两个家庭、以身作则铸就良好家风、助人为乐带动乡风文明,李沙衣朴实的身子里生长出来的善良、坚毅、向上、向善,像一束光,照亮身边的人。
微信扫一扫查看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