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阳新闻

阅读昭通·视界丨起舞山水间 乌蒙展新颜——昭通文化旅游工作综述

来源:昭通新闻网  更新时间:2023-08-23 09:02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虎伶俐


山花烂漫、幽谷纵横、清泉奔涌、苹果飘香……在第7届中国—南亚博览会昭通文化旅游展馆,20摄氏度的温度计、灵动飘逸的白云、色泽亮丽的昭通苹果等造型,精彩纷呈的节目展演、唯美大气的风光视频,紧扣“暑夏清凉游 昭通20度”避暑胜地开展宣传,VR沉浸式实景游览体验、非遗展示、现场有奖问答等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观展。

昭通位于云南省东北部,地处云、贵、川三省接合部的乌蒙山腹地,是四川盆地向云贵高原的过渡地带。自秦开“五尺道”、汉筑“南夷道”,昭通就成为中原文化进入云南的重要通道,是我国“南丝绸之路”的要冲,素有“锁钥南滇,咽喉西蜀”之称。

昭通境内群山林立,高原季风立体气候特征明显,受金沙江纵横切割,山高谷深,大山大水大峡谷构成了昭通异彩纷呈的自然景观:鹤舞高原大山包、古韵幽香昭通城、康养胜地大峡谷、千年古隘豆沙关、旖旎秀美小草坝、山涧飞瀑黄连河、秘境氧吧铜锣坝,高峡平湖壮美,天坑溶洞奇绝,森林公园神秘,高山草场宁静,雄山秀水动人心魄,让人流连忘返。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对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昭通市文旅系统牢牢抓住高质量融合发展主线,充分发挥自然资源和人文优势,坚持“以文促旅、以旅彰文、文旅融合”,文化事业更加繁荣,旅游发展逐步壮大,各项工作取得长足进步,文旅工作亮点纷呈。

文化艺术工作取得新成绩,创作各类文艺节目90余个,实施文化惠民演出5134场,开展云南省“文化大篷车”招标演出30场,儿童话剧《罗炳辉》录制完成。举办昭通市第三届民族赛装文化节,4个参赛作品进入云南省第五届群众文化“彩云奖”名单公示,2个节目参加第九届云南省花灯滇剧艺术周,舞蹈《高原的守候》获第十届“云南文化精品工程”奖。有序推进第七次全国图书馆评估定级,创新开展“读书漂流”“文化长廊”载体建设,绥江县“茧斋”智慧书屋入选云南“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市图书馆“互联网+24小时城市书屋”二期建成投用,“公共文化云”数字化信息化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乡村文化旅游能人”培训接续举办。

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实现新突破。加强文物安全巡查检查,为市级以上文保单位配备灭火器材,完成20余处文物修缮和抢险加固,开展朱提故城遗址、梁堆墓考古发掘,推进“三大电站”库区文物复建,完成1043处文物坐标点测量并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市委召开全市文物工作会,市人大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执行情况专项检查,进一步强化各级党委、政府文物保护工作。申报第二批省级革命文物51项,18个省级非遗项目获选公示,11件作品入选全省“非遗伴手礼”。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昭通段)建设,召开专题会议,充实工作专班力量,强化“月调度”机制,共整合建设资金4.62亿元,推进12个项目开工建设。完成1258个文物点信息调查,上报国家层面储备项目12个,落实规划编制经费100万元。

旅游高质量发展实现新跨越。规划“十四五”储备项目483个,策划“35102”工程项目45个,现有文旅康养产业链在库项目100个,总投资122.12亿元,其中14个列入全省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提升旅游品质,新创国家4A级旅游景区3个、3A级旅游景区5个,正开展第二批国家3A级旅游景区创建评定,申报1个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水富市邵女坪社区成功获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培育市场主体,新增许可旅行社6家,申报16家等级旅游民宿、37家省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推进2067家涉旅企业诚信评价、8家星级饭店复核全覆盖。落实助企纾困举措,出台激发文旅消费活力潜力“四条措施”。开展节庆会展、避暑避寒、文旅康养等宣传推介,强化旅游数据统计、旅游固投“周调度”和“一把手”外出招商,全力推动旅游经济复苏。

为让人民群众享受更好的文化和旅游服务,共享发展成果,昭通市始终坚持培育、监管两手抓,推动文化和旅游市场规范有序发展,加强东西部文旅协作,与上海市闵行区合作开展挂职培训、宣传推介、非遗展示、摄影展览、歌舞表演等活动,创文创卫、挂钩帮扶、安全生产等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起舞山水间,做优大旅游。当前,昭通正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沿着省委“3815”战略,市委“六大战略”和“产、城、人”三篇文章的部署要求,以“市场化、高端化、智慧化、国际化”的理念,聚焦“一山、一城、一址、一江、一道”的文旅产业集群建设,提升打造避暑休闲、高峡平湖、红色教育、丝绸文化4条品牌旅游线路,昭通文旅正以无限的魅力吸引来自五湖四海的宾朋。

来源:昭通新闻网


微信扫一扫查看

扫一扫手机查看